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9 年11月 第6卷/第32期Vol.6, No.32 Nov. 2019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

79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

张 艳,罗建婷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00)【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加用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患者;慢阻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9.32.79.02慢阻肺为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胸闷喘息等为主要表现,长期生理不适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护理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人们发现在老年患者慢阻肺护理中配合心理护理能够取得显著效果,鉴于此,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告如下。

(1)SAS评分:量表共20个问题(1-4分4级评分法),满分80分,以50分为界限,≥50分表明有不同程度焦虑情绪,分数与焦虑情绪成正比。(2)SDS评分:共20个问题(1-4分4级评分法),满分80分,以53分为界限,≥53分表明有不同程度抑郁情绪,分数与抑郁情绪成正比[2]。(3)SF-36评分:量表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维度进行评价,共8个方面,粗粉换算为标准分,满分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4)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1]相关标准,均知晓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2)严重神经性疾病患者;(3)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交流困难者;(4)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0~77岁,平均(70.20±3.33)岁;病程1~13年,平均(10.19±1.67)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0~78岁,平均(70.11±3.21)岁;病程1~13年,平均(10.22±1.59)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患者住院时均给予运动指导、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同时接受心理护理,如下:患者进入医院后,护士与其充分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性格特征、情绪变化等;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在家庭时内心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心理干预,对于悲观者,告知现代医学治疗慢阻肺的优势,使其放宽心,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焦躁者,可用书籍、音乐及深呼吸等方法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平和心态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对于过度乐观者,告知患者本病治疗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并发症等,告知患者护理配合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比较: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n)研究组(30)对照组(30)

tP

SAS评分46.76±3.0251.78±2.996.4700.000

SDS评分48.25±4.0456.30±3.887.8720.000

SF-36评分87.79±3.0079.94±3.279.60.000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恶化、吸烟人群的增加,慢阻肺发生率逐年增加;同时老年人呼吸功能不断减退、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更易发生慢阻肺。目前慢阻肺的治疗以长期服药来控制患者病情,然而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经济负担以及病痛折磨等,使得患者精神压力巨大,极易出现不安、易怒、焦躁、抑郁等反应,加重病情,因此在慢阻肺护理期间配合优质的心理护理已经成为新的护理热点。

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认为在患者入院时,即对患者、家属进行全面沟通交流,掌握其情绪状态,并开展对应性

(下转85页)

2019 年11月 第6卷/第32期Vol.6, No.32 Nov. 2019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

85反应[3]。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护理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鲁 敏.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的降低

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7,16(A02):372-374.

[2] 张粉枝.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

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

[3] 熊璐璐,王 爽,初均晓.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相关护理知

识知晓率及其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7(8):638-0.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79页)

的心理疏导、鼓励等,可安抚患者的不安,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有所依赖从而降低其负性情绪,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患者心理状态改变,治疗依从性提高有关。

总之,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配合心理护理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并发症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政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

[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1):69-76.

[2] 张 卉,武 亮, 倩.心肺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患者

心肺功能、SAS及SDS评分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787-2788.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81页)

中,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同时,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于护理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尽可能将一些安全问题,降至可控范围内,从而实现护理安全的标准化及规范化。而对于实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争取做到以防为主,切实切断医疗风险隐患的源头。此外,作为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及所肩负责任,时刻将为患者服务作为首要工作内容,在护理过程要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发现患者心理存在的疑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消除,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从

根源上防止护患纠纷隐患的发生,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秀丽.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

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0):21-22.

[2] 王 爽.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

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0):17+25.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83页)

个方面的护理质量,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心理,加强术前宣讲效果,确保手术中的各项流程顺利进行,且术后加强对患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有效且快速的达到护理的目的[4]。

此次研究的数据指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所需时间,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意义较高。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2):110-111.

[2] 李洪坤.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要点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7):145-146.

[3] 索昂才吉.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名

医,2018(07):156.

[4] 陈美兰,王 瑛.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

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9):48+50.

本文编辑:吴 卫

参考文献

[1] 王晶晶,魏勇珍.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