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0・
文章编号:1003-7853(2006)04-0010-02
TERRITORY&NATURALRESOURCESSTUDY
中图分类号:F293.2
2006No.4
文献标识码:A
衡阳市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胡卫星1,李小慧2,易旭勇3
(1.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省国土资源厅;3.农业科学研究院子弟中学)
摘要:近年来,衡阳市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规模和占地面积不断扩大,但城区片面扩展和城区土地低效利用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试图通过对衡阳市1996 ̄2004年城镇化和土地利用情况的分析,揭示衡阳市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衡阳市;城镇化;土地利用
Studyontheregionalcoordinate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andlanduseinHengyangCity
HUWei-xingetal(HunanPlanningInstituteofLandandResources,Changsha410007,China)
Abstract:Theurbanizationprogressacceleratesincreasingtheseyears.citiesandtownsscaleandoccupationexpandingleadstodistrictsexpandingunilaterallyandlandusewithloweffect,whichaffect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Studyingonthelanduseproblemsintheurbanizationprogressbenefitstolandresourcereasonablyprotectingandland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withhigheffectinHengyangcity,whichhasimportantsignificancetoreleasingthestrainsituationofcityconstructionlandsupplying,protectinginfield,stabilizingagricultureandtransformingeconomicincreasingpattern.Thispaperanalyzingthesituationofurbanizationandlandusefrom1996to2004inHengyangcity,postingitscharacteristicsandproblemsandgivingsomecountermeasuresonhowtorealizethesustainableuseoflandandhealthy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inthisregion.Keywords:urbanization;landuse;HengyangCity1衡阳市城镇化发展现状1.1
城市化水平低
1990年代以来衡阳市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增长较快。根据《衡阳市2005年统计年鉴》,衡阳市2004年总人口为718.95万,城镇人口为227.04万,城镇化水平为31.58%,比1990年的15.41%提高了16.17个百分点,但在全省14个市中排第7位,比全省平均水平35.49%低3.91个百分点,在湖南省属于落后行列(表1)。1.2
城市化质量不高
从衡阳市城镇化进程来看,城市的发展仍处于外延发展的状态,忽视了城市结构和功能的改善,投入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从表1可以看出衡阳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湖南省其它地级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人均道路面积居第13位,每万人公交车数居第10位,人均绿地面积居13位,建成区绿地率11位,建成区绿化率居11位,人均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居13位。交通、住宅、医疗卫生等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化质量较低。1.3城镇等级体系不完善
衡阳市城镇等级体系不完善,表现在衡阳市大城市偏少而小城镇偏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仅有衡阳市,10万 ̄20万的城市只有2个,并且在同类城市中规模都明显偏小。2004年人口在1万以下的小城镇有92个,由于城镇规模偏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制约了第二、三产业集中区域的形成。经济实力和综合效益比较差。2衡阳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2.1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全市土地总面积1530278hm2,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为:①农用地1242998.5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1.23%,其中耕地371004.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24%;园地29449.2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2%;林地676584.5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44.21%,牧草地20.81hm2,其他农用地165939.2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84%;②建设用地130398.8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52%,其中,居民点工矿用地为108974.4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1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373.9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占土地总面积的0.35%);交0.29%,建制镇用地5430.83hm2,通用地7981.5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52%;水利设施用地13442.8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88%;③未利用地156880.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25%。2.2
建设用地发展分析
1996 ̄2004年,衡阳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达到0.67%,大于同期总人口增长率。同期城镇人口年均增长7.31万人,年均增长率达3.80%;建设用地增长的速度小于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表2)。
2004年各类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83.57%,是主要用地类型;交通用地占6.12%,水利设施用地约占10.31%。
市州
表12004年湖南各市州基础设施水平比较
人均道万人公交人均绿建成区绿建成区绿人均城市维护
路(m2)车(台)地(m2)地率(%)化率(%)建设资金(元)10.489.457.548.107.316.795.636.785.804.534.617.989.006.3610.7116.779.397.517.4113.8010.769.3711.383.926.079.7410.172.12
6.515.005.832.593.796.275.652.595.276.274.675.994.324.20
30.8229.1840.6319.5317.2325.2233.4116.5230.5141.7717.7830.0729.2514.75
36.6231.5644.1822.8018.7536.3838.5518.1232.6738.1823.6833.0831.2116.14
29251268131242746451612587456772211001139611661196
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娄底怀化吉首
胡卫星等衡阳市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11・
1996 ̄2004年,交通用地增长最快,全市共增长2294.4hm2,年均增长率约为4.32%。其次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全市共增长4215.89hm2,年均增长率约为0.49%。水利设施用地增加
2
228.96hm(表3)。建设用地中城市、建制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问题仍未杜绝。
4衡阳市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对策
坚持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注重规划的超前性,为城市发展留下合理的空间,又注重土地资源的保护,十分珍惜和节约利用城市土地。必须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对城镇土地利用进行宏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尤其需要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性的土地利用规划,以保证区域土地资源最优化配置。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要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原则,在考虑城镇建设自身发展要求的同时,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生产,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
表3
衡阳市各类建设用地
是建设用地增长的关键,近年来,交通用地增长速度超过城市和中心城市用地年均增长速建制镇用地增长速度。1996 ̄2004年,
度达327hm2/年,中心城区增加了2286hm2,占规划总指标的79.6%。在所辖县(市)区中,耒阳市城市总规模2004年达到了2460hm2,已经超过上轮规划确定的规模2110hm2,用地矛盾比较突出;常宁县设常宁市,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城市用地迅速拓超过上轮规划确定展,到2004年城市用地规模为1213.39hm2,的规划值1187.4hm2;南岳镇设城区,2004年城市用地规模为580hm2,接近上轮规划确定的规划值630hm2。建制镇用地增长速度较慢(因常宁县改设常宁市,建制镇用地调整为城市用地),8年共增加1393.08hm2,年均增长速度为174.14hm2。建制镇个数由1996年的101个增加到2004年的112个,建制镇平均规模由1996年的40.40hm2增至2004年的48.49hm2。3衡阳市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3.1
建设用地增加较快,耕地锐减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导致城市建设尤其是小城镇建设占地面积大,布局较分散。随着非农业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1996 ̄2004年全市耕地减少平均每年减少耕地682.49hm2。2004年人均耕地量4777.43hm2,
0.052hm2,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3hm2/人的警戒线,耕地保护形势较为严峻。3.2
土地超强度开发与低集约化利用并存
城市中心区对土地进行高密度、高容积率开发,使中心区变成了水泥森林,大量的商业建筑吸引了大量的人流、车流,造成中心区超负荷运转,环境质量恶化,衡阳市老市区建筑密度达其中密度最50%,容积率达3.63,人口密度达28310人/hm2,远高于纽约、伦敦和东京的水平。大的地区达到64000人/hm2,
与中心区开发强度过高相对应的是,城市中心区外围以及中小城镇低密度,“摊大饼”似的发展,在城镇外围大量开辟开发区、工业园区,但由于经济实力的,很多项目未能得到落实,致使大量的土地“圈而不用”、土地被闲置(2003年,撤销各类开发区5个,涉及面积680hm2)。另外,乡镇企业过于分散,且占地规模过大,很多都超过工业用地的正常标准。这种模式使土地未能集约利用,造成资源浪费,也加大了基础设施配套的负担。
表2
衡阳市建设用地与人口发展对应
hm2
水利设施用地13213.89
13442.85
年份建设用地总量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9962004
123661.65130398.85
104758.6108974.49
交通用地5689.117981.51
坚持把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结合起来,盘活土地存量,用好土地增量,形成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运行机制,走“内涵挖潜”城镇化建设道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组织用地功能,改变企业过度分散的局面。大力推进市地整理,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倡建造多层式或高层式民用公寓和住宅小区,提高建筑容积率。通过市地整理,充分发挥城镇土地的区位功能及整体性优势,一是改善行业布局不合理现象,使土地实现最有效利用;二是规划土地权属区域,从而根本性改变城镇土地低效利用的现状。
健全土地市场,强化土地管理工作,加强土地执法,坚持把市场调节与结合起来,垄断一级市场,盘活二级市场,确保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将土地加以科学的分等定级与估价,使城镇土地和农用土地有价可循,实行有偿使用。改划拨土地使用权为出让土地使用权,引入土地租赁制度。严格土地审批制度,限额供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外延。严格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搞开发区建设、建厂、建校,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同时要运用经济手段对建设用地扩展进行约束,不仅要严格征收建设用地税费,更要对超过用地标准占用耕地的面积加重征收,对土地违法案件严格查处。
采取综合手段进行治理和建设,恢复和重建城镇土地生态平衡,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城镇生活环境。首先,要确立有利于城镇生态系统平衡的城镇总体布局和土地利用格局。合理配置城镇范围内的土地,具体落实到对各功能区的划分以及大型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和环境执法管理上。其次,要在城镇建设中,加强以绿地系统为中心的城镇生态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乡镇工业布局要与村镇规划相结合,合理布局各乡镇的各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工业小区内的产业和产品结构。
参考文献:
[1]隆宗佐.湖南省城镇村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04,(3):9 ̄10.
[2]张侠,张卓冰,彭补拙.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
[J].经济地理,2001,(7):473 ̄474.
作者简介:胡卫星(1970 ̄),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及土地利用研究。
年份建设用地总量(hm2)总人口(万)人均建设用地(hm2)城镇人口(万)19962004
123661.65130398.85
687.33718.95
179.92181.6
168.51227.04
3.3土地破坏、污染较严重
乡镇企业中污染型的工业所占比例较大,企业规模较小,技
术设施简陋,分散程度较高,普遍缺乏防污、治污措施,致使工业“三废”大量随意排放,造成土地污染。3.4
土地利用中违法现象较多
自1999年以来,衡阳市发现违法行为7651起,新法规颁布实施后,违法现象虽有减少,但未批先占、少批多用、土地投机等
(2006-02-22收稿宿伯杰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