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途径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12-2011.12入住我院的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介入救治的临床护理资料,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心理变化。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SDS得分及SAS得分均低于实施之前,说明患者的心理状况要优于实施之前的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介入治疗模式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其临床疗效尤佳,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护理 SAS SDS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56-01
急性心肌梗塞最终发展的结局为心力衰竭(心衰),也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痛苦,而且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1]。本文主要对2008.12-2011.12入住我院的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介入治疗及护理模式应用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2008.12-2011.12入住我院的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
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例,女性56例;年龄61-79岁,平均72岁;前壁梗死患者数为39例,下壁梗塞患者数为28例,后下壁梗塞患者数为35例,侧壁梗塞患者数为12例,前侧壁梗塞患者数为6例;病程为0.5年-3年,平均时间为(1.6±0.3)年。 1.2 护理方法
对患者使用介入治疗及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步骤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主要包括:(1)术前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过程以及治疗效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忧郁的心理。(2)术前准备。先行左冠状动脉造影,再行右冠状动脉造影,因急性期及病者病情危重未做左心室造影。造影剂为碘必乐370。SCA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闭塞,行PTCA后仅对8人行PTCA治疗。SCA完毕后静脉追加肝素钠5000U,PTCA 方法基本同常规PTCA,有24人行PTCA后行支架置入,另有5人因血压持续不升、呼吸困难不能缓解,冠脉内有大量血栓而未置入支架。口服泡腾型乙酰水杨酸水溶片0.15g,每日2-3次,噻氯匹定0.25g,每日2-3次。
1.2.2 术后观察及护理 术后观察及护理主要包括:术后酌情使用硝普钠、酯类、血管升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等。术后; 周内存活的13例患者均进行了心脏彩超检查及心功能的测定,观察梗死区心肌收缩功能和射血分数(EF)。
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比较。 1.3 统计分析
用SPSS16.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与实施心理护理之前进行对比,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的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120例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x-+-s)
*与护理前比较,P<0.05
可以看出,在实施心理护理之后,无论从SDS得分还是从SAS得分上面,实施之后的得分均要低于实施之前,说明实施心理护理服务之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要优于实施之前的状态,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59岁年龄段患心衰的比率为1%左右,70-90岁年龄段发病率为10%左右[2],后一个年龄段发病率增加了十倍。在该年龄段的老年患者中,约有20%的AMI患者合并有心力衰竭症状的发生。由此可以得知,老年急性心肌梗塞非常容易合并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而有效的治疗老年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医疗技术,通过本技术的介入治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主动脉阻抗,增加了主动脉的舒张压,而心肌耗氧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减少,心肌的供氧量也出现了降低,是近年来治疗心衰、心源性休克等低心排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其挽救心源性休克患者生命的疗效肯定,但手术的成功率与护理质量关系密切[3]。通过本文结果,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其SAS与SDS评分均明显降低,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而且患者总有效率以及心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满意。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将介入治疗模式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其临床疗效尤佳,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1l(7):604.
[2] 王立革.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423-1424.
[3] 吴爱梅.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队BP的护理[J].海南医学,2011,22(18):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