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 盟豳2007.9 一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解决 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社会保险所面临的现状可归纳 一、益,必须要以《劳动法》为法律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为以下几点:一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农民工进城后在很 l、农民工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鼢,这是狭得社 会保障的基础和关键。 ‘ 多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涉及到社会保障的失业保险、医疗 。保险等在办理时都受到一定的制约,几乎没有任何用工单位自 愿为农民工办理基本的社会保险。二是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危险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保障,是农民工维护自身 合法权益的有利武器。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有利于维护用人单 可以减少或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度大。大量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城市的非传统就业部门,从事收 位的合法权益,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低劣的工作。三是农民工经常面临失业 农民工进城务工,应该及时进行劳动务工登记。要以《劳动 的窘境。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中都有没活儿干的经历,根据有 法》为法律依据,尽快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程序,规定农民工与 关调查,失业在3个月以下的占近九成。相对于城市职工下岗 而言,就业过程突然中断对于农民工的打击更为沉重,可能出 现全面生活危机。四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经常发生。由于 劳动力市场的不规范,相当数量的私营、民营、“三资”等企业没 有依照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企业主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少 数经营者唯利是图,有意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 形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 用人单位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才能从根本 上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只有通过严格的、 合法的程序签订的体现农民工特点的劳动合同,才能真正保护 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才能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 场的完善和规范。 同时,劳动部门要通过执法检查,明确对事实劳动关系的 认定,要求用人单位限期整改,补签合同。因为造成事实劳动关 系的责任主体应该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对农民工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建立有效的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 一 首先,从就业保障方面看,保障制度执行不到位。《劳动法》 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 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一旦发生纠纷 难以调查取证的后果。另外,大多数农民工由于就业受到, 没有平等的就业权,很难伸张基本的权益要求,市场供过于求 的E 大压力迫使他们明显地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不敢对自己 的工资、劳保等权益提出要求和条件,而不得不接受极低的劳 动工资和待遇,以及诸多的“不平等条约”。 其次,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规范。《劳动法》及相 应劳动立法中,在适用范围上大多未对职工作明确列举,缺乏 可操作性。各地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地方性法规也差别很 大,很难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第三,思想观念上的惯性思维作祟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位 的深层次原因。在惯性作用下,使得城市社会考虑较多的是城 市居民利益的获得与保护,而没有切实地考虑和解决农民工的 权益问题,甚至可能采取一些和排斥措施。 二、改进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途径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目的是增加收入,这比给他们提供 社会保障来得更加直接和实在,保障农民工如期拿到他们应得 的工资也是最现实的。因此,必须坚决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对 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3、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可以考虑制定综合性的《社会保险法》或专门针对农民工 的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应为农民工缴纳 的各种社会保险,其中应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 疗保险列为必缴保险。 其实,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 系,这是解决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障差别的根本途径。如果做到 了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所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就不存 在了。 聊城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常玉珠丛荣 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 ●——一大参保者提供优质便 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 f 捷服务。社会保险经 根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办机构将开设个人缴费窗口,通过中介机构多点缴费,逐 步实现统筹范围内个人缴费窗口之间的联网,使农民工参 保登记、缴费、转移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更加方便快捷。二 的若干意见》关于“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 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和《关于解决 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关于“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 是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 使农 民工了解、掌握参加养老保险的有关。同时加强社会 保险稽核工作,强化对应参保而未参保企业的处罚措施。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组织力量对农民工参保问题 进行专题调研,认真总结农民工养老保险统计、个人账户 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 保险办法”的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已做作出工作部署。利用 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契机.加 天工作力度。抓紧研究制定进城务工农民养老保险办法, 争取在2006年底提出具体办法,2007年在部分地区进行 试点,将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规范农民工养老保险 经办管理的工作思路 下一步.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改进管理服务方式,为 劳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