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陕西医学杂志2008年6月第37卷第6期
胃癌组织中AgNOR定量分析与PCNA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黑龙江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齐齐哈尔161006) 庄 敏 荣 玮
摘 要 目的:了解AgNOR定量分析与PCNA基因表达在评判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80例胃癌石蜡标本用HE染色,分别进行AgNOR染色及S2P免疫组化方法染色。应用MPILAS2500多媒体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AgNOR定量分析和光镜下观察PCNA阳性表达结果。结果:AgNOR含量在进展期组与早期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生存时间≤3年组与生存时间≥3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AgNOR定量分析与PCNA基因表达是胃癌较强的预后指标。联合检测定性、定量指标并综合分析能更加有效地评判病人预后。 主题词 胃肿瘤 预后 @AgNOR
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AgNORquantitativeanalysisand
PCNAgeneexpressioningastriccancer
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QiqihaerMedicalCollage
(Qiqihaer161006) ZhuangMin RongWei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thesignificanceofAgNORquantitativeanalysisandPCNAgene
Then,theywereobservedunderoptical
expressin.judgingtheprognosisofgastriccancer.Methods:Paraffinslidesof80casesofstomachcancerwerestainedwithHE,AgNORandimmunochemicalS2Pmethods.
microscopyandwerequantitativeanalysiswiththeMPILAS2500colorpathologypictureanalysissystem.Results:Therewassignificancedifference(P<0.01)betweendevelopingperiodandearlystageinAgNORcontent.
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
0.01)betweenlifetime≤3yearsandlifetime≥3years.
Conclusion:AgNORquantitativeanalysisandPC2NAgeneexpressarethestrongprognosisindicators.Combinedexaminationofqualitative,quantitativeandcomprehensiyeanalysiswouldjudgemoreeffectivelytheprognosis.
KEYWORDS Stomachneoplasms Prognosis @AgNOR
AgNOR做为一项定量指标广泛应用于肿瘤研
究,而PCNA指数常作为肿瘤增殖程度指标[1]。我们将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同时进行检测,以了解其对胃癌预后的评判价值,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1)材料:本院临床资料完整、随访确切的80例胃癌石蜡标本。其中早期胃癌16例,进展期胃癌例;术后生存时间≤3年者58例,生存时间>3年22例;有淋巴结转移者62例,无淋巴结转移者18例。(2)仪器:OLYMPUSBH22型摄影生物显微镜;彩色CHARGECOUPLEDDEVICE摄像机;MPILAS2500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IBM电脑;EPSONSTYULUSCOLOG型彩色喷墨打印机。(3)试剂:PCNA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S2P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PBS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4)染色:石蜡切片3~4Λm按常规脱蜡后,用去离子水洗数次。用酸化液酸化5~7min,去离子水洗数次。将2%明胶甲酸和50%银按1∶2混合,将混合液滴加于切片上,染10~60min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数次。在
50%硫代硫酸钠液内定影1~2min,去离子水洗数次,
脱水、透明、封固。
2 结果判定 (1)AgNOR定量分析:AgNOR染色后细胞浆不着色,核染淡黄色,核膜清晰,AgNOR呈境界消楚的黑褐色颗粒。遵照AgNOR研究工作方案[2],应用MPILAS2500多媒休彩色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利用鼠标画出100个或以上边界清楚的癌细胞核,自动测定和计算出平均核面积。然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偶合得出上述所测细胞核的AgNOR颗粒,并将其直径大小区分为直径<2.5Λm(按1个颗粒计算);直径2.5~5Λm(按5个颗粒计算);直径5~10Λm(按15个颗粒计算),直径≥10Λm者(按15个颗粒计算),得出颗粒的总面积,平均每核颗粒数及平均每个AgNOR颗粒的面积。(2)PCNA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黄至棕黄色颗粒,以着色细胞数>10%为阳性标准。
3 结 果 AgNOR定量分析结果见表1,
PCNA阳性表达结果见表2。
讨 论
AgNOR是与RNA相关的酸性非组蛋白,其生化
陕西医学杂志2008年6月第37卷第6期
表1 80例胃癌AgNOR定量分析结果
组 别进展期 早期 生存时间≤3年生存时间>3年有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
n1658226218
677
平均每核颗粒数
10.2±1.328.8±010.4±0.97△9.0±0.829.8±0.799.6±0.70
平均每核颗粒面积
16.1±0.62315.1±0.6316.1±0.65△15.2±0.5115.8±1.6116.5±0.72
平均核面积
69.1±1.2667.6±1.0668.9±1.04△66.9±1.5968.6±1.3468.0±1.72
平均每个颗粒面积
3.1±0.3132.70±0.253.25±0.45△2.66±0.313.01±0.362.68±0.30
注:3与早期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生存 时间>3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表2 80例胃癌PCNA阳性表达结果
组 别例数
进展期
早期
16637.5
生存时
585187.93
生存时
22940.9
有淋巴无淋巴
625080.6
181055.6
作为一种原位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指标,其阳性表达率
增高与肿瘤分级、分期和预后有一定关系。本研究表明:PCNA阳性表达率增高在进展期组、生存时间≤3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说明胃癌浸润进展的速度加快,PCNA表达增高,生存时间缩短。因此PCNA阳性表达率能够评判胃癌的预后。而AgNOR定量分析、PCNA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对照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说明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密切关系。同时AgNOR量的变化与PCNA阳性表达率的变化在胃癌中有相对应关系,说明两者在评判胃癌的预后是一致的,说明联合检测并综合分析,能够客观地评判病人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高社干,王立东,冯笑山,等.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的
间≤3年间>3年结转移结转移PCNA阳性54
阳性率(%)84△
注:△与早期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与生存时间 >3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性质rDNA转录蛋白质或是RNA聚合酶I的亚单位起保证rRNA链伸展的作用,对核蛋白体的形成及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至关重要[3]。其数量的多少可直接反应出细胞增殖程度。可以用于多种组织良、恶性病变鉴别和判断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与预后的定量指标[4]。本研究分析了平均每核颗粒数、平均每核颗粒面积、平均核面积、平均每个颗粒面积四项定量指标。进展期组、生存时间≤3年在4项指标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表明AgNOR数量增多与胃癌细胞的增生、浸润进展和生存期缩短有关。说明通过AgNOR含量变化可判断胃癌的预后。
PCN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核中,分子量36kD的非组蛋白,是DNA聚合酶的辅助蛋白,它在静止期细胞含量很少,或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表达。因此PCNA
组织化学染色分类及p53和PCNA研究.陕西医学杂志,
2006,35(10):1244.
[2] 许良中.关于AgNOR研究:工作的标准化方案.肿瘤,
1993,13(4):162.
[3] 吕韶敏,孟 婷,刘 娟,等.胃癌患者血浆DNAp53基因
突变的检测.陕西医学杂志,2007,36(6):7352736.
[4] 周丁华.肿瘤增殖动力学研究和方法学.国外医学肿瘤分
册,1995,22(3):136.(收稿:20082102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粗大胆囊管的处理体会
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普外二科(西安710054) 高校奇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粗大胆囊管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1例胆囊管粗大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管直径0.4~0.6cm27例、直径0.
6~0.8cm14例、0.8~1.0cm27例、>1.0cm3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分别采用梯形施夹法(8例),大号钛夹法(17例),胆囊管结扎后施夹法(21例),胆囊管结扎法(5例)等4种方法处理胆囊管,21例置放腹腔引流管。结果:50例无并发症发生,1例并发胆瘘,经引流后痊愈。结论:腹腔镜术中对粗大胆囊管应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可安全顺利完成LC。如镜下结扎技术熟练,先扎后夹法与结扎法可适用于各种情况。 主题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胆囊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展20年来,其技术不
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取代传统手术成为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