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个转变推动机构编制工作

三个转变推动机构编制工作

来源:华拓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个转变推动机构编制工作

作者:李振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6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必须在严格执行有关法规的基础上,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既要管得住,更要有作为”上赢得主动。

一是由单纯业务审批向主动研究现实问题的转变

积极开展学习调研,确立了每周五为学习日的制度,认真学习机构编制管理法规,增强“编制就是法律”的意识;虚心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不断改进业务工作;开展机构编制监督典型案例剖析,预防和改进工作失误;及时传达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新精神、新要求,深刻领会法律法规文件、领导讲话、外地经验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并将文件装订成册,列入学习日计划,全面提高机构编制干部的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研究处理机构编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打下了基础。近期,针对部门单位提出增加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的申请,结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到部门单位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填写调查问卷、走访职能衔接部门等方式,理清申请单位机构运行情况、职责履行状况、人员编制结构,对于一些窗口服务部门、审批部门进行调查,并结合上一年度的目标绩效完成情况,测算机构编制的“投入”和职能履行的“产出” ,对机构编制运行效率进行评估赋分,建立机构编制运行效率排名体系。根据单位职能运行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机构编制及领导职数,对于履行职责任务不力,人浮于事的单位,核减其机构编制,调整工作职能,确实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核销其机构;撤销核减后的机构编制,主要用来增加从事公益服务、职责任务较重、编制明显不足的单位。通过评估机构编制的“投入产出”,在不突破现有总量的基础上,该增就增,当减则减,有保有压,确保所增编制的效益大于增编成本,坚决做到既要杜绝人浮于事现象的发生,又防止因人员因素影响工作效率的不良现象出现。

二是由具体管理向宏观掌控的转变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法规和,建立全县编制使用审核报批制度,明确补充录用新进人员的有关规定,县编办根据各单位编制、实有人数、空编空岗、人员结构及职能任务变化情况,审核下达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用编计划,录用调配主管部门需在编办下达的编制使用计划内办理人员录用和调动手续;财政部门在验证编办的审核意见后,才能核定预算,核拨人员经费。根据单位提出的用编申请,结合单位编制、实有人数、人员结构及职能任务变化情况,审核下发了2012年度机关事业单位用编计划,并对新核定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明确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编制数量比例。结合绩效工资晋升,对全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调整。探索建立机构编制宏观管理机制,在管标准、管总量、管结构上取得新突破。咬定“撤一建一”、“编制内部调剂”的原则不放松,合理配置编制资源,从严控制机构升格、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把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水平上,防止机构编制膨胀。在不突破机构编制总规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部门职能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机构编制的零增长目标。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县域人口、财政收入、区划面积、职能服务需要、测算了全县机关事业人员编制总量;在对教育系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测算核定编制过程中,综合考虑总人口、财政总收入、服务需求、行政区域面积、交通状况等因素,对全县教育、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编制数、各类工作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进行了测算核定,形成了全县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测算方案。严格执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及时完善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调整相关事宜,对于增减人员信息及时进行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并纳入实名制管理。通过强化责任,明确职能的方法,机构编制事前监督和管理找到了一个得力的抓手,有效地防止了盲目进人、超编进人,从而强化了人员入口管理,提高了编制使用效率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

三是由简单业务批复向强化督促检查的转变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事项专题汇报制度,采取季度汇报与年度汇报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向县委、县、县编委和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汇报一个时期内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和监督检查情况。严格按程序审批报批部门职能调整和机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编制、领导职数增减等事项,确保了机构编制集中管理。建立了审批与监管相结合的机构编制督查监管机制。加强对平时工作的督查力度,对单位职能运行情况、机构编制设置情况、编制配备情况、人员结构比例情况,采取平时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掌握部门职能履行、人员编制配置动态,为下一步的调整职能,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全面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录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积极完善机构编制台账管理工作,将机构编制台账管理工作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台账管理与网络信息管理互相补充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编制管理关口前移,录入完成了全县机构编制数据库,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人员结构、岗位设置、领导职数配置、超空编情况等基本信息实现多部门共享,从而使组织、门和编办领导对用人单位的人员编制情况有详细的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解,增强各部门在人员调整工作中的协调配合机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杜绝了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超岗位数配备人员等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