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中小型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探析
作者:李志国 舒兵
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5期
【摘 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各中小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项目的投资和管理状况已成为决定一个中小型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投资日益受到各中小型企业的重视。投资已经成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合适的投资越来越被中小型企业认识和重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小型企业投资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尤其是投资中存在风险已成为制约中小型企业投资成功的主要障碍,如何规避风险是中小型企业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先分析中小型企业投资的现状,了解其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再采取有效的对策规避一些投资风险。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投资现状;成因;对策 1.中小型企业投资现状分析及问题
步入2012年、伴随国际经济的萧条,我国的经济也走探底之路,2012年我国半度GDP仅为7.6%。很多中小型企业经营状况非常糟糕,投资的机会似乎不多而且风险巨大。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复杂,不少人难以对投资机会作出理性判断;在目前大多企业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下,激烈的竞争,使中小型企业不敢越“雷地”半步,只能死死把住手中的钱,维持自己的主营业务,只要能维持现状便万事大吉。
然而有些中小型企业主却敢闯敢干,大胆投资,却频频失误,资金如同泥牛入海,一去不归。与一些企业过于悲观地考虑投资风险相反,他们是风险的爱好者,他们勇于上马投资项目,但由于选择的投资项目不当,其结果也是失败者居多。2012年中小企业主跑路是一种常态的事情。
2.中小型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形成的原因
影响中小型企业投资风险的因素很多,除了宏观经济如:汇率和利率、通胀的影响之外,企业内部的经营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经营的单一性、规模的有限性、组织治理结构不健全、资金来源有限等,管理者的决策等都是造成企业整体投资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
2.1 管理者管理意识薄弱,盲目投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
在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中,管理者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而且他们对投资项目缺乏风险意识,尚未形成风险预警观念、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等科学观念。他们应该去接受教育,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由于工作忙的原因他们没有时间去学习和思考。在投资过程中,由于决策者事先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技术经济论证,或由于自身素质较低,而出现管理混乱、导致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等情况。
2.2 虽有投资风险意识但是缺科学规划,导致投资失败。
中小型企业对投资项目管理混乱,缺乏可行性论证,盲目引进,造成投资损失,从而造成投资风险。比如在2008年当全球经济遭遇金融危机时,我国为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刺激经济的,很多企业在此时进行了盲从的扩大投资,但刺激导致的后果是今天的产能过剩,在那时盲目投资的企业今天都处于困境之中。很多企业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的施工图纸和相关的批文还没办好仓促上马,工程接近竣工或已到年终决算,施工合同还未签订等,都给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企业投资项目风险。 3.中小型企业降低投资风险的对策
在改善投资环境,并明确了内部控制是企业投资的关键环节后,就需要建立健全企业投资的各项制度安排,确保各项关键环节运转正常,实现企业投资内部控制控制的目标。 3.1 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
中小型企业投资相关的决策部门、监督部门以及投资内部控制的实施部门,都要遵循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的要求。要依据投资业务的特点和投资内控的具体情况,明确各个部门、各岗位的职权和权限,把那些具有内在牵制关系的职位分别由不同部门、不同人员担任,以便在实施投资内部控制中形成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约束机制。确保投资业务的各个环节分工明确,不可由一人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具体如下:
(1)为保证投资决策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公允性,为防止投资决策中出现投资方和被投资方串通、掩饰投资项目的重大实施风险等情况的发生,保证投资决策科学、合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岗位与评估岗位应相分离。
(2)企业必须将投资的决策岗位与执行岗位相分离,以防止投资决策者与被投资企业串通,给企业造成投资损失。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须由董事会或股东会(大会)做出,而其他投资决策可由投资相关部门的主管执行。
(3)为了保证投资计划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了防止计划编制和审核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或舞弊现象的发生,投资计划的编制岗位与计划的审批岗位应相分离。企业投资相关部门要设置计划编制岗位或咨询专业机构,对投资项目的性质、期限、金额和收益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编制详细的投资计划书。同时,企业还应设立专门的审批岗位,投资相关部门主管审批中小投资项目,而对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则必须由董事会或股东会(大会)审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为了避免证券买卖岗位和会计处理岗位由一人兼任,而造成其有价证券被挪用或转移的可能性,企业必须将证券的买卖岗位与记录岗位相分离。
(5)证券的保管岗位与账务处理岗位相分离。为了防止有价证券被人冒领、挪用或转移,保证投资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证券的保管人不能同时兼任投资交易的账务处理岗位。 (6)证券的盘点岗位与证券交易岗位相分离。为了防止有价证券等凭证被挪用或转移,确保证券的安全完整,证券交易人不能兼任证券盘点岗位。
(7)投资处置的审批岗位与执行岗位相分离。为了防止损害企业利益而滥用审批权力等问题的出现,保证投资处置的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岗位也必须相分离。授权批准制度授权批准制度是指企业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相关业务的制度安排。
3.2 在投资业务中应当建立授权审批程序
(1)投资决策的授权批准程序。企业应当明确规定投资决策的授权批准程序,一般的投资项目可由授权人在职责权限内审核批准,而重大投资项目必须由股东会或授权董事会集体决策批准。
(2)投资决策方案变更的授权批准程序。企业应当明确规定投资决策方案变更的授权批准程序,如果企业投资实施方案需要发生变更,应当经股东会、董事会或其授权人员审核批准。
(3)投资合同鉴定与更改的授权批准程序。企业投资业务需要与被投资企业签订投资合同,且明确规定投资合同的鉴定、更改的授权批准程序。投资合同经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核批准后才能签订,也必须经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才能更改。
(4)投资权益证书的管理。企业应当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保管投资有关益证书,并设立详细记录档案。未经授权批准的人员不得接触权益证书,而对审人违规越权操作,经办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人员上报。
(5)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的授权批准程序。企业应当对投资收回、转核销等的授权批准程序做出明确规定。当出现需要提前或延迟投出资产、变更投额、改变投资方式、中止投资等情况时,企业应当按程序报经原授权审批人或上授权部门审核批准。对于企业核销的投资,应当取得因被投资企业破产等原因而能收回投资的法律文书和证明文件,并经集体审议批准。对于企业转让的投资,当由相关机构或人员合理确定其转让价格,并报授权批准部门批准,必要时可委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评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企业在投资开发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各种风险,投资企业必须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实行动态的、系统的、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风险管理,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目标,明确各部门风险管理人员的责、权、利,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协调,采用各种风险防范的措施,主动性的控制风险,增强中小型企业投资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海.企业投资项目风险险的处理[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12). [2]孔丽环.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管理[J].河北企业,2007(12). [3]林际静.简述企业投资风险的规避[J].管理观察,2008(9).
[4]冯德林.浅谈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财富,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