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中日儿童绘本的艺术风格差异

浅析中日儿童绘本的艺术风格差异

来源:华拓科技网
浅析中日儿童绘本的艺术风格差异

许丹青栾良才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中国和日本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受历史发展影响及民族特色的不同,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发展状态。本文以此为契机,运用类比的形式,针对中、日在儿童绘本在价值取向、民族文化、色彩表现、绘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探究双方之中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而得出各自在儿童绘本方面的发展特点、得失经验,总结中国儿童绘本目前的发展问题,思索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研究我国儿童绘本艺术提供可资借鉴的翔实资料和理论依据。关键词:中国日本儿童绘本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4-0046-03

“绘本”这一词是外来语,即图画书。该词语取自日语中图画书的叫法“えほん”的汉字写法“絵本”,指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人民物质文明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绘本逐渐被人重视。在我国儿童绘本市场上逐渐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原创绘本作品。但进口绘本仍处在一个相对高端、成熟的位置并被大多数需求高的受众所选择,其中包括同属亚裔国家的日本,在题材、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等都与我国绘本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中日绘本价值取向的差异分析(一)思想价值导向

经过大量的不同价位、不同风格、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作者经历的多方位阅读对比,可以发现中国绘本和日本绘本在于价值取向中有着一定的差距,总体来说,在思想内容方面,日本绘本内容相对更加积极向上,符合传统的思想、文化,整体与主流文化相应。同时,在针对儿童的理解力上,所创作内容也符合儿童

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使得儿童善于理解。

(二)审美价值导向

中式、日式绘本在观阅时有很大的视觉差异,在笔法、色彩等处理方式中有着较大的不同。

中国绘本注重画面的美感,善于运用剪纸、白描、水墨等多种手法勾勒出事物的大致形态特征,再加以线条、色彩、留白等的修饰作用,注重突出画面整体的意境。以郁蓉老师的作品《我是花木兰》为例,运用了铅笔与传统剪纸结合的方式展现,剪刀留下拙朴刀痕的造型,铅笔画出轻松流畅的图影,看似随性巧遇的对比之美,显现出画家的匠心独具。

日本绘本相比中国绘本在画面处理上相对更加灵活生动,运用水彩、蜡笔画、多媒体数位板等。绘本整体性强,色调偏暖,给人“治愈”的感受。在图形处理上相对中国绘本要更生动些,突出了童书的童真与随意而不失细节。很多画家喜欢突出颜料的肌理感,视觉效果强烈,给予儿童独特的艺术感受,绘画意味浓厚。

46

YiShuPingJian

二、中日绘本民族化的差异分析

中国的文化底蕴使得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而传统文化在绘本的创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相反会忽视贴近读者,与读者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中国传统文化离读者有些遥远,与实际生活连接不够紧密。

日本由于明治维新运动,推行“文明开化”,吸收外来的西方文化的同时保留并尊重日本传统文化,并且在二者中寻求融合与创新,推行新的艺术形式。日本绘本体现了日本民族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于细节的观察,题材相比中国更加贴近生活,以生活中的小事表现更深层次的道理。“以小见大”,能够使儿童在阅读时便于理解,产生共鸣,同时吸收了知识与相应的道理。

三、中日绘本的艺术风格差异分析(一)中日儿童绘本的题材差异分析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文明。在我国绘本市场上,绘本题材以古代神话故事、传统寓言、传统节日等居多。如《花木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出自我国的传统文化故事,儿童在阅读绘本的同时,对于国家知识进一步加深了解,增强了对祖国的自豪与热爱之情。

而日本儿童绘本的内容选择则更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使儿童能从绘本之中找到自己或自己身边人的影子。如长谷川义史绘本作家的绘本作品———《尿床大神》就将奇幻的想象融合在现实的情境中,用夸张搞笑的故事缓解孩子尿床后尴尬委屈的情绪,结尾出乎意料的反转让大人也捧腹大笑,充满了稚趣。

(二)中日儿童绘本的色彩差异分析

中国儿童绘本依照题材与表现形式不同分为不同色调,首先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水墨风格绘本,色彩多为清新淡雅风,以墨色着以些许色彩,典雅中透露着传统笔法的功底;随后是应时的写实风格,其绘本多体现为鲜艳浓烈之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大多数绘本颜色鲜艳、明快、活泼。

而日本绘本的色彩设计与绘本本身主题贴合自然,自成一体。日本绘本的色彩细腻丰富,多体现材质本身的肌理感。翻阅绘本时会发现很多画面色彩层次感强,并且带有强烈的肌理感,绘画意味浓厚。

(三)中日儿童绘本的表现手法差异分析

ShuHuaShiJie

·书画视界中国儿童绘本一部分表现手法受国画、剪纸等传统艺术影响,很多画家将水墨、剪纸拼贴等艺术手法运用到绘本创作中,形成一套独特的艺术体系,让小朋友在阅读时加深对文化特色的了解,同时增强对于传统艺术手法的认可与喜爱。另一部分则是融合了西方的素描写实手法,重视画面的真实感、细腻感,画面表现以写实塑造为主。

日本儿童插画风由于历史原因,积极吸收欧美现代文化,将西方现代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传统,适应现代,从而创造出新的现代的日本文化。例如绘本画家安野光雅,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非常受欢迎,至今已获奖无数。淡雅的色调和细腻的笔触,都带着浓厚的传统日本画的韵味。同时他也将西洋绘画中的写生和素描融入创作中,细致刻画的丰富细节尤其为人称道。

四、中国绘本的现状问题与未来预期(一)中国儿童绘本的现状问题

1.民族文化的植入方式

中国绘本选材多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为主,千篇一律的内容与思想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从而导致读者对绘本的阅读兴趣下降,有碍中国绘本的发展。今后可以在选材上尝试儿童日常会碰到的烦恼、困扰等;其次,受众的需求,绘本可以尝试着摒弃一些成人的角度,同样的内容,从儿童的视角出发。

2.受众群体年龄阶段断层

中国绘本目前的预设读者是幼儿,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以亲子共读模式为主。绘本功能主要是以简单易识别的图案教授孩子相应的生活原理与常识,高年龄段的儿童市场缺乏与之年龄认知特点相符合的作品。

3.结构与版面设计单一

中国绘本在结构上不够创新,在欧美和日本一些国家会采用立体书的形式,如《爱丽丝梦游奇境》《变形金刚》等书籍结构巧妙,版式新颖,使阅读充满了趣味性的互动,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立体、转盘等设计亮点,直观形象,增强孩子对于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孩子们的创意思维与审美情趣。

(二)中国儿童绘本的未来预期

1.绘本题材更丰富

随着现代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兴盛,绘本的发展也会有更广阔的天地。绘本题材应更加多元化,

YiShuPingJian47

其中第一步可能是更加生活化。以迎合市场的方式逐渐加强绘本的题材,让人们对于绘本的认知逐步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绘本应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增加一些与生活贴切的相关内容。更多的表现人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以儿童切身的角度去表述故事,更为贴近人心。

子们产生文化自信、文化共荣的感觉。

五、结语

绘本的根本反映是国家自身的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绘本的差异性也代表两个民族之间思维观念的差异,中国和日本的儿童绘本都有其各自的闪光点,我们应当汲取日本绘本的优点,在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加以融合创新,创造不同的艺术形式,使绘本市场更加繁盛。从世界绘本文化的发展来看,希望本研究能够促进中国和日本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2.绘本表现手法更多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在保留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应当吸收不同国家艺术表现手法的优势运用到原创绘本中。如欧美国家更多地使用综合材料、拼贴等方式来表现绘本中的内容。让绘本文化更加丰富绚烂,儿童的视野更加开阔,提升艺术审美。

[1]宗洁.中国民间童话故事绘本的视觉艺术表现研究[D].秦皇

岛:燕山大学,2017年.

3.注重兴趣培养

中国儿童绘本在未来会将内容受众的主体由家长→儿童转变为家长+儿童的模式。将会从功用性逐渐转变为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为主,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的快乐教育,而不是单单地知识传播。在传递科学文化同时,更加巧妙的与传统思想文化结合,让孩

(上接第32页)的按滑揉颤声音更加完整流畅。使其音

[2]毛璞.浅析中国当前流行绘本的风格特点与表现[J].大观,2015,(11).

[3]邢晓静,贡小明.中国儿童绘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元素探析[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4]李媛.现代日本幼儿科学教育发展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

大学,2018年.

的质朴品格。《出水莲》这首客家筝乐,精致短小,由物及人,借景抒情。以丰富的演奏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并借莲花“高雅、傲骨、纯洁”的形象赞美客家人质朴坚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出水莲》演奏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1]李海燕.客家筝曲—乐音调古朴淡雅、优美抒情。右手主要以“化繁为简”,加花手法要求以古朴淡雅为主,极少使用华丽的长花指,而一带既过的、若有若无的装饰性花指居多。演奏者右手以连托演奏的前倚音润饰曲调,富有动力,同时还以不同的触弦点弹奏造成丰富音色的对比。右手演奏位置的变化从而使音色产生对比,古筝在靠近岳山处演奏,音色则高雅明亮;所以乐曲开头适宜靠近岳山的位置弹奏,突出莲花“傲”的形象。中段常在岳山和琴码的中间弹奏,音色则柔美动听。突出莲花“雅”

2017,(02).

[2]徐梦昕.论客家筝曲的左手技法特点[J].北方音乐,2016,(19).[3]刘继安.刍议古筝名曲《出水莲》[J].音乐时空,2014,(04).

48

YiShuPingJia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