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第17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选择题
(2018·河北定州中学月考)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低矮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该房屋墙壁上有很多预留的小孔。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生存智慧的结晶,更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据此完成1~2题。
1.石头厝的特点与其对应功能正确的是( ) A.石材建筑——防台风 B.窗子小——便于保温 C.墙壁多孔——便于采光 D.屋顶缓——防暴雨
2.下列地区的传统民居中,石头房屋相对较多的是( ) A.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B.内蒙古草原 D.三江平原
解析:第1题,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岛屿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由于石材建筑比较坚固,可以防御台风,A对。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岛石头房屋主要取决于石头建材,四个地区只有云贵高原多石头建材,故选C。
答案:1.A 2.C
(高考全国卷Ⅱ)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B.长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4.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C.覆膜种植农作物
B.植树造林 D.修建梯田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的是绿水比例最大而非绿水量最大的流域。气候干燥的塔里木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河(内流河)流域降水后蒸发(腾)水(即绿水)的比例远大于其他流域(外流河,径流量大、蓝水比例高),故选A。第4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区,水分蒸发旺盛,非生产性绿水很多;覆膜种植农作物,植物根系获得更多的水分,从而增加植物蒸腾量,使生产性绿水大量增加,故选C。
答案:3.A 4.C
(2018·邯郸模拟)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碳的零排放”。读下图,完成5~6题。
5.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 A.飓风频繁登陆 C.季风环流旺盛
B.极地东风强盛 D.盛行西风强盛
6.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 A.风力资源匮乏 C.劳动力资源短缺
B.土地资源短缺 D.科技水平较低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第6题,丹麦位于西欧,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慢,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开发与发展。
答案:5.D 6.D
(2018·天津月考)2017年2月 20-22 日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读图,回答7~8题。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7.此次寒潮( )
A.源地位于的山地冰川 B.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 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 D.冷气团饱含水汽,北方降水多 8.寒潮过境后( )
A.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重 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 D.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四个城市在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可知西北乌鲁木齐降温的幅度小于南方广州、重庆,暖气团饱含水汽,北方城市降水多;根据四个城市位置可知,此次寒潮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我国冬季寒潮源地位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不是位于的山地冰川。第8题,寒潮过境后,北部山区气温下降,不会出现融雪;重庆市受寒潮影响,农业受冻害影响大,需要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2月是冬季,内蒙古高原上河流不会出现春汛;广州市纬度较低,路面不会结冰。
答案:7.C 8.B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9~11题。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9.图中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C.台风影响先后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D.水利建设不同
10.我国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是( ) A.人口稀少地区 C.丘陵地形区
11.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①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 ②围湖造田,抵制洪水 ③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④修建水库,建分洪区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B.经济发达地区 D.高原和盆地地区
解析:第9题,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进退影响。第10题,我国东部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此旱彼涝,加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旱涝灾害严重。第11题,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因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而不现实;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故①②不正确。
答案:9.A 10.B 11.B 二、综合题
12.(2018·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西海固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清水河是西海固地区的主要河流,该河河水苦涩,矿化度高,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下图示意清水河水系分布,下表是清水河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资料。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数量 蓄水量(万 m) 3中型水库 7 4 114 小型水库 3 017 塘坝 38 417 机井 731 1 858 水窖 83 748 265 (1)概括西海固地区的水资源特点。 (2)推测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
(3)该地区家家户户在院落里面建有水窖,用来蓄积各种淡水,供人畜饮用。分析夏冬季节水窖淡水的补给来源。
解析:(1)特征描述类题目在答题过程中需先总体概括再具体描述,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指出水质的特点。(2)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展开分析即可。(3)西海固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可蓄积雨水;冬季温度低,可蓄积冰块与积雪。注意此处为“水窖”,而非“水井”,主要用来储藏从别处运来的淡水。
答案:(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少(匮乏);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矿化度高,水质差。
(2)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灌溉面积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引用河水灌溉和只灌不排,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3)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可以蓄积雨水(地表径流);冬季河流结冰,可开凿河冰,放入冰窖,冰块融化后使用;也可蓄积少量的积雪。
13.读我国部分地区涝灾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K12小学初中高中
小初高试卷教案类
(1)读图说明我国涝灾的分布规律。
(2)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1)从图中可直接读出涝灾的分布规律,注意图例的变化。(2)A地区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涝灾产生的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为原因主要从上游植被破坏、中游围湖造田及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方面分析;针对人为原因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1)由东向西减少,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2)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中下游围湖造田,对河流流量调节能力下降;城镇工程建设,占用湿地等。
措施:恢复植被;退田还湖;建设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措施;合理使用土地等。
K12小学初中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