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影响概论

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影响概论

来源:华拓科技网


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影响概论

马克思曾总结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主义社会。他还指出,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不断向高级发展的动力就是生产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产力,它又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呢?

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对象是自然,执行者是人类。从这个概念上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理解为自然被利用和改造的过程即地理环境不断被改造的历史。

地理环境是我们人类直接接触并必须适应的。适应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改变人类自身的一些条件来适应自然。例如通过长期的进化,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体貌特征,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结果。另一种就是改变自然,让自然环境按照我们人类的意愿发展。这两种方式经常是相伴而生的,所以导致人和自然不断的处于发展,改变之中。

当我们把世界上早期文明的发源地进行对比,就不难发现出地理环境对这些文明的发展历程的影响是如此明显。同时这些文明的特点也是这些不同地域特征的真实写照。

早期的亚非文明多发端与大河流域。中国文明源自黄河流域,印度是恒河文明,埃及源于尼罗河以及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文明。

这绝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因为在人类的早期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那时的人类无法涉足湿热的热带雨林区和酷寒的极地地区,因而只能利用比较现成的自然资源或者说非常容易开发的地区。在上述所说的几大古文明地区都能看出,它们发轫于大河流域,多属平原地带。有着广阔而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以及足够的水源。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这些国家基本位于北纬300附近,自东向西分别为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文明、以及埃及文明和美洲上的玛雅文明,难道这不是一种巧合吗?我想这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情因素在里的,“神秘的经纬300”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尚未得出明确结论,我认为,北纬300位于温带和热带的过渡阶段,温度适宜降水适中,使得这里适合早期生产力较低的人类,因而便于人们早期的生存。当然还有各个地区的独特的发展条件。例如古中国,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部有着众多的高山,北部是荒凉的西伯利亚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十分封闭的,因而受到外界的干扰很小,并没有受到大规模的异族侵袭,文明得以延续下来。由于这个特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五千年的历史,三千年的文明,这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埃及又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提到埃及,除了神秘的金字塔之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应当就是尼罗河了。古希腊的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古埃及文明发端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被尊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定期泛滥。古埃及时期的每年夏天,尼罗河的河水会大片泛滥,淹没周围的农田,待到汛期过去,河水恢复到正常水位,那些农田就会再裸露出来,并且由于淹没时带来的河底淤泥,使得土壤变得十分肥沃。这些肥沃的土壤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加上靠近尼罗河,灌溉水源充足,所以古埃及的农业文明十分发达。

那么尼罗河为什么会定期泛滥呢?那是因为在尼罗河的上游有两条大河,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流量稳定。而青

尼罗河则不然,它发端于埃塞尔比亚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在夏季即雨季来临时,青尼罗河汇入下游的水量会增大,于是大量的河水就淹没了周围的农田,附近的居民不得不搬迁。起初人们对这一规律缺乏科学认识,但长期以往,人们发现了尼罗河会有规律的泛滥,并且水退后还会使得原来的土壤变得十分肥沃,于是后期,那些居住在河周围的人会在雨季来临前提前离开那里,水退后又回到原处。并且聪明的埃及人根据这一涨落规律,发现了许多早期的科学知识,例如制定历法,计算出回归年的周期等。

但是如今的尼罗河却不同古埃及时候的了。这是由于尼罗河上游阿斯旺大坝的建立。大坝的建立一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方便了轮船航行。另一方面,由于大坝的建立,起到截流的作用,能够调蓄河流的流量。因而在雨季来临时,虽然河水径流量增大,但是由于大坝的调蓄,下游的河水仍然不会大片泛滥。于是土壤的肥力下降,农业减产。此外,由于注入地中海的水量减少,会导致海水倒灌,从而使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被海水侵蚀,面积减小。

当我们把目光由恢弘的大河转向海洋,就会发现一个另样的迥乎不同的文明。与大河流域的文明不同,海洋文明有其独特的地方。我们就以发源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干半岛的希腊为例。

希腊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有众多的优良港湾。海岛星罗拱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它不具有埃及般肥沃的土地和中国那广阔的疆土,希腊半岛上众多的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和海岛上。在这种条件下,众多的小国纷纷出现,就是我们常称的“城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雅典了。

纵观中国的历史,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将中国的历史看作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统一和融合的过程,而形成这种局面的则是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国大地幅员辽阔,自然阻隔少,

所以人民需要强有力的统一,而统治者而需要用实现统一这一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十分旷达,有着大一统的“王者”霸气的,这一点从北京的紫禁城可以明显地看出,而海洋文明则不同,就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加之天然的海运条件,使希腊的对外贸易自古以来就十分发达。最后在长期的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希腊人乃至后来整个欧洲人所共同追求的理念,即民主。因为在商贸活动中需要平等、诚信、久而久之便发展为民主,希腊是西方民主制的发源工地,这与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

从以上这些例子里不难看出,地理环境对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影响和发展历程都是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的。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力度强,例如在战国时间,铁器的出现就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加之铁犁牛耕技术的运用,使人类首次开始利用人力以外的自然力量,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因而当欧洲还处于的中世纪教皇的黑暗统治下时,中国人已经摆脱了奴隶社会进入生产力水平更高的封建社会了。铁器的使用还使得农业生产的范围加大,中国的农业地域从原本的黄河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因为长江流域位于中国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较为湿热,土壤黏土,而且稠密的水系也成为阻隔交通的障碍,但这些障碍都在铁器和船的出现后迎刃而解乃至成为有利的条件,例如黏重的土壤可以被铁锹等器械翻开而不粘在上面,这方便了对土地的开发。而船的发明,使原本阻碍交通的河道反而方便了交通,因为毕竟水运是迄今为止最廉价的交通方式。长江流域的开发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由北向南移,乃至于后来南方逐渐取代原来的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的中国。如今南方尤以江浙一带是全国十分富庶的地区。

而对人类生产力发展起到最大推动作用,或者说人类历史发展速度加快到一个新阶段

的历史事件就是两次工业,两次工业说简单些只是器械上的更新,但由于这些器械所带来的影响太大了,所以称之为。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工业实际上并不是,是指被压迫阶级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统治阶段,例如十月、辛亥,而这里指的是事物的根本变革,即技术,这并非我们所言的政治。

第一次工业中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得生产突破自然条件的,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类迎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轮子使得大英帝国成为当时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而第二次工业则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进行的。一批先进的科学工业者诸如爱迪生、法拦第等将电的福音带给人类,使生产力获得更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的新高度,正如马克思所说:“两次工业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比以前所有世纪的总和还要多。”而两次工业前后加起来也没到一百在年,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充分的说明了科技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生产力提高意味着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因此从那时开始人们开始大肆地向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索取。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清澈的河流被污染,成群的鱼虾死亡,大批的物种正在灭绝。这些都是工业进程所带来的后果,并且目前仍在持续。

大批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CO2的吸收量减少,同时化石燃料的大规模燃烧使CO2的排放量不断攀升,最终导致了影响全球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得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低地,同时由于两极冰川的减少,极地地区对地球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导致大气环流受影响,从而使得气候发生异常,最终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们人类向大自然无情地索取,最终会导致大自然千万倍的报复!

最近十分流动的一种寓言:2012是世界末日。

这种说法自然是不足为信的,但它从另一个层面上告诉我们,我们的地球正朝着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不关注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不采取必要而有效地措施。仅仅将行动停留在几张协议和报告上,或是我们的政治答题卷上。那整个过程最终将是人类自编自导自演的悲剧。那时世界末日就不再只是网络和媒体炒作的对象或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因为他已经实实在在的面临到每个人头上。别指望会有个子高的人帮自己顶着,他也顶不住!到那个时候,地理环境可能会变得极端恶劣,而且它将是摧毁人类的最强有力武器,所有的文明都会不堪一击。

那时,几千年来人类所引以为豪和竞相吹捧的美妙艺术都显得脆弱而渺小。大自然会毫不留情地土葬掉一切,金字塔、卢浮宫、紫禁城……它们都将会成为砂土一般的废墟。洪水会吞没一切村庄和城市,地震会摧毁所有建筑和高楼,闪电会燃烧掉所有艺术品……

什么文明、什么历史、什么人类,都只不过是一个过场罢了。

人类自编自导自演的剧终到底是人定胜天,还是人定顺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