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9月 总第243期 管理・新论视窗 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先导 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730799)何娥张杰峰 [摘要]思想统治世界,观念先行,精神可以变物质,这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必须遵循的圭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 育都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因此,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关键词]教育观念环境孩子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01 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项伟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 程,只有做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才会有良 好的教育。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国家 的未来和希望。 一、社会教育。铸就健全的人格教育 如今,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中,在教育功利化 的阴影下,人们的观念被应试教育所绑架,家长给孩子 头脑里灌输的是:只要学习好,啥都不重要;只要你愿意 学习,我砸锅卖铁,卖房卖血都会送你去上学。看来许 多家长还凭着自己的老眼光和盲目的热情教育孩子。 这种观念最明显的问题是,孩子现在所处的时代与父母 童年所处的年代有着天壤之别:首先,孩子生长的社会 环境和文化土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社会,情感 的、俗世的审美需求代替了理想世界的合唱,很多人觉 得梁生宝、甚至孙少平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家长 太在乎身份、地位、金钱、权力这些世俗的物质的东西, 于是定眼盯在升学、就业这些方面,急功近利,为目的而 颤抖;他们急着让孩子提前“成熟”,使孩子从小就失去 了青少年时期应有的快乐。其次,家庭结构发生了变 化,很多家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共同守望着一个独 苗,溺爱之情空前绝后;加之寄养家庭、打工家庭、下岗 家庭、离异家庭的大量出现,无疑给我们的教育制造了 困难。再次,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变化,他们不 再局限于书本的传授,与家长、教师的言传身教——计 算机和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每个人的生存方 式和学习方式;因此,在网络空间中成长的这一代孩子, 人格与性格、行为与表现都在发生变异,常常有着特殊 的让教师和家长都难以理解的举动,比如,顶撞师长的 行为频繁出现——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 的重大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 格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基础教育阶 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铸就一个健全的人格教 育,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 要,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也是未来社会 的正常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二、学校教育,给孩子一片净土 学校应该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一片净土,要把培养 一个健康、向上和成熟的合格公民作为培养孩子的目 标。要认识到中小学阶段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 知识并不丰富,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如果强迫他们离开 学校,从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可能是雪上加霜,给家 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孩子都 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位置。有时候,教师不能把自己固 有的思想和主观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站在成人的角度 看问题,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内心的 真正想法。如果忽视孩子的天性,就像要求一个十岁小 孩举起65公斤的杠铃,力不从心。自古以来,七十二 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应该树立多样化的正确人才观, 鼓励孩子个性发展,充分重视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和不 同心理需求,选择不同的教育途径,使其获得最大限度 的个性特长发展,只要孩子努力,即使是最平凡的职业 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三、家庭教育。当好第一任教师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第一任教师,一个好学生,一个走上社会后品格 高尚的人,大多数与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有直 接的关系。而学校中的问题学生以及走上社会后暴露 出的种种问题,大多数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找到根源。以 色列有句名言,一个好母亲胜过i00所学校,欲造伟大 之国民,必自家庭教育开始,研究家庭教育是时代的需 求,是国民素质的需求。新形势,新情况,带给家长的是 新任务,呼唤着新思路,更需要新理念。从学校方面来 说,原来那种严师出高徒,棍棒式、命令式的教育已应淘 汰,要用爱心,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充分 利用语言艺术呼唤真情,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 有意无意通过语言向外流露出来的。在班集体活动中,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 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比如赞许的点头、 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严肃的手势等都可以表达班 主任对学生的爱心,使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和被关怀 感。班主任只有把爱心奉献给全体学生,才能更好地管 理这个班级。 (责任编辑黄晓)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