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沁园春雪 实验中学“361”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案 主备人 宿恒山 审核人 使用人 评 价 九年级第____单元____课 时 间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的宏大气魄。 学习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学习难点 一、导入新课: 1、 查找资料,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同志亲赴重庆与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自学感悟: 1、 介绍: 2、自读课文一遍,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正音或解释 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 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3、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归纳出来。 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下阙:)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三、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一)、解题并整体感知:《沁园春 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这是一首充满豪情的抒情诗。雪在词中,已不再是陪衬物,不再是一种逆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咏的对象。置身于描绘的冰雪世界,你不但毫无寒冷之意,而且会油然而生壮美之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冰雪世界是“活的”,而且有着红日的照耀,“妖娆”、“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要求看课本上的彩图或放幻灯片)站在历史的高度,抒发了无产阶级领袖主宰历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 (二)、学生听录音跟读,小组展示 (三)、学习词的上阙,指名学生朗读,
导学思路: 明确: 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1
1、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四)、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 1、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明确: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五)学生再读两遍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文章小结: 这首词热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词的画面妖娆雄伟,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颇能代表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之作。 五、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