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5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0机械与电子0 科技信息 力矩法控制螺栓预紧力的准确度分析 郭卫凡黄文建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 重庆400037) 【摘要】本文分析了使用力矩法控制螺栓预紧力时螺母系数的变4t ̄-5主要影响参数间的关系 【关键词】螺栓;预紧力;力矩;力矩分析 Analysis of Controlling Bolt Pretightening Force with Moment Method GU0 Wei—.fan HUANG Wen-jJan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Chongqing,400037,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trolling pretightening force of bolt is studied by Moment Method.The influence of fact0rs such as screw—nut coeficientf on the pretightening force has been calculated 【Key words]Screw;Pre—tight force;Moment of force;Moment method O引言 普通螺栓联接在装配时都必须拧紧,产生预紧力作用。螺栓预紧 可算得不同规格螺栓的螺母系数如下: 力的存在,除了使零件之间产生紧密联接之外,还会大幅度 降低在动载荷作用下螺杆应力的变化幅度.提高螺栓联接的 d 6 I 8 1o 12 1 14 I 16 l 20 24}3 疲劳强度。如果预紧力过小,外载荷可能超过螺栓联接的预 K 0.153 0.151 0.15}0.15 J 0 15}0.147 J 0.】47 0 147 J 0 1 紧力,这会使螺栓联接体的刚度大幅下降.同时也使应力变 化幅度增大而迅速降低螺栓联接的疲劳强度。 另外,在振动与冲击作用下,螺栓可能逐渐失去其设定的预紧力, 取无润滑条件下的平均摩擦系数为Ix= 0.155对公制粗螺 产生螺栓振动松动。增大预紧力,能有效地减低振动与冲击力对螺栓 纹可算得不同公称直径螺栓的螺母系数如下: 联接的松动作用,提高螺栓联接的强度与可靠性。但若预紧 r—__——广—— — 一广一 一 Ⅱ_ ,,件下,金属接触表面上的摩擦系数分别在0.1—0.25之间。 取润滑条件下的平均摩擦系数为 = 0.105,对公制粗螺纹 力过大,则可能超过螺栓的静力强度,起到相反的效果 因 ___ __ 。L t4 J.. l__2O 24.30 36 2 些'I堡竺 罪 旺明里妥于段。 【 _l_ __ Ll 』 L :螺栓预紧力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控制 其中力矩法控 制是最简单易行,最常用的螺栓预紧力控制方法。但力矩法控制螺栓 如果螺纹为润滑条件,螺母或螺栓头为无润滑条件.取对应的平 预紧力的准确度较差,发散性很大。本文就对影响力矩法控制预紧力 均摩擦系数为 =O.105, =O.155,对公制粗螺纹,可算得不同公称 准确度的几个熏要参数进行分析讨论。 直径螺栓的螺母系数如下 々控制,是提高提高螺栓联接疲劳强度与可 K f 0.204 l0_203 f 0 2o3 l0.2o2 o_2(】2 0.20: 10.20 o 0.199()_198 o 198 0 I98 1分析计算 d 6 i 8;10 12 l4 16 I 20 24 30 36 42 48 螺栓的拧紧力矩与预紧力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2): : K 0.178 0.177【0.176 0175 0175 0.173 0.173 0.173 0172 0171 0 l71 0 I70 2 ・f—LI、 x ta n(k sec(o ̄)+ 2、・ 1 。 - ・ (2一1) … 其中,T为螺栓拧紧力矩,F。为预紧力.d 为螺纹的节园 似等于螺纹的平均直径, 为螺纹的升角, 为螺纹牙型斜角.L为螺 纹啮合段的工作高度,d 为螺母或螺栓头接触面的平均工作直径. 为螺纹接触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 螺母或螺栓头接触面上的平均摩 擦系数 通常条件F可取d =(1+1.5)d/2=1.25 d,其中d是螺栓的公称直 径. 直径.近 以上 竺 皇堡兰 墨 墨里 查 由于螺纹的升角可由下式计算 tgk=L/ dm】 则式f2—1)可简化成 T~【・_-[鲁.2 d L(、 ・_t-aIn*( a r)a+nxI…^. s.・e sce(ea(G) ̄ J)+0.625tz dJ i (2-2) 摩擦系数为两个常数时计算得到的螺母系数与螺栓公称直径 对一个给定规格的螺栓,如果摩擦系数为常数,式(2—2) ̄/9N紧 图1的关系 力与拧紧力矩成正比。 式(2—2)可以被近似表达为 分别取螺栓公称直径为MIO与M20的公制粗螺纹.当摩擦系数 T=K Fid (2-3) 变化时.可算得对应的螺母系数变化如下 其中K为螺栓联结的扭转系数.或螺母系数 如果 K为已知,螺栓预紧力可通过式(2—31得出。计算表明, O.07 O.O8 O.o9 O.10 0.11 0.13 O.15 0.18 0.2O O 22 0.25 0.30 螺栓公称直径不同,对螺母系数变化影响很小。螺母系数 主要与摩擦系数有关 K O (IO) 104 0,】】6 0,127 O.139 0.15 0.174 0.197 0231 0.255 0.278 0.313 0 37l下面我们来验证以上螺母系数的近似程度及受相关 I参数应的影响 一般在有充分润滑作用条件下,金属接触 K O20) 1O1 O.1j3 O.124 O.136 0.147 O.171 O.194 0.229 0.252 0.276 0.3lJ 0 369 表面上的摩擦系数分别在0.08—0.12之间 而在无润滑条 (..76 科技信息 0机械与电子0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2011年第25期 15,而螺栓头旋转面无润滑条 以上结果表明.螺母系数与摩擦系数基本上呈线性关系,而螺栓 润滑条件下的平均螺母系数K值约为O.公称直径改变对螺母系数影响很小。图2给出了螺栓对应螺母系数随 件下平均螺母系数K值远超过O.20。这是因为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由 于接触凸点局部冷焊作用会使摩擦系数变得很大,从而也使螺母系数 摩擦系数变化的关系曲线: K变得很大。 图3给出了不同润滑条件下加载循环次数对螺母系数变化的影 响_3J0 类似的计算结果表明.公称直径.螺纹的粗细对螺母系数K的影 响很小.而摩擦系数的变化.对螺母系数K的影响则很大。摩擦系数的 正常变化范围可能导致螺母系数产生+3O%的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螺栓联接接触面处在非润滑条件下。取K=0.2, 螺栓联接接触面处在润滑条件下.取K=0.15,则螺栓平均预紧力可 通过拧紧力矩算出 在润滑条件下.如果通过螺栓头来拧紧.则也应润滑螺栓头的接 触面 采用润滑条件下用力矩法来控制预紧力.给螺纹接触面施加润 滑剂而忘记给螺栓头接触面施加润滑剂.会使实际的螺栓平均预紧力 低于计算出的预紧力。这可能是许多实际操作中一个经常犯的错误。 而如果螺母面是拧紧旋转面.由于靠近有润滑作用的螺纹面.则可不 用施加润滑剂 由于摩擦系数 的发散性很大,相同的拧紧力矩可能得出相当不 同的螺栓预紧力 特别是当预紧力较大时.在干摩擦面上还可能在接 触面凹凸点上产生局部冷焊作用.使摩擦系数变得更大.从而使螺栓 预紧力的分布发散更大 图3螺母系数随加载循环次数的变化关系 图3所示的结果表明.只有润滑螺纹时.用螺母拧紧时螺栓联接 预紧力随加载次数变化变化很小。但用螺栓头拧紧时螺栓联接预紧力 随加载次数变化则很大 这是因为用螺母拧紧时.螺纹上的润滑油会 影响螺母接触面.而用螺栓头拧紧时.螺纹上的润滑油不会影响螺栓 头接触面.压力变大后接触面局部冷焊的作用会极大的增加接触面上 的平均摩擦系数。因此.在润滑条件下拧紧的螺栓联接。每次拆卸都要 重新加上润滑剂.用螺栓头拧紧时,还要润滑螺栓头接触面。 3小结 螺栓预紧力可以通过拧紧力矩T=K d控制。在非润滑条件下. K:O.2.润滑条件下.K:0.15。力矩法是最简单易行的螺栓联接预紧力 控制方法,但准确度较差,误差可达+3O%。在许多影响螺母系数K的 参数中.摩擦系数是主要的变数 润滑作用可以改善预紧力分布.在润 力矩法来控制预紧力的特点是方法简单,操作容易。但这种方法 滑充分的条件下预紧力分布会更均匀。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由于接触 的准确度较差.特别是在无摩擦条件下.由于接触凸点局部冷焊可能 点上的局部冷焊作用.无摩擦条件下的螺母系数变化要增大很多.所 使螺母系数K变得很大。因此,如果采用力矩法来控制螺栓联接预紧 以每次拆卸后重新拧紧前润滑螺纹能显著减少预紧力的变化 如果通 力时.最好使用润滑条件下的力矩法来控制。 过螺栓头拧紧,则螺纹与螺栓头接触面都需要润滑。l 2反复加载作用下螺母系数K的变化 【参考文献】 当螺栓联接被反复拆卸.反复加载作用会使摩擦系数产生很大改 [1]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高等教 变。在无润滑作用下由于接触凸点局部冷焊可能使摩擦系数变得很 育出版社.1989. 大。拆卸后重新润滑是控制螺栓预紧力分布,提高螺栓联接可靠性的 [2]Joseph Edward Shigley,Charles R.Mischke.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h ed,1989,McGraw—Hil1. 重要手段。以下的一组试验结果给出了不同润滑条件下反复加载作用 5t时测定的螺栓联接的螺母系数K值的变化范围: 表面润滑条件 只润滑螺纹 只润滑螺纹 润滑螺纹与螺栓头 [3]Deneen M.Taylor,Raymond F.Mo ̄risonTest.Faying Surface Lubrication Effects on Nut Factors.Proceedings of the 38th Aerospace Mechanisms Symposium, 拧紧方法 试件数 加载循 最大K值 最小K值 环数 螺母 螺栓头 螺栓头 1O 10 5 1O 10 10 0.O8 0.23 0.1O O.18 0.49 0.21 Langley Research Center,May 17-19,2006. 作者简介:郭卫凡(1957~),男,河北景县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学院 机械系,现任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及工艺 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以上结果表明,最大与最小螺母系数K值变化范围超过一倍。但 [责任编辑:王爽] (上接第45页)参考了有关计算机死机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的大 量资料,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以上软、硬件两方面常见的死机原因及 【参考文献】 解决的方法.这样,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如遇到上述的死机性故 [1]杨威微型计算机死机性故障分析. 微机死机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障时就不会感到措手无策了。但是.计算机软硬件两方面的死机故障 [2]李关明.还有很多,我们还需不断的加强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新.使自 己能与时代同步。l [责任编辑:王静]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