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25.灰椋鸟(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总 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至5自然段。 2、朗读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其壮观及喧闹的情景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体会灰椋鸟归林壮观及喧闹的情景。 难点:朗读有关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 习 过 程 复 备 栏 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学情调查 1、本文讲了什么? 2、收集一些保护鸟的公益用语。 二、合作探究 ◎学习导引 (一) ——教学第二自然段 1、默读本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灰椋鸟开始归林——归林时——归林后的情景。 3、当我们忽然发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是什么样的心情?从哪些词里反映出来? 4、自由读,读出“我”和同伴惊喜的心情。 5、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1)默读思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顺序体现在哪些词上? 填空: 从“一开始”写到“几分钟”。 从“一小群一小群”写到“_______________”。 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怎样写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灰椋鸟归林的? (3)写“大”时,作者用哪个词,准确地描绘了当时的气势?“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用“——”画出描写的句子。指名读后思考:作者又是怎样写“先回来的鸟”和“后到的鸟”的?指导理解“好像„„又像„„”句式。 6、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 (1)指名读。 (2)“树林内外,„„俱乐部。”这句话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飞瀑落入深涧”其实写的是什么?“惊涛拍打岸滩”呢?最后读,展开想象,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7、试背诵第二段。
◎学习导引 (二)——教学第三段 1、读第三段,思考:(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2、出示“我”的感想:鸟是人类的朋友„„的壮观场面呢? (1)“我”的感想包含几层意思?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三、展示交流 1、当我们忽然发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是什么样的心情?从哪些词里反映出来? 2、写“大”时,作者用哪个词,准确地描绘了当时的气势?理解“排空而至”。 3、读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语句,体会鸟儿喧闹的场面。 4、说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的原因。 四、达标检测 1、练习册第三题。 2、写几则保护益鸟的公益用语。 3、书后三题。 五、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会适合鸟类生存。 (2)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 (3)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六、收获积累 你学习了本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从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环保等方面去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板书设计 25.灰椋鸟 开始归林 归林时 归林后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