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 ) 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 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
2、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3、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4、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5、下列哪项小肠的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 5~6 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6、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7、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8、哺乳动物子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体温恒定
B.大脑发达
C.胎生、哺乳
D.活动范围大
9、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减少水分吸收 D.增加水分吸收 10、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壁
11、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
/ 6
1 A.收集声波 B.传导振动 C.感受刺激 D.产生听觉 12、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在水中
B.由一个细胞构成 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D.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3、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 A.胰液
B.胃液
C.胆汁
D.唾液
14、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15、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冬季叶片凋落 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终年高温多雨
16、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 ) A.蛋白质和维生素 B.脂肪和无机盐 C.维生素和无机盐
D.蛋白质和脂肪
17、夜晚卧室里不易摆放过多盆栽植物,合理的解释是植物与人一样不停地进行( ) A.呼吸
B.生长
C.繁殖
D.应激性
18、下面关于神经系统组成和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C.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D.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19、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后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被土壤吸收了 B.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C.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 D.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20、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暗,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 ①较大的光圈 ②较小的光圈 ③反光镜的平面 ④反光镜的凹面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用食物链来表示,正确的是( ) A.大鱼→小鱼→虾 B.阳光→水藻→虾→小鱼→大鱼 C.虾→小鱼→大鱼
D.水藻→虾→小鱼→大鱼
22、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 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2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环境能影响生物
24、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25、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2、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进化高等的特征是,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组织。
3、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种子结构完整,胚是活的,并且渡过_________。
2 / 6
4、神经系统由脑、________和神经组成、________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________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5、生物体的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_________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_________的结构.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③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____乙图中A_______
(2)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___组织构成。用手捏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填代号),与⑦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
(3)在组织细胞间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__(填乙图中字母)。
(4)血液只能由③→⑤而不能倒流是因为图中③和⑤之间存在着防止血液倒流的[④]__________。
(5)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内含有动脉血的是________(填代号)两个腔。血管中① _______和_____静脉中流的也是动脉血。
(6)实施手术前,为防止意外发生,要做好输血的准备。经验血,某患病儿童的血型为AB型,输血时该儿童应优先接受_______型的血液。
(7)某个小朋友的小肠得了急性炎症,血液中________的数量会急骤增加
2、小明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以及成长中的一些现象感到很困惑,请你参照下
图,利用所学知识给他解惑。
(1)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 ]___________,产生A的器官是图二中[ ]___________,A和B结合的场所是[ ]___________。
(2)_________移动到子宫内膜上,并附着在此,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3)胎儿通过 ____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4)胎儿在母体内生活40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此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5)小明发现自己喉结突出,长出胡须,这是在______________作用下出现的。
3、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绘制的大豆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⑦线粒体 (2)b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
3 / 6
(3)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________将来可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春天,大豆种子早播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5)大豆植株上结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豆与豆娘(一种昆虫)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的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为了探究免疫的产生,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8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甲组的小白鼠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乙组的小白鼠取减毒或灭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两周后再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一中,取的8只小白鼠健康状况要一致,为什么?______。
(2)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_____(填“抗原”或“抗体”),从而对这种病原体产生了相应的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3)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为什么?______。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三个方面:①控制______;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______的操作,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2、疫情期间,小华学会了用酵母菌发酵蒸馒头。但随着气温升高,馒头很容易发霉,她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馒头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小华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将新鲜的馒头置于塑料袋处理方法 中,扎紧袋口,放在常温将新鲜的馒头①,放在环境里 低温环境(冰箱)里 实验结果 (一周后发霉 不发霉 察) 分析实验,回答:
(1)在探究实验中,小华提出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活吗?请你帮她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A组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作用。 (3)B组馒头的处理方式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食品。根据生活常识,你认为还可以怎样保存食品?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5)酵母菌和霉菌属于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地球上现存的植物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以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绿色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种类组成了大自然中的整个植物界.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和结构的特征,可以将它们分为藻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主要类群.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某种植物分布在占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里,空气中许多氧气由它来提供,它很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诗人曾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它,它是______植物.
(2)某种植物它不需要吃东西也能生活,长得很小,不开花也不结果,具有假根,它常存在于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它是__________植物.
4 / 6
(3)神话传说的“还魂草”其实是一种________植物,体内具有_____组织,它叫卷柏。
(4)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______的包被.油松就是一种____________植物。(填“被子”或“裸子”)
(5)请你推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______最高等.
5 / 6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C 3、C 4、D 5、D 6、B 7、C 8、C 9、B 10、B 11、B 12、C 13、A 14、C 15、A 16、C 17、A 18、B 19、C 20、D 21、D 22、B 23、B 24、C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糖类 水 无机盐 2、根 输导 3、休眠期
4、脊髓; 大脑皮层; 反射 5、组织 功能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动脉 肌肉 ⑤ 肺动脉B 左房室瓣或房室瓣 ③⑤ 主动脉 肺 AB 白细胞
2、C受精卵 1 卵巢 2 输卵管 胚泡 胎盘(和脐带) 分娩 雄性激素
3、②③④⑦ 遗传物质(或染色体)的复制 ⑥胚 适宜的温度 逐渐减少(或减少) 子房内有多粒胚珠(或有多粒胚珠) 系统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控制变量的唯一,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抗体 特异性免疫 会,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乙组小白鼠体内的肺炎球菌抗体对流感病毒不起作用 传染源 步骤二乙组 保护易感人群
2、温度对霉菌生活有影响,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温度 对照 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低温 干燥、真空等,合理即给分 真菌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藻类 苔藓 蕨类 输导 果皮 裸子 被子植物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