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广角
浅析学术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和当代培育□李慧摘要: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知识大爆炸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诚信下降、造假横行等不良的学术氛围。此时加强和践行以注重师道精神、创新精神为主的工匠精神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既注重当代的培育,术期刊编辑应以工匠精神为行动指南,也不忘历史传承,用工匠精神所倡导的师道精神、创新精神在期为中国学术期刊走向世界贡献力量。刊编辑行业努力奋斗,历史传承;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工匠精神;当代培育“工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多指匠精神”,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古代,对制作工艺的不断探索和工匠们对自己作品的精心雕琢,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或养成的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和态度。中华民族各行各业的工匠们在几千年来的历史传承中留下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从精美的青铜器到无价之宝的青花瓷,从秦朝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长江三峡大坝,无不体现出工匠们的努力,传承下来的还有更珍贵的催人奋进、给后人无限遐想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及“工匠精神”,足以说明在时下快速发展的中国是多么迫切地需求“工匠精神”。对于从事学术期刊的编辑来说,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提倡和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提升技尤其是在当下信息术水平和促进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诚信缺失、造假横行给学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急功近利、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具有重发展带来了挑战。在此情况下,,工匠精神”体现为热爱本要作用。在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职工作,尽心竭力为作者服务,在编辑工作中精益求精,不断出版高质量的期刊,促进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播。一、编辑工作的历史传承学术期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技术突飞猛进,的编辑工作也早已告别过去剪刀、浆糊的手工作坊模式,编辑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技术的革新以及电脑的普及,极大地增加了出版的效率。工作逐渐网络化、移动化办公,但是无论出版行业发生多大的变革,正所谓万变不离其现不当的政治参与行为。(三)方面1.促进网络传播和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机结合。由于网络的普及,当代青年大学生主要都是通过网络来了解社会动态,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网络在意识形态传播上发挥的作用,使网络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充分结合,如可以通过政务微博在网络上宣传典型的先进事充分利用好迹,报道社会上鼓舞人心的正面事迹等方式,网络平台来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意识形态在网络领域内的传播,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贯穿在网络平台的传播当中。明确具体的责任所在。2.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如隐私信息泄目前,我国网络领域仍然存在着大量问题,因此促进露、网络攻击、利用网络煽动民众的情绪等,我国关于网络领域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就显得十分必要。网络公司以及个在制定相关法律条款时,必须明确、这有助于提高互联网人的具体职责所在,以便问责到人,企业和个人的责任意识。注释:①刘晔.网络传播的外在形式[J].决策探索,2012三、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分析(一)新媒体方面不少1.改善网络内容质量,提高网络服务水平。当下,大多都是复制门户网站上的照片与文章的质量都比较低,粘贴拼凑而成,这对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是确十分不利的。因此,各大互联网公司应该加大审核力度,比如可以与一些文笔比较保在网络上所供应内容的质量,好的专栏作者签约等。必须通过网2.加强网络机制的构建,提高网络管理水平。络问责机制的构建,促使各大网站在某一重大事件发生时,而不应该为了所及时地报道,进行辟谣和的引导,谓的“流量”发表一些与实际不符的报道来吸引大众的目光,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引导的正确发展。(二)大学生网民自身1.主动学习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与希望,应该主动地学习有关网络政治参与的知识,不仅要学习我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只有多学习理论,还要学习国际局势、世界各国的历史等。才能更好论知识,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道德素质,地提升自己参与政治的能力和政治认同感。2.提升自身的政治鉴别能力。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能够在网络齐,因此必须主动提升自身的政治鉴别能力,不参与虚假网络信息的洪流中识别出负面与虚假的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应该努力做到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与应认真思考其正确分析问题,对于某一热点问题的言论,与否,并主动审视自己发表的言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观点鲜明,有效避免自身出价值观的要义,做到立场坚定、(06).②鲁全信,杨绍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消解路径[J].学术交流,2014(03).③陶文昭.论全球化时代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2014(03).(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视听2018.09|
231
出版广角
宗,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学术性期刊最终还是不能缺少编辑的存在。在过去注重团队合作,讲究人手一技能。时至今日,期刊行业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要求每一位编辑不仅要掌握期刊的出版装帧、广告营销策略、数字化设计等技能,还必须掌握文字的编辑技巧。当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既需要现代科技成果的支撑,也需要无数能工巧匠们充分发扬“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编辑,必须通过了解学术热点来满足读者的多层次的需求。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编辑们要从各种信息碎片中提炼出对期刊有用、有价值的信息,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学术期刊的编辑要以邹韬奋先生为榜样,不断从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中提炼出精品,不仅需要忘我工作,也要善于处理好与投稿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新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在充分学习老一代编辑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努力践行邹韬奋先生“热爱人民,真诚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态度,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总提出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充分发扬“工匠精神”的号召。二、编辑工作的当代培育(一)精心培育作者美国天才编辑铂金斯说过,成功的编辑要能不断地发现新作者,出版他们的作品,为期刊赢得口碑。学术期刊编辑和投稿者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双方都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投稿者要能写出反映科学技术水平的优秀文章,编辑的责任是通过梳理文章结构和层次帮助投稿者达到发表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编辑通过对投稿者的服务,赢得口碑,吸引投稿者周围的人继续投稿。比如邹韬奋先生在创办《生活》周刊时就通过个人学识和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比如李公朴、鲁迅等。邹先生一直认为编辑和作者是唇齿相依、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一旦收到稿件,先生只要认为可用,尽管还未刊出也会优先邮寄稿费。正是通过这样的合作,《生活》周刊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合作伙伴。今天,我们学术期刊所处的环境和邹先生当时不同,但是编辑们也要认识到,随着国家职称评审工作的调整,学术期刊承载的职称论文载体功能会被逐渐削弱。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编辑需逐渐调整工作态度,要积极主动与从事科研一线的精英人才约稿,获得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提高期刊的口碑和知名度,形成良性发展的有利局面。(二)精心为读者服务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把期刊内容从阅读转为分享,通过良好的服务,将读者转变为用户。读者是消费者,是期刊发展的基础,因此不仅要提高办刊质量,也要注重读者的体验,从文章的创新性、学术性和应用性等方面进行提升。编辑们都能认识到,学术期刊的办刊出发点就是围绕行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传统媒体可以通过进行选编的故事吸引大众读者的关注,而学术期刊要吸引的就是特定读者的目光。在当前形势下,作为学术期刊编辑,我们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满足读者的需要。一是在同质化严重的办刊时代,读者和科技工作者不一定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此时学术期刊的作用就是通过学术期刊把精心编辑好的内容及时传播给读者。二是学术期刊的编辑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和了解行业内最前沿的资讯和技术水平,以吸引和吸收到优秀的作品,指引读者学习。正如232|
RADIO&TVJOURNAL2018.09
出版界的流行语:优秀的期刊要引导读者,而不是跟随他们。(三)尊重知识、尊重权威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之间存在共生的关系,编辑要成为精于业务且博学多才的专家,必须要尊重审稿专家,这是对知识、对权威的尊敬,但不能盲从。为能与专家平等对话,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首先审稿专家是学术权威,而编辑善于修改文章的层次和语句表达,双方的完美组合各有所长,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结成同盟。在知识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编辑一方面要忠于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吸引读者关注和投稿,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在审稿中,编辑可以凭借扎实的功底以及对学术知识的探索和掌握程度,有底气,敢于与审稿专家据理力争。这对学术期刊编辑来说是更大的挑战,首先要对本行业的知识背景有详细的了解,对时下的学术热点有所掌握,自己多努力,遇到不懂之处多请教,要尊重知识、尊重权威,也要坚持自己,保持的思考能力,在争论中不断进步,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学术期刊编辑。(四)发扬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连续两年在工作报告中都提到工匠精神,强调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出版质量是衡量期刊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一些学术期刊出现的出版质量下降、工匠精神缺失等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能对文章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性进行判断,也要能消除差错,提高文章整体布局的可读性。要做到这些,必须不断发扬和推崇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执着和专注,鼓励创新,发挥分工协作的精神,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三、结语学术编辑要充分发扬工匠精神,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执着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办刊理念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尽最大努力把学术期刊办好,让读者满意。虽然未来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坚信心中的美好,坚信学术期刊是奉献给读者的最好的礼物,通过它唤醒读者的想象力,点燃心中激情,让学术期刊为学者的科研之路增添无穷的动力。参考文献:1.张宗勤,窦延玲,韩燕,昝芳侠,张武科.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03):235-240.2.袁源.阐发“工匠精神”走向融合共赢———第二届全国职教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会议综述[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03):1-4.3.李雪梅.邹韬奋“以读者利益为中心”报刊理念解读[J].大家,2012(07):33.4.时群.“为读者服务”思想对现代编辑的启示[J].新闻窗,2014(06):35-36.5.刘飚.论学术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J].编辑学报,2017(04):387-3.(作者单位:《学理论》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