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清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双清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来源:华拓科技网
双清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2017江苏卷】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2. 链状有机物M(分子式为C4H6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N(分子式为C4H8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 A.若M属于羧酸类有机物,则M的结构有3种B.若M属于酯类有机物,则M的结构有4种

C.若M属于羧酸类有机物,则M的加成产物N的结构有2种D.若M属于酯类有机物,则M的加成产物N的结构有4种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B. C. D.

4. 下列对反应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2H2O(g) △H =-0.3 kJ·mol-1

B.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 =-2a kJ·mol-1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l) =2H2(g)+O2(g) △H =+571.6 kJ·mol-1

D.HCl和NaOH反应中和热△H =-57.3 kJ·mol-1,则CH3COOH和NaOH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5.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

A.甲烷的燃烧热△H =-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

第 1 页,共 8 页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l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6. 【2017新课标3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7.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Cl-、SO42-、HCO3-、Na+、K+、Mg2+,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为了确认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OH)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88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关于原溶液组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SO42-、HCO3-、Mg2+,至少存在Na+、K+中的一种B.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l-,可向溶液中加入酸化的银溶液C.c(HCO3-)=0.05mol/L D.4.88g沉淀中含有3种成分

8.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于验证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产物中含有CO2

C. D.

用于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用于制备蒸馏水

9. 由物质a为原料,制备物质d (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第 2 页,共 8 页

关于以上有机物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a的分子式为C5H6

B.物质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C.物质c与物质d互为同分异构体D.物质d的一氯代物有2种

1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3H6和C4H8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甲烷的二氯代物(CH2Cl2)有2种同分异构体

C.用碳酸钠溶液可一次性鉴别乙酸、苯和乙醇三种无色液体D.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11.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不为0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1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半透膜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D.用滤纸能分离胶体和溶液

13.根据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试样

产生银镜 结论:该试样是醛类

最终的沉淀不是白色;结论:该卤代烃中不含氯原子

B.某卤代烃试样

成;结论: 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C.往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且加热一段时间,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蚀液再加热。发现没有红色沉淀生D.将溴乙烷和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得到的气体先通入水中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溶褪色,说明发生消去反应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B.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C.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振荡,若没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

第 3 页,共 8 页

D.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程度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出现蓝色说明没有水解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c(NH4+)/c(Cl-)的值一定减小

B.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弱酸HA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HA) > pH(盐酸)C.已知25℃时,HA的Ka=6.25×10—5,当pH为5.0时,HA溶液中

cHAcA = 0.16

D.某二元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必然存在:c(H+)+c(A2—)=c(OH—)+c(H2A)1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A. B. C. D.

A. pH=7的溶液

17.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C. c(H+)=c(OH-)的溶液 18.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1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中:Cl-、Mg2+、Fe3+、SCN-

B.1.0 mol·L-1的NaNO3溶液中:Fe2+、K+、H+、SO42﹣C.在强碱性环境中:AlO、CO、Na+、K+

D.0.1 mol·L-1明矾溶液中:NH、AlO、HCO、Na+

20.一种新型的“锂-呼吸CO2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B. c(H+)=1.0×10-7mol·L-1的溶液

D. 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A.该装置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第 4 页,共 8 页

B.利用该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O2 + 2e- = C2O42-D.每生成10.2g Li2C2O4,有0.2mol Li+从正极迁移至负极

二、填空题

21.镍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某矿渣的主要成分是NiFe2O4(铁酸镍)、NiO、FeO、CaO、SiO2等,以下是从该矿渣中回收NiSO4的工艺路线:

(NH4)2SO4矿渣研磨600℃焙烧95℃热水浸泡浸渣浸出液NaF除钙废渣萃取剂无机相萃取有机相(再生后循环利用)…NiSO4已知:(NH4)2SO4在350℃以上会分解生成NH3和H2SO4。NiFe2O4在焙烧过程中生成NiSO4、Fe2(SO4)3。锡(Sn)位于第五周期第ⅣA族。

(1)焙烧前将矿渣与(NH4)2SO4混合研磨,混合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浸泡”过程中Fe2(S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浸渣”的成分除Fe2O3、FeO3生成FeO(OH)(OH)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保证产品纯度,要检测“浸出液”的总铁量:取一定体积的浸出液,用盐酸酸化后,加入SnCl2将Fe3+还原为Fe2+,所需SnCl2的物质的量不少于Fe3+物质的量的________倍;除去过量的SnCl2后,再用酸性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Fe2+,还原产物为Cr3+,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浸出液”中c(Ca2+) = 1.0×10-3mol·L-1,当除钙率达到99%时,溶液中c(F-) = ________ mol·L-

1。[已知

Ksp (CaF2)=4.0×10-11]

(5)本工艺中,萃取剂与溶液的体积比(V0/VA)对溶液中Ni2+、Fe2+的萃取率影响如图所示,V0/VA的最佳取值是________。

2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

第 5 页,共 8 页

(1)装置A中两个玻璃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多余的氯气可用F装置来吸收,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湿润有色布条;______________;(可供选择的用品有:无水氯化钙、碱石灰、浓硫酸)和干燥的有色布条。

(6)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橙色,说明氯气的氧化性___________溴单质。(填“大于”或“小于”)23.化合物F是一种最新合成的溶瘤药物,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⑴D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⑵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⑶B的分子式为________。⑷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⑸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

24.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X,发生反应:pX(g) (g)+Z(g),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Y

第 6 页,共 8 页

X(g)

ⅠⅡⅢ

回答下列问题:

387387T

0.200.400.20

Y(g)0.0800.1600.090

Z(g)0.0800.1600.090

(1)若容器Ⅰ中反应经10min达到平衡,则前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v(Y)=___________。容器Ⅰ和容器Ⅱ中起始时X的反应速率v(X)Ⅰ___________v(X)Ⅱ(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已知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T___________387(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3)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计量数p的取值为___________,容器Ⅱ中X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0.1molX、0.15molY和0.10molZ,则反应将向___________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共 8 页

双清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

一、选择题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C11B

2B12D

3C13D

4C14D

5C15D

6A16C

7B17C

8C18C

9B19C

10C20D

二、填空题

(1)2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2)Fe3++2H2O

FeO(OH)↓+3H+,SiO2、CaSO4;

2Cr3++6Fe3++7H2O;(4)2.0×10-3;(5)0.25。

(3)0.5,Cr2O72-+6Fe2++14H+

22.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发现B中有气泡冒出,则说明A气密性良好 Cl2+2NaOH=NaCl+NaCl+ H2O 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气体 无水氯化钙 大于

23.溴原子 取代反应 C15H22O 24. 2

(1). 0.0040mol/(L·min)

(7). 正

(2). 小于

4

(3). 小于

(4). 相对于容器Ⅰ,容器Ⅲ平衡

(5).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降低温度(或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温度降低)

(6). 80%

(8). 根据容器Ⅰ中数据可计算得到387℃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

= 1.5<4,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第 8 页,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