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21期(总第297期) 教胄界/EDUCATION CIRCLE 课程教学V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朔良镇那加村小学 欧阳美娘 教育部在《面向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素质 教育的概念,并在全国大力推行。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小学 学观念可能也较为陈旧,一直停留在“灌输式”教学观念的阶 段,教学方法也可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这就势必会严重 影响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川蒯实施。 而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知识水平,提高教 学效率。所以,为了使农村小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农村 小学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与时俱进。 由于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明 显,在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在实践 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一、有效课堂教学观念的思考 (一)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教师的自身发展 一(二)实现有效教学要以追求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最终需要通过学生的表现体现出来。 要认清一点: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 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认清并发展自己的 教师的评价中既要揭示缺点,又要为其指明方向,促使他们 直以来,教师都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关 键环节。部分农村小学的教lJ币由于地处偏远,信息更新不及时, 教学任务繁重,可能会忽视自身知识水平的更新和提高,其教 的结论。 比如,笔者采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了“观察 叶片结构 这一实验。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平均5 人,让他们对不同类型的叶片进行观察和实验:首先将叶片切 片,然后在显微镜下对叶片的叶脉、表皮、气孔等结构形态进 积极向上;处于1层的学生如果能够自主设计实验计划和方案, 并且以图标的方式表达,则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 应当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坚持严要求、高标准,促使学生保 持谨慎、谦虚的态度,更加努力前进。对每一位学生及每一个 小组的评价要及时,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教 师的鼓励对他们非常重要。 总之,实验是生物科学的精髓和关键,也是生物学科中最 核心的部分,通过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兴趣,从 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探索。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融入分 层合作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突出学生特质。运用这种教学 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对初中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 行观察,并归纳出每一组织对叶片产生的影响。在实验完成之 后,笔者要求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派出一名代表将 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报,分享实验心得。这样学生不仅 能够对叶片的结构进行充分的了解,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实验效果分层,树立,j 影响实验结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将实验过程中的客观原 因进行排除,着重考量学生差异性所引发的实验效果。在对学 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的绝对因素和相对因素。相 让教师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的教学观念下更有效地实现 教学目标。 对因素主要是在小组内部评价中产生的,这时每位成员的参照 标准是相对的。绝对因素要跟预期目标相结合,达到了预期目 标就称为合格。如: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节课的教学 过程中,实验小组处于3层的学生能够说明在口腔中馒头变甜 与唾液当中的分泌物有关就算达到了目标,掌握了基本的学习 知识,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施飞.试论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 中的实践卟新课程(中学),2015(10):115. [2]施如男.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 的实践分析[11_西部素质教育,2015(11):88—89. [3]刘敏.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 实践[I1_教学与管理,2014(O3):130-132. 对于处于2层的学生,只要能够概述淀粉在口腔当中发生的变 化,并逐步引出消化的概念,就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V课程教学 教青界/EDUCATION CIRCLE 2018年第21期(总第297期) 个性特长。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不要局限于纸笔 测验、卷面分数,应采用多种方式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 绩,如运用演示文稿、随堂演讲、现场笔记等方式进行成绩评 定。教学评价是为了鼓励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建立信心, 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的情感和态度非常重 要,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都会有所收获,应同等认真对待。 学生能够顺畅朗读并背诵古诗;确保班内一部分学生能够初步 理解诗中所传达的情感。而在布置课堂练习的日寸候,应遵循由 易到难的原则,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有 难度的题目,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或让学生私下 进行练习,避免学生产生课堂学习的焦虑感。 (三)小组合作教学法 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与工 (三)实现有效教学应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要想在有限的日寸间和空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借 助各种教学手段的支撑。现代化的教学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 书本中的知识活灵活现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同时也使知识的获 得方式更为多样化,储存和传输更为便捷。 但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有其优点,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 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教具因地制宜,更能够适配当地的教育发 展水平,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高效。比如在数学等学科的教学 过程中,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进行习题讲解,给了学生充分的 作技能。因此,在农村小学推行小组合作教学法,能够使学生 互帮互助,互相交流创意和学习方法,迅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 作能力;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思路,集思厂益,更便于解决问 题和增加知识储备。 教师应充分熟悉班内每个学生的特质并正确对学生进行分 组,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在4到5人之问,这样的人数设置最能 够保证学习效率。小组中每一个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负责自 己最擅长的部分,比如有人负责记录数据,有人负责进行动手 时间进行思考与理解,能够使学生将推演过程、公式原理等内 容加深记忆,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 操作,有人负责把控时间,有人负责报告等,每个学习小组设 置一名小组长,把控整个小组的学习效率与成果展示。 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推厂时,还应注意鼓励学生进行 小组内部的合作以及小组之间的竞争,教师可在一定的范围内 二、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情景教学法 如果把知识比作食材,质量再好的食材,若不经过精心的 采取比赛等形式的激励措施。比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 设置一个辩论题目,这个辩论题目可以是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出 来的某一点,也可以是近期具有争议性的热点问题,然 哿全 班的各学习小组平均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两结对进行辩论。这 烹调,也无法让人们下咽。这就好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虽然 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营养的、有益的,但由于其难以下咽, 学生仍会态度消极,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情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创建一定的生活情景,将 需要传授的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更快地进 行理解和接受。在情景式教学法中,教师所创建的情景就好比 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使小组间成员的配合更为默契,也能 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种参与感和紧张感, 调动起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厂大教师为保证农村小学有效课堂教学 为了烹饪食材而加入的调料,使知识从无法下咽的食材变成了 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学生自然甘之如饴。 比如,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 而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这一原理,可以从生活中的钟表出发, 钟表中的时针、分针和秒针长短都不一样,但是它们三个指针 在特定的时间内各自组合成的角度是一样的。这就使学生能够 更直观地认识到书本中所罗列的枯燥的数学原理,并且乐于接 受,容易t己忆。 的顺利开展,应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充分调动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以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为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采, 运用情景教学、分层教学、学生小组合作教学等方式对学生因 材施教,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广大农 村的小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到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带来的益 (二)分层教学法 处,各项能力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个班内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教育背景、基因遗传、 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会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这 【参考文献】 [1]魏菊红.农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1 l考试周刊,2018(32):103. [2]杨光能.农村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卟 课外语文,2017(06):95. 就意味着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时间与理解能力不同。这一 点在农村小学中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一概 而论,最好采用分层教学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 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分层和课堂练习的分 层。比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习一首古诗,教师应确保班内 全体学生都能够认识并写出诗中的每一个字;确保班级大部分 [3]韦华芳,周优军.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有效性探究卟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117—121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