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立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立志

来源:华拓科技网
学科:传统文化 年级: 三年级 设计者:

课 题 1. 《立志》 课型 新授 1、正确朗读、记诵课文内容。 (一)知识与技能 2、借助“说字解词”“诗文今译”等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目标 了解(论语》(幼学琼林)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多样的(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活动,懂得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懂得“人生当立志,无志往往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明白“人生当立志,无志往往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讲述故事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修改 他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们为什么读书?”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 答。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问第二个学生,他的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 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走到周恩来面前, 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 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非常高兴,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 仿周同学呀!”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2、小结:周恩来总理从小志存高远,12岁就树立了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发 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让我们无比敬佩。听了这个故事,我想,要成为 一个有作为的人,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四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3.引入课文题目 (1)板书:志。(指名读,齐读) (2)播放微视频:“志”由金文向隶书演变的过程,感受汉字之美,自然引入课文题目。 (3)补充课文题目:立志。(齐读课文题目) 二、诵读经典,学习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领读,正字正音。 3.多种形式诵读,熟读成诵 4.借助“说字解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名言的意思。 5.这两句名言准确的意思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诗文今译”。 6.学生齐读课文,加深认识。 三、品味经典,理解感悟 1.简单介绍《论语》《幼学琼林》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共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是我国传统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程登吉。全书用对偶句写成,内容广博,容易诵读,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介绍完后再读经典名句,加深理解。 2.学习“日积月累”: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四、感悟道理,树立志向 1.学完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1)全班交流 (2)简单小结:人生当立志,人不可无志。 (3)交流有关“立志”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2.交流自己的志向 同学们,人无志不立,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有什么样的志向呢?(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立志”的经典名句和故事,请同学们课下找一找,读一读。 板 书 1.立 志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教 学 思

读熟(一般的同学) 背诵(有能力的同学) 通过浅显直观的语言,更加清晰明了地告诉学生:人生当立志,应该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教学时采用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诵,还要运用积极的评价语言和多样的评价方式进行反 有效评价,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