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皖交安表-18
合同号: 承包人: 共 页第 页 工程名称 交底人 部门/班组/工种 交底时间和地点 (一)工作场所、岗位的危险因素; □ (二)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 □ (三)违章操作的危害; □ 交底内容 (四)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防范措施;□ (五)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 □ (六)其他应当告知的事项; □ (七)相关技术方案等。 □ 被交底人签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姓名 汪修成 孙 军 叶廷彧 胡天尧 吴壮飞 沈孝林 签名 备注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姓名 签名 备注 注:1.交底前根据人员名册打印序号、姓名栏;
2.交底内容在选中处打√,具体交底内容必须以附件形式附后;
1
沥青施工沥青拌合站操作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一、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
沥青施工沥拌站运转现场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劳保用品穿戴不到位、未接受教育、沥青烫伤、高温中暑、未按操作规程操作、临时用电不规范、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高处作业未佩戴防护设施。
造成的事故有机械伤害、触电伤害、火灾、烫伤、高温中暑 二、违章操作危害
造成人员受伤甚至发生死亡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工期延误 三、防范措施
(一)辅助工人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作业前施工人员要对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在安全前提下才可以开工。如果发现问题则立刻采取改进措施,达到安全条件才可以开工。
3、施工人员学会正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反光背心,爱护劳保用品,不乱扔乱放。
4、施工时,车辆未停稳,施工人员禁止上下和装卸物料,开车厢板要站在车辆侧面。
5、摊铺机、压路机作业时,施工人员注意力要集中,以防机械伤害。 6、施工中,施工人员严禁穿高跟鞋、拖鞋、带钉易滑鞋或赤脚、赤膊进入现场;严禁酒后进入作业区;严禁在现场打闹玩耍。
7、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志标牌有义务进行检查,维护。注意标识方法与内容是否完善,如有错误,应及时对其进行整改。
(二)擦油工人
1、工人劳保用品穿戴齐全,工作服必须穿长袖长裤,避免沥青烫伤; 2、工作服领口、袖口、边角必须系紧,避免发生刮擦造成事故; 3、进入碾压区域前现观察周围压路机行驶线路,注意避让;
4、给胶轮擦油时,胶轮放慢速度,工人切勿急躁,胶轮停下来后,工人立即移动至压路机侧面;
2
5、擦完油,工人带齐作业工具离开碾压区域,在施工区域外休息;
6、休息期间禁止嬉笑打闹,禁止在沿线停放设备下方或者轮胎下休息; 7、作业人员施工期间禁止饮酒,精神不佳或者状态不好,禁止作业;班组长应立即调换有擦油经验的工人顶替;
8、高温天气施工,随时携带防暑降温药,如在擦油期间出现头晕、恶心、无汗、四肢无力、心跳加速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施工,到阴凉处休息。
9、擦油期间,工人禁止吸烟,避免发生火灾等事故,擦完油后,油桶及工具及时回收,工完场地清;
10、班组长或现场负责人加强擦油工人的安全监管,每日班前会要反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四、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
1、扭伤
扭伤应休息、制动、抬高患肢、包扎、敷消肿药、贴伤湿膏,早期扭伤宜冷水手毛由外敷、不宜热敷及推拿按摩,扭伤后期则须行动功能锻炼、针刺、治疗、热敷、配以筋活血药物治疗,并节扭宜固定于功能位置,必要时加小还夹板或石膏固定,并应早期锻炼,腰肌扭伤后则应睡平板床,兵腰肌及韧带放松、休息、配以推拿、按摩等治疗。
2、擦伤:
轻微的擦伤,如伤区清洁,只需涂红药水或紫药水,几天后即可愈合,较深的污染严重的擦伤,则需用凉开水,用药水清洁伤口,再涂以红药水、紫药水或抗生素软膏,然后所扎,几天后即可愈合,必须注意较深的、污染严重的伤口须在医院注射破伤风抗生素,要注意防止感染,处理及时以免遗有疤痕组织。
3、骨折:
出现外伤后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作需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疑椎骨折必须用木板床水平搬动,绝对禁忌躯体、脚不平移动,注意保暖及现场抗休克,有创伤则应包扎及止血,患者骨折部位应妥善地简单固
3
定,一般用木板、木棍、树枝、扁担等,所选用材料要长于骨折处理上下关节,做超关节固定,固定的松紧要合适,不能太紧或太松,固定时可紧贴皮肤垫上棉花,毛巾等松软物,外以固定材料固定,以细布条捆扎。经上述急救后即送医院进行伤口处理。
出血和止血:外出血患者如出血量小,则仅将伤口冲洗干净用手压迫止血,或涂用云南白药即可趾血,在伤口上方摸到跳动的脉搏后,予以包扎,按压,如手指出血,可将拇指放在上臂中1/3的内侧压迫,亦可用止血带捆扎:双下肢出血,可在腿根部腹股沟中点找到动脉跳动处,用双拇指向骨盆压迫出血,亦可使用止血带注意使用止血带时,必须每隔半~1小时松开1~3分钟,以防肢体坏肢死,急行止血后应立即送医院处理伤口,如疑有胸部、腹部、胸内出血,应去医院检查诊治。
4、火灾
一旦发现火情,应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扑火方案进行实施。必须迅速及时地将火扑灭,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1)发现火情后马上大声呼喊,什么位置着火并初步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着火。
(2)马上报告上级领导并拨打119,详细告知失火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现状及报告人姓名并到路口等候。
(3)火灾起初阶段可以用灭火器、消防栓灭火,用铁锹铲土将火扑灭,若难以控制,应在自救的同时请求专业救援。
(4)通知电工第一时间切断电源。
(5)组织扑救时优先考虑易燃易爆的物品,疏通事故案发现场道路,疏通
4
人群到安全地带,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6)指派专人指挥并看护事故现场,科学施救。油料起火用干粉灭火器,不能用水。电器起火马上叫电工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不能用水,以免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事故发生。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一)一般安全规定
1、参加施工的工人必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场后必须通过‘三级’教育方可上岗,在作业中不得违章作业,不得违反劳动纪律。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反光背心,执行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穿高跟鞋、拖鞋和光脚作业,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不得酒后上岗、作业。
3、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严禁用碘钨灯。 4、由于路面施工车辆较多,施工人员注意车行安全。
5、对既有线铁路影响的施工,必须首先探明施工范围的通讯、水电、信号等管线及其他设施情况,确定好防护范围。
6、在影响既有线范围内施工时,现场施工人员戴黄色安全帽,作业时必须穿反光背心。
7、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诊断患有心脏病、贫血、高(低)血压、癫痫空轨、恐高症其他不适宜从事高处作业的疾病,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严禁违章赤脚作业、酒后作业。
8、禁止使用超龄(周岁60岁以上)人员。 (二)环保交底内容
5
1、不得在未经批准的其它场区堆放材料、机具,或任意侵占道路。 2、严格规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走路线,对场地和人员活动范围进行界定,不得随意超出规定范围,并设置标语牌等标志,防止对施工、生活范围之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破坏。
3、施工运输道路、工地的人行道要坚实平坦,并定期维护,保障畅通。 4、报废材料要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要及时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 现场工完场清。
5、工程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一切临时设施及垃圾,工具棚、休息室等及时清退,并认真做好清退后卫生,按期将场地交回甲方且满足甲方要求。
6、若在工地用餐,每天及时清理生活垃圾,严禁随地乱扔。 (三)疫情防控交底
1、进场人员必须提前报项目部疫情防控小组登记备案,并提前在家做好14天自我隔离;
2、进场前,由疫情防控小组测量人员体温,所有进场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进 场《项目劳务人员进场登记审核表》;
3、进场人员必须单人单间继续做好隔离防护,做好房间通风消毒,每日通 风2-3次,每次20-30分钟。禁止聚集在一起,宿舍内禁止养宠物;
4、每日由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对作业人员测量体温,并登记,每日测 量体温时间是早7:00-8:00、中午13:00-14:00;所有人员必须自觉接受体温测量;
5、根据施工安排,各队伍负责人安排就餐时间,就餐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每人间隔1.5m有序排队,自带餐具,盛完饭菜返回宿舍就餐。禁止聚集用餐。
6
6、每日早7:00-8:00,下午16:00-17:00对项目办公区、住宿区、施工区域集中消毒,其中卫生间、食堂每日不少于3次消毒;外出采购人员和车辆返回会立即消毒,采购人员做好自我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
7、场站进出口设置测温台,对来访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登记;机械设备进场,消毒负责人安排队伍人员进行消毒并登记;
8、食堂人员每日不少于3次体温测量,外出采购期间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口罩及手套,购买食材时先交后收,并及时对食材进行消毒处理。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严禁制售野味餐品;做好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食品烧熟煮透,确保烹饪食品的温度和时间能保证食品安全;尽量减少冷食类、生食类食品的加工制作;严禁在食堂餐饮服务区内饲养和宰杀畜禽等动物;食堂餐(饮)具清楚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用有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清洗;
9、现场设置疫情防控物资废品回收箱,所有使用过的防控物资禁止随意丢弃,如发现此类情况项目部将进行严惩,罚款或清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