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市交通运输管理处XX县运管所道路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l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分类分级
1.4适用,范围
1.5工作原则
2应急机构及其职责
2.1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其职责
2.2机关应急工作组组成及其职责
3应急预防和预警
3.1应急工作
.
.
3.2预警分析
3.3预警报告
3.4预警处置
4应急响应和处置
4.1响应级别
4.2应急处置
5后期处理
5.1灾后恢复
6保障措施
6.1应急保障系统
6.2对突发事件次生灾害危险源的防范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宣传
.
.
7.2培训
7.3演习
8附则
8.1预案解释与生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切实提高XX县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完善应急管理和机制,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控制、减轻和消除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及时恢复道路交通正常运行,保障道路畅通,指导XX县道路运输系统各企业及本所各岗位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组织体系,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满足有效应对涉及本县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需要,确保
道路交通运输畅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参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相关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按照《XX市交通运输管理处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预案。
.
.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由下列突发事件引发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道路以及重要客运枢纽出现中断、阻塞、重大人员伤亡、大量人员疏散、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以及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造成重要物资、旅客运输紧张需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紧急事件。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2)道路交通运输生产事故。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事故、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各类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1级(特别重大)、I级(重大)、III级(较大)和IV级(一般)。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市发生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时,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活动。
1.5工作原则
.
.
(一)以人为本、科学应对、预防为主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联动协调
(三)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部门协作、资源共享
2.应急机构及职责
2.1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XX县运管所所长
副组长:XX县运管所副所长、副
成 员:XX县运管所办公室主任
XX县运管所稽查队长
XX县运管所驻站办主任
XX县运管所财务股长
XX县运管所业务股长
.
.
主要职责:
1.负责统一领导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发布指挥调度命令,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2.决定启动和终止本所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
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指定成立现场工作组,并派往突发事件现场展开应急处置工作;
4.审定本所道路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经费预算;
5.负责本县境内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客货运输、安全生产,
公共卫生、防汛、防火等)的预防、处置及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6.负责收集、处置道路运输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对道路运输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分析、评估,向县和运管处应急领
导小组报告道路运输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7.负责本县道路运输相关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信息报送和值守工作,指导、督查本县道路运输系统(行业)各单位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预防、保障、演练工作;
8.负责落实上级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工作部署和交办的其他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所长主持。
.
.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县运管所办公室,主任由XX县运管所办公室主任兼任,负责XX县运管所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及协调服务。
2.2机关应急工作组
组 长:XX县运管所党支部副
副组长:XX县运管所办公室主任
成 员:XX县运管所办室、业务股、财务负责人
主要职责:
1、负责本机关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卫生、信息安全、保密安全、防火、防盗、防汛、信访等)的预防、处置及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负责收集、处置本机关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对本机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分析、评估,向XX县运管所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管理工作展开情况;
3、负责本机关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信息报送和值守工作,指导、督查本机关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应急预防、保障、演练工作;
4、负责落实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工作部署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机关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由XX县运管所办公室负责。
.
.
3.应急预防和预警
3.1应急工作
XX县运管所和XX县道路运输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要利用各种宣传方式,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注重积累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材料,定期进行必要的演练,不断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3.2预警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发生时对道路交通运输的影响和需要的运输能力分为四级预警,分别为I级预警(特别严重预警)、II级预警(严重预警)、III级预警(较重预警)、IV级预警(一般预警),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来表示。交通运输部负责I级预警的启动和发布,省、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II级、III级和IV级预警的启动和发布。
3.3预警报告
XX县运管所全体干部职工和XX县各道路运输企业,在发现或得到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和异常情况后,要立即向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XX县运管所道路运输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办公室报告。
3.4预警处置
.
.
XX县运管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得到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和异常情况报告后,要立即进入实战状态,上报请示后做好预案启动工作。
4.应急响应和处置
4.1响应级别
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按照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事件(I级)、重大事件(II级)、较大事件(III级)和一般事件(IV级)四个等级。
交通运输部负责I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II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III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IV级应急响应的启动和实施,XX县运管所启运应急预案要经市处领导小组同意。
4.2应急处置
4.2.1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发生后,XX县运管所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要在XX县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市运管处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或配合、消防、卫生等部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
4.2.2XX县运管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应到现场指挥,制定处置方案,组织处置队伍。
4.2.3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及时做好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正确引导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
.
5.后期处理
5.1灾害恢复
应急处置结束后,要迅速组织恢复交通、恢复生产、恢复秩序,并防止灾害和传染病的影响和扩散,防止发生新的事故灾难。
6.保障措施
6.1应急保障系统
6.1.1XX县运管所应建立本部门的应急预备力量,包括应急队伍、应急车辆等,平时要着重建立一系列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以利于突发事件应对的指挥。
6.1.2XX县运管所要按照当地的安排建立本部门突发事件的运输预备力量,建立制度,健全组织,落实人员、车辆,以保证各项应急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高效、有序地开展下去。
6.1.3XX县运管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及时进行通信联络,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及时与市运管处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取得联系,以保证上传下达,并对各项应急工作迅速做出安排部署。
6.2对突发事件次生灾害危险源的防范
( 1)XX县运管所对辖区内从事危险化学品等特种货物运输的道路运输企业、车辆以及其它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源要加强防范,平时定期检查;要重点加强救灾用水和物资的储备,设置专人专岗,重点安排抢险力量。
.
.
(2)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灾区及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和相关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视、控制,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宣传
在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内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科学的应对观,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宣传活动,宣传和解释道路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和规章,增强干部职工的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7.2培训
XX县运管所要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人员、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
7.3演习
XX县运管所要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援救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突发事件应急演习。
8.附则
8.1预案解释与生效
.
.
本预案由XX市交通运输管理处XX县运管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表一、XX县运管所应急救援车辆(客车)
表二、XX县运管所应急救援车辆(货车)
表三、XX县运管所应急救援人员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