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市级公开课教案

市级公开课教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市级公开课教案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

常州市博爱小学 李军玲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故事中的一些词语,你会读了吗?用眼睛看,在心里默默地读一读。谁来读读第一组词语?

[多媒体出示:(1)滔滔 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评价语:

(1)读得真流利! (2)声音真响亮!

3、在这一组(第一组)词语中,有两个多音字,你找到了吗?(没,倒) 评价语:

(1)我们一起来读。

4、谁来读第二组词语?[多媒体出示:治理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代代相传] 评价语:

(1)声音也很响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 评价语:

(1)说得不错!

(2)你真了不起,一下子用上了两个词语!是哪两个?(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二、新授

(一)第一小节

1、是啊,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家园洪水泛滥,到处都是一幅可怕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录象] 叙述:

滔滔的洪水铺天盖地卷来,它毫不留情地冲倒了堤坝、房屋,大地顿时成了一片汪洋。洪水无情地吞噬了很多人的生命,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母,老百姓只能在这洪水中无力地挣扎着。

2、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好课文的第一小节吗?自己读读看!谁来读? (1)滔滔的洪水啊!谁再来读一读!

(2)我看到你读“无家可归”的时候,表情很悲伤,能说说为什么吗?[出示“无家可归”词卡] 生:(家都没有了很可怜。)

师:是啊,洪水无情啊!谁再来读一读?

(3)老百姓太可怜了!让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一小节。

(二)第二小节 1、“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看到百姓因为洪水而无家可归,有一个叫禹的人,[手指“禹”字]心里可着急了。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急什么吗? 评价语:

A.洪水一日不制服,百姓就永无宁日啊!

B.是啊,这来势汹汹的洪水,可让老百姓怎么过日子啊!

(2)所以——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出示]谁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评价语:

A.这就是禹的决心啊!

B.一定要治好洪水。谁再来读?

C.多么坚定的决心啊! 让我们一起来坚定地读好这句话。

2、“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要制服来势汹汹的洪水可不容易,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在文中找一找禹为了治水,都做了哪些事情?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一划! 评价语:

A.不错,还有吗?再读读第二小节呢?(学生可能只说到一点)[根据学生回答,贴卡片:察看水流和地形、挖河劈山、引水入海]

(2)小朋友你们看,为了制服来势汹汹的洪水,禹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可不容易了!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说说你从哪些句子能看出禹治水很不容易?

▲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生:(我从“他吃尽了千辛万苦……地形”看出来。) 师:好的,谁和他一样,也找到了这句话来读一读呢!

(3)小朋友,为了治水啊,禹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他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小朋友大胆地想象一下,也可以结合你课外知道的资料说一说!

[预设:对于学生的回答只稍加点评] 生:(一发洪水,只能睡山洞呢。) 生:(可能在荒山上,他会没有吃的,只能吃野草。) 师:生活多艰苦啊! 生:(挖山的时候,石头会砸伤他。) 生:(遇到了泥石流。) 师:多危险啊!

生:冬天天很冷,他手动僵了,抓不住石头,会掉下来。 师:多冷啊!

生:夏天,他挖山全身都是汗,都要中暑了。 师:是啊!

[预设:可以借助学生回答,评价查看地形] 生:(可能在荒山上,他会没有吃的,只能吃野果。) 师:多艰苦啊! 生:(高山很陡峭,可能他脚下一滑,就会摔伤!)

师:是啊,小朋友,这多危险啊!可是只有爬上高山,才能登高远眺,看清复杂的水流和地形啊! 生:(在查看地形的时候,下了大雨,他没有地方躲雨,会生病的。) 师:是啊! 生:(在山林里的时候,可能还会遇上猛兽。)

师:呀,太吓人了!可是只有爬过这一座座的高山,才能知道究竟是哪一座挡住了洪水的去路,应该把它劈掉。 生:(他在山上,只能住山洞。) 师:弄不好,还会落下病根呢!

[预设:可以借助学生回答,评价查看水流] 生:(他会被滚滚的波浪卷入河中。)

师:多可怕呀!但禹必须要查清水流的走向啊! 生:(他坐的船都被浪给打翻了。) 师:多危险啊! 生:(他要查看的大河很远,要走很多路才能到,还会遇上沼泽地。) 师:路途真是遥远艰险啊!

小结: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禹在察看水流和地形的时候,由于走的路太多,他的腿上磨出了一道道血痕,由于过的河太多,他的脚趾甲全部被泡掉了,露出了鲜红鲜红的肉,但即使这样,禹还是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遍了千山万水。

(4)情景读:

这么多的危险,这么多的困难,都没有吓倒禹!住山洞,吃野果,多艰苦啊,可是他仍

然在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翻山越岭,脚上布满了血泡,多疼啊!可是他仍然在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因为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治水的好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啊!所以说,禹为了治水,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谁来读好这句话?自己先试一试! 评价语:

吃了这么多的苦啊!谁再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5)为了治水,禹真是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付出了许多的艰辛啊。再读读第二小节,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看出来啊?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预设一:学生光读句不会说] 生:(我找到了“他带领老百姓„„流入了大海”。) 师:谁能具体地说一说。再读读这句话呢! 生:(九条大河,九座大山,特别的多!)

师:这个“九”并不是真的只有九条大河,九座大山,可能有更多的河,更多的山,这么浩大的工程,要花多大力气啊!除了九,还有吗?再读读这句话呢? 生:(要把河挖通,把山劈开,很难的。)

师:古时候,没有挖掘机,这大河、大山都是靠禹带领老百姓,用双手一点一点挖出来啊!多么艰苦啊! 生:(这还是大河,大山呢!)

师:你说得真好!禹为了挖山劈河一定吃了很多的苦。

[预设二:学生会说] 生:(我找到了“他带领老百姓„„流入了大海”。 九条大河,九座大山,特别的多!) 师:这个“九”并不是真的只有九条大河,九座大山,可能有更多的河,更多的山在等着禹呢!除了九,还有吗?再读读这句话呢? 生:(要把河挖通,把山劈开,很难的。)

师:是啊,古时候可没有挖掘机,这大河、大山都是靠禹带领老百姓用双手一点一点挖出来啊!多么艰苦啊! 生:(这还是大河,大山呢!)

师:你说得真好!禹为了挖山劈河一定吃了很多的苦。

(7)谁来读好这句话?(个别读——齐读) 评价语:

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8)小朋友,学到这里,你能用“为了治理洪水,禹先 ,再 ,最后 。”的顺序来说一说禹是怎样治水的吗?

预设一:(学生说错) 生:(禹先挖通大河,再劈开大山,最后把洪水引入大海。)

师:有谁和他的意见不一样的,也可以来说一说。小朋友仔细听,你觉得谁说的对。 生:(禹先察看水流和地形,再挖河劈山,最后把洪水引入了大海。) 师:好的,谁再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谁说的有道理? 生:(XX说得有道理,因为如果不先察看水流和地形,就不会知道在哪挖河劈山。) 生:(XX说得有道理,因为只有察看了水流和地形,才知道该用什么正确的办法来治水。) 师:看来,查看水流和地形是很重要的。只有查清了地形,才知道该在哪挖河劈山,才知道该怎样把洪水引入大海。(手指板书)和父亲鲧用筑高堤坝堵住洪水的方法不一样,禹是先仔细地查看地形后,再想出用疏导的科学办法来治水,多了不起啊! [板书:科学治水]

预设二:(学生答对) 生:(禹先察看水流和地形,再挖河劈山,最后把洪水引入了大海。) 师:说的不错,谁再来说一说? 生:(再说一遍)

师:啊,也想来说一说,你听一听我这样说可不可以:“禹先挖通大河,再劈开大山,最后把洪水引入大海。”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如果不先察看水流和地形,就不会知道在哪挖河劈山。) 生:(因为只有察看了水流和地形,才知道该用什么正确的办法来治水。)

师:是啊,只有查清了地形,才知道该在哪挖河劈山,才知道该怎样把洪水引入大海。(手指板书),禹可是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在治水呢!多了不起啊!你能读好第二小节吗?自己先试试! 评价语:

A.读得不错!谁再来读一读! B.让我们一起读好第二小节!

(9)小朋友,赶快把禹治水的壮举记在脑子里,自己试着背一背第二小节呢!咱们一起来背背。

(二)第三小节

1、为了治理洪水,禹在外整整13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饱经风霜。在这13年里,他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禹的儿子 ,还不知道 。[引读]

2、整整13年啊,禹却三过家门而不入(出示)。禹的儿子十几岁了,还从来没见过父亲呢!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父亲的怀中撒娇嬉戏,他可羡慕了,心里也总有许多的话想问问妈妈!假如你就是禹的儿子,我就是你的妈妈,你最想问我什么? 生:(妈妈,我的爸爸在哪啊?)

师:孩子,你的爸爸正在治理洪水呢! 生:(妈妈,我有爸爸吗?他怎么不回来看看我们啊?) 师:(孩子,你有爸爸,你有一个了不起的爸爸,他会回来的。) 生:(我的爸爸到哪里去啦?) 师:(孩子,你的爸爸正在干大事呢!) 生:(妈妈,我的爸爸长得什么样啊?) 生:(妈妈,为什么别人都有爸爸,我却没有?)

师:孩子,你有爸爸,你的爸爸正在挖河劈山,治理洪水呢! 生:(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师:洪水制服的那天,就是你爸爸回来的日子。 生:(我好想爸爸啊!我特别想见见他,他为什么不回来啊!) 师:孩子,我和你一样,也很想念他。

小结:孩子,其实爸爸也很想念我们,但是为了制服洪水,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他只能抛开咱们的小家,全心地治水啊!

3、你能带着对爸爸的思念读好第三小节吗?自己先试一试。谁来读?一起来!(配乐读)

(三)第四小节

1、十三年过去了,洪水 ,老百姓过上了 ,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 。从此,大禹的名字 。(引读)

2、十三年来,滚滚的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现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老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出示词卡]看——[播放课件] 简单叙述:

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嬉戏,学堂里传来阵阵读书声,人们郊游踏青,节日里张灯结彩。

3、这就是安定的日子。过上了好日子的老百姓会对禹说些什么呢? 生:(老百姓们会对禹说:“你治理好了洪水,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谢谢你啊!”) 生:(老百姓会对禹说:“你为了治理洪水,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太不容易了。”) 师:老百姓多感激禹啊!

4、在人们的心中,禹成了伟大的英雄,老百姓在禹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板书]表示对禹的尊敬。为老百姓做事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学习这个故事,这就叫——代代相传。(齐说)小朋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的是什么呢? 生:(他制服了滔滔的洪水。) 师:多了不起啊! 生:(他为了治水,吃了这么的苦。)

师: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人佩服。 生:(能用科学的方法来治水。) 师:充满了智慧。 生:(他能三过家门而不入。) 师:让人敬佩啊!

5、小朋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永远记住大禹治水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让我们拿好书,再来一起读读这个故事。(齐读全文)

(四)指导书写

这篇课文啊,还有两个生字,咱们来学一下。

(1)被:它读?谁来记住它?你能为它组组词吗?写被的右半边“皮”啊,笔顺可别写错了!看老师来写一个。

(2)害:谁来为“害”组组词?说说写“害”要注意什么?(丰)范写,描红,临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