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教师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共5组]【教育学部分】

福建教师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共5组]【教育学部分】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3年福建教师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共5组]【教育学部分】 2013年福建教师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1】 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 )

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心理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 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 ) 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质的增强

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 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D.课堂教学

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 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展

D.改革形式

)1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 ) A.自觉性 B.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参:1.D 2.C 3.D 4.C 5.A 6.D 7.B 8.C 9.B 10.C 2013年福建教师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2】 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师说》

3.普及教育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 A.积极过程 B.能动过程 C.被动过程 D.主动过程

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始于( ) A.明初 B.清末

C.辛亥时期 D.新中国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 ) A.知识

B.知识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7.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 ) 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8.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 A.质量观

) B.素质观 C.教学观 D.学生观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参:1.A 2.A 3.C 4.B 5.B 6.B 7.C 8.D 9.D 10.C

2013年福建教师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3】 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 A.孔子 B.柏拉图 C.杜威 D.卢梭

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

A.阶段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治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 A.前提 B.基础 C.方法 D.中心

6.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政治课

D.班主任工作

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 A.直接感知事物 B.间接经验

C.学生的实践活动 D.交往

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 A.10、11~11、12岁 B.11、12~14、15岁 C.13、14~15、16岁 D.7、8~9、10岁

1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参: 1.A 2.B 3.B 4.A 5.C 6.B 7.C2013年福建教师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4】 1.教育是一种()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2.教育学的源泉是( ) A.教育理论 B.教育规律 C.教育实践 D.教育需要

3.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罗杰斯 D.赞可夫

4.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8.B 9.B10.C C.经济制度 D.意识形态

5.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62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49年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 D.成绩评定

8.研究德育过程,主要是探索德育的( )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规律

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1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主要应训练学生思维而轻视传授知识的理论被称为是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参:1.D 2.C 3.B 4.A 5.D 6.A 7.B 8.D 9.C 10.C

2013年福建教师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5】 1.教育起源于( ) A.无意识的模仿 B.本能 C.劳动

D.心理意志

2.在前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中,对我国教育界曾经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 A.马卡连柯的《教育诗》

B.加里宁的《论主义教育》 C.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 D.凯洛夫的《教育学》

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癸卯学制

4.“出污泥而不染”,这句话反映出人接受环境影响具有( ) A.性 B.主动性 C.能动性 D.被动性

5.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是(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D.指导学生课余生活

6.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 A.教育知识 B.学科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知识 D.政治理论知识

7.一节课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是指( ) A.教学环节 B.教学计划 C.课的类型 D.课的结构

8.启发式教学本质上是一种( ) A.教学方法 B.教学原则 C.教学规律 D.教学思想

9.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 A.循序渐进 B.防微杜渐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参: 1.C 2.D 3.A 4.C 5.A 6.B 7.C 8.D

9.A 10.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