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

来源:华拓科技网
绵阳市高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两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Na 23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4B或5B铅笔准确涂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将第Ⅱ卷答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4B或5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

1. 在下列实验装置①号试管中加入14C氨基酸一段时间后,按图示方法步骤进行处理。其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鸡的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也会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最终可导致细胞破裂

B.14C氨基酸进入鸡的红细胞内

的方式与小麦根尖表皮细胞吸收K+的方式相同

14

C.图中步骤③所得到的沉淀物中含有细胞核,其细胞核中也可以检测到有C D.除去细菌或蓝藻的细胞壁后按上图同样的方法步骤处理,结果得不到核糖体

2. 将某植物幼苗培养在适宜浓度的完全营养液中,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3天后测定发现Ca2+浓度未变,说明植物吸收水和Ca2+的过程相同 B.该植物的叶片在衰老脱落前后,叶片中氮的含量无明显降低 C.培养一段时间后,该植物幼苗生长越来越差,甚至会萎蔫死亡 D.若该植物是大豆,则能将空气中的N2通过生物固氮形成NH3 3. 食虫植物猪笼草的分泌液能将昆虫消化作为自己的养料来源。下列有关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的实验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A.实验组和对照组加入猪笼草的分泌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和清水 B.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等量的猪笼草的分泌液和清水,再加入双缩脲试剂 C.实验结果是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实验组紫色反应逐渐消失,对照组无颜色变化 D.实验原理是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和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作用可产生紫色反应 4.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正常人体内部分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完成图中①⑤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完成②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

B.人在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主要通过④⑤过程产生ATP直接供能 C.图中⑨过程所示的转氨基作用所形成的氨基酸,不可能是必需氨基酸

D.糖尿病患者体内的①④⑧⑨过程都不能正常完成

5.下面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主要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B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的两种激素

C.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脂肪大量转化成葡萄糖

D.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

6. 对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下列

认识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与液氯净水的原理相同 B.冬季形成的大雾属于气溶胶

C.镀层破损后,镀铜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D.太阳能电池要用到高纯硅,其中硅的作用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7.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60 g二氧化硅与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均为4NA

B.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含NA个氧原子时,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 C.4 g重水(D2O)中所含中子数为2NA

D.含0.1 mol FeCl3的溶液中阳离子个数为0.1NA 8. 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2-

A.在AlCl3溶液中:K、Na、SiO3 、SO4

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Na+、NH+4、Fe2+、NO-3

-14 2+--+

C.在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mol/L的溶液中:Ca、HCO3、Cl、Na

c(H+)-8 ++2-2-D.在的溶液中:Na、K、S、SO3 -=10c(OH)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分子晶体中的每个分子内都一定含有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不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

D.虽然M(H2S)>M(H2O),但H2O的沸点比H2S高,这是因为水分子内存在氢键

10. 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Y同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 和Z-,Y2+和Z- 具

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B.Y、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很低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Y)>r(X)>r(Z) D.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X>Y

11. 常温下,下列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 mol/L氨水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

+-

c(Cl-)>c(NH+4)>c(H)>c(OH)

B.0.01 mol/L HCl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

c(Cl-)>c(NH+4)>c(OH)>c(H)

C.0.1 mol/L CH3COOH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混合后使pH=7

c(CH3COO-)=c(Na+)>c(H+)=c(OH-)

D.0.1 mol/L CH3COOH溶液和0.1 mol/L 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2c(OH-)=c(CH3COOH)+2c(H+)

12.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xC(g),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随反

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关于图乙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n(C)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T1 p2 p3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

T1 p1

C.p3<p4,y轴表示C的体积分数 p4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

t/min

质量 甲 乙 T/℃

13. 已知还原性:Fe2+>Br->Cl-,在FeCl2、FeBr2的混合溶液中,Cl-、Br- 两种离子的物

--

质的量之比为1:2,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使溶液中Cl 与Br 的个数比为8: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Fe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4:3 D.2:3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

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一半分数,有选错的得0分) 14. 我国探月工程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并取得重大成果。科学家们探明月球表面:①没有空

气;②没有磁场;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忽略其它星球对月球的影响,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铁球,则 A.两球都下落,且铁球先落地 B.两球都下落,并同时落地

C.氢气球加速上升,铁球加速下落 D.氢气球处于失重状态,铁球处于超重状态 15. 如图所示,物块静止在斜面上,沿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方向对物块施加作用力F,物块仍然

静止在斜面上。力F作用后与作用前相比 F A. 物块所受合外力变大 B.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不变

C.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方向不同 D.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16. 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同的物体B以速度v0向A运动,与弹簧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B和轻质弹簧组成的系统

v0 A. 机械能总量不断变化 B. 动能总量不断变化

C. 先向右运动后向左运动 D. 动量总量不断变化 B 17.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力F分别按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t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水平向右为正)。已知物体在t = 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2 s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FFF F mgmgmgmg F 1 1 1 1 m Fmg O 1 2 t / s O 1 2 t / s O 1 2 t / s O 1 2 t / s

-1 -1 -1 -1

甲 乙 丙 丁

A.v1 B.v 2 C.v 3 D.v 4

18. 两颗卫星A、B均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为TA、TB,已知TA>TB,则两颗卫星

A.从相距最近到第一次相距最远,所用时间tB.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A:aBC.半径之比为rA:rB32TA3:TB22TB323:TAT2 p2

y TATB

2(TATB)

13TA1:TB3D.运行速度大小之比为A:B

19. 一辆汽车,以额定功率沿倾角不变的斜坡向下匀速行驶,速度为v 1;现让该车沿该斜坡

从静止开始向上匀加速行驶,达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 2,以后保持额定功率行驶,最终速度为v 3,斜坡足够长,汽车所受阻力大小在向上和向下行驶时相同,则

A.v1>v 2>v 3 B.v 1<v 2<v 3

C.在向上匀加速行驶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汽车动能变化相等 D.在向上匀加速行驶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汽车动量变化相同

20.在光滑斜面上,一个物块从静止开始自由滑动,经过一小段时间后,从某时刻t1到时刻t2

作用一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在物块上,在这段时间内物块做直线运动,已知物块在时刻t1的速度与时刻t2的速度大小相等,则

A.在时刻t1和时刻t2,物块的重力势能可能相等 B.在时刻t1和时刻t2,物块的动量一定相同 C.从时刻t1到时刻t2,F对物块可能做负功 D.从时刻t1到时刻t2,物块机械能守恒

21. 一位同学玩投掷飞镖游戏时,将飞镖水平抛出后击中目标。当飞镖在飞行过程中速度平

行于抛出点与目标的连线时,大小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已知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飞镖

2tanA.初速度0cos B.飞行时间t

gC.飞行的水平距离x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蓝、黑色)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2.(17分)

1. 在“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

(1)测量弹簧的总长度,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

A.刻度尺 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

(2)实验得到下表,若g = 10 m/s2,弹簧总长x为自变量,各物理量均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弹簧弹力F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

弹簧总长度x/cm 钩码质量m/g 20.00 500 25.00 1000 30.00 1500 35.00 2000 2sin2g22tan2 D.飞行的竖直距离y

g2. 如下左图,是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要求用该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g。

1 2 3 4

s1

s2

s3

(1)由于木板不光滑,需要平衡摩擦力,其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 (2)要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提供的电源有:(A)工作电压为4V~6V的交流电源;(B)工作电压为4V~6V的直流电源;(C)工作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源。电源应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

按正确操作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上右图所示,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用s1、s2、s3和T表示)。

(3)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步和 (2) 中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3.(16分)质量是65 kg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所系的弹性安全带的保护

作用,最后使工人悬挂在空中。已知弹性安全带无拉力伸直时长3.2 m。工人下跌时安全带缓冲时间为1.3 s,求安全带对工人的平均冲力的大小?( g = 10 m/s2)

24.(19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段不光滑的斜直轨道与光滑的圆形轨道相切,切点P与圆心O的连线与

A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60°,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

h 圆形轨道运动,A点相对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7R。物

O 块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与轨道间的压力大小为3mg。

R θ 求物块与斜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P 25.(2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3的平板车C放在光

滑水平面上,车上放有A、B两小滑块,质量分别是m1、m2,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同时分别给A、B一个冲量使它们都获得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 0开始相向运动,A、B恰好不相碰。已知m1=10 kg,m2=2 kg,m3=6

2

kg, μ1=0.1,μ2=0.2, v0=9 m / s。g取10 m /s。v0 v0 求:

A B (1) A、B都在平板车上不滑动时,C的速度大

C 小v c=?

(2)开始运动前,A、B之间的距离s=?

26.(14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形成的阳离子是一个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E与C是同主族元素。C、D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甲,甲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B、C、D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乙,乙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显碱性。请回答:

(1)化合物甲的电子式为 ;乙的化学式有很多种,其中无机物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 。

(2)气体A2、C2和A、C、D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燃料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总反应得到1.8 g产物时,流经外电路某一横截面的电子数为 。

(3)A、B能形成无数种化合物,其中密度最小的气态化合物燃烧热为0.3 kJ/mol,则该化合物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都由A、C、D、E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可以相互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 27.(12分)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

2A(g)+B(g)4C(g)+D(?)

4 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0.4 mol/L,D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1)4 min内,用B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的转化率为 。 (2)若D是气体,升高温度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吸热”)

(3)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2 mol A、1 mol B,达到新平衡后C的浓度 0.8 mol/L(填“>”、“<”、“=”)。

(4)若D是固体,按不同配比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0.4 mol/L。

①如果从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②如果加入0.2 mol A、0.1 mol B,则C和D起始物质的量分别应满足 。 28.(1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示装置进行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 (1)X、Y均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质溶液为500 mL Cu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当电解质溶液中的Cu2+ 全部析出时断开电源,Y电极有280 mL(标准状况)无色气体生成(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① X与电源的 极相连,写出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 电解后溶液的pH= ;③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 (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

(2)用该装置精炼粗铜,电解质溶液仍为CuSO4溶液。①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X电极是用

制成的;② 粗铜中含有Zn、Fe、Ni、Ag、Au等杂质,其中有些杂质会在电极上放电,列举其中一个电极反应式: ,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 。

(3)X、Y均用铜作电极,电解质溶液为 NaOH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阳极附近不是生成蓝色沉淀,而是生成红色沉淀,经过查阅资料,得知该红色沉淀是Cu2O。写出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16分)某同学用a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 (1)称取W g草酸晶体,配成250.00 mL水溶液。

① 在上述过程中必须用到的2种定量仪器是 和 。

② 配制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 —→转移—→ —→定容—→摇匀。 (2)量取配得的25.00 mL草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用a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用去V mL。

① 量取25.00 mL草酸溶液的仪器是 。

-+2+

② 配平离子方程式:□MnO4+□H2C2O4+□H—→□Mn+□CO2↑+□H2O

③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3)由以上数据可得 x= 。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有 。

A. 称取W g草酸晶体时,将草酸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 B.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C. 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刻度

D. 盛KMnO4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30. (22分)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Ⅰ、Ⅱ两个问题: ③ ② ① 图1: 某组织细胞 甲 乙 试管苗或细胞系

⑤ ⑥ 图2:

Ⅰ(10分)番茄—马铃薯新植物体的培育

(1)用番茄和马铃薯的体细胞通过图2的方法得到杂种细胞,该技术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的过程。得到的杂种细胞要用图1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培育,才能获得番茄—马铃薯杂种新植株。

(2)在图1的②和③所示培养过程中,与①过程相比所不同的必需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由甲形成试管苗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图1过程培养得到试管苗所用的培养基,与无土栽培技术所用的营养液在成分上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必需要有适宜浓度和一定比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将A或B放入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用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2分)用小家鼠的骨髓瘤细胞和脾脏中的效应B细胞为材料制备单克隆抗体

(1)利用图2方法得到杂交瘤细胞的⑤过程中,常采用不同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诱导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__作诱导剂,不同细胞能够融合的原因是 。

(2)杂交瘤细胞合成并分泌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其合成的场所是 ;高尔基体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杂交瘤细胞合成并分泌单克隆抗体的全过程可以说明 。 (4)用小家鼠骨髓瘤细胞(体细胞中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进行细胞培养,取细胞系的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可以清楚记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时期是____________。请在所给坐标图中绘出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体上的DNA数目的柱形图。 31.(20分)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

校生物小组用相同的方法、相同的装置对甲、乙两种植物(其中一种是C4植物)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测得的O2释放量(mL)如下表:

灯泡(瓦.W) 20 (W) 0.1% 3.4 甲植物 0.03% 2.3 CO2浓度 0.1% 2.6 乙植物 0.03% 1.8 50 (W) 16.0 11.2 9.1 8.4 75 (W) 100 (W) 200 (W) 300 (W) 28.2 40.5 56.5 56.5 19.8 27.6 27.5 27.6 19.5 55.7 75.6 102.6 18.9 54.2 75.2 101.8 请你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无关变量,特别是温度要保持恒定且适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照下,植物释放O2的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其间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的结果所形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乙是C4植物,其叶片结构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_____________的两圈细胞,其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是 。

(4)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提高甲、乙两种植物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 (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当灯泡为100W、 CO2浓度为0.03%时,甲植物和乙植物O2

释放量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CO2浓度提高到0.5%时,你认为对提高______________植物的O2释放量更有利。

(6)如果以上表为依据,绘出在两种不同CO2浓度时,甲植物O2释放量(mL)与光照强度(灯泡.W)的关系曲线图,两条曲线与横坐标为同一个交点吗?_________(是或不是) ,交点所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绵阳市高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13题,每题6分。 1.D

2.C

3.D

4.B

5.A

6.B 7.C 8.D 9.C 10.C 11.B 12. A 13.A 二、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

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B

15.D

16.B

17.A

18.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2.I(1)A (2分);(2)F100(x0.15)(2分);

II(1)垫高长木板左端,直至小车在长板上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2分);

ssss2s2s1s22s1(2)A(2分),3221或3或 (2分); 222TTT(3)小车的质量m1,砂和小桶的质量m2(共4分,m1和m2各2分);

23.解:设工人自由下落结束刚将安全带拉直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

(m1m2)a(3分)。 m219.D 20.AC 21.AC

22gL „„„„„„(5分)

v=8 m / s

在安全带缓冲作用的过程中,工人受到重力mg和安全带给的冲力F,由动量定理得 (mg-F)t = 0—mv „„„„„„(8分)

tF =1050 N „„„„„„(3分)

24.设A与P之间的距离为L,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

受轨道压力为N,则

hLsinRRcos „„„„„„(4分)

„„„„„„(4分) RWmgLcos „„„„„„(4分) mgNmmgh1m2W2mgR „„„„„„(4分) 263 „„„„„„(3分) 13所以Fmgm2解得μ=

25.解:以向左为正方向。

(1) A、B、C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A、B都不滑动时,三者共速向右,则

m1v0-m2v0=(m1+m2+m3)vc „„„„„„(3分) vc=4 m / s „„„„„„(1分)

(2) 设A、B、C在相对滑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则

a1=-μ1g=-1 m /s2 „„„„„„(1分) a2=μ2g=2 m /s2 „„„„„„(1分) a3=

1m1g2m2gm3=1 m /s2 „„„„„„(1分)

假设A、B与C共速前一直与C相对滑动,设需要的时间分别为tA和tB,则

tAtB0ca15s 6.5s

0ca2由于tB>tA,所以A先停止滑动。 „„„„„„(2分)

设A从开始到停止滑动经过的时间为t,A刚停止滑动时,A和C的速度都为v1,B的速度为v2,则

对C有:v1=a3t „„„„„„(1分) 对A有:v1=v0-a1t „„„„„„(1分) 解得t=4.5 s

v1=4.5 m / s „„„„„„(1分)

设停止滑动以后A和C的加速度都为a4,方向向左,则

a4=2m2gm1m3=- 0.25 m /s2 „„„„„„(1分)

设A从开始运动到停止滑动通过的距离是s1,B从开始运动到停止滑动通过的距离是s2,

A停止滑动后到B停止滑动,A和C通过的距离是s3,则

220对A有:2a1s11 „„„„„„(1分) 220对B有:2a2s2c „„„„„„(1分) 221对A和C有:2a4s3c „„„„„„(1分)

解得s1=30.375 m,s2=-16.25 m,s3=8.5 m

s=s1 -s2+s3 „„„„„„(2分)

s=55.125 m „„„„„„(2分)

(评分标准说明:根据动量守恒求得vc给4分;求四个加速度各1分,共4分;判断A先停止滑动,给2分;求得v1给3分;求得s1、s2、s3各1分,共3分;最后结果4分。不同方法解答,对照该标准给分)

26.(共14分,每空2分)

‥‥× 2- +

(1)Na+ [·Na NaHCO3 CH3ONa ×O∶O·]

‥‥

(2)O2+2H2O+4e===4OH 1.204×10(或0.2NA)

(3)CH4(g)+2O2(g)===CO2(g)+2H2O(l);∆H=-0.3 kJ · mol-1 (4)H++HSO-3===SO2↑+H2O

27.(共12分,每空2分)

(1)0.025 mol·L·min 20% (2)放热 (3)< (4)① n(D)>0.8 mol ② n(C)=3.6 mol,n(D)>0.7 mol

28.(共18分,每空2分)

电解

(1)① 负 2Cu2++2H2O====2Cu+O2↑+4H+ ② 1 ③ CuO或CuCO3 (2)① 粗铜 ② Zn-2e-===Zn2+(或用Fe、Ni书写) Ag、Au 电解

(3)2Cu+2OH--2e-===Cu2O+H2O 2Cu+H2O====Cu2O+H2↑

29.(共16分)

(1)① 天平(1分) 250 mL容量瓶(1分) ② 溶解(1分) 洗涤(1分) (2)① 25 mL酸式滴定管(或 25 mL移液管)(1分) ② 2, 5, 6, 2, 10, 8(2分)

③ 滴入1滴KMnO4溶液, 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保持半分钟不褪色(2分)

(3)

20W

-5(4分) (4)CD(3分) 9aV-1

-1

23

30. (22分)

Ⅰ (10分)

(1)原生质体(1分) 植物组织培养(1分) (2)光照(2分) 和分化(2分) (3)有机物和植物激素 (2分)

(4)其体积先变小(1分),然后又恢复原状,并逐渐变大甚至胀破(1分)。(共2分)

Ⅱ(12分)

(1) 灭活的(仙台)病毒(1分)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分) (2)附着在内质网膜上的核糖体(2分=1+1) 加工和分泌(2分) (3)在活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细胞的各个部分(结构)是相互联系的。

(2分=1+1)

(或细胞的各个部分(结构)的功能虽然不同,但他们相互联系,分工协作,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或细胞各个部分(结构)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协调统一。下列答案只给1分: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或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结构)是相互紧密联系的。)

(4)中期 (1分) 图(3分):(坐标含义1分,图柱1分,图例1分)

31.(20分)

(1)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使结论准确、科学(2分)

(2)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2分) NADPH和ATP(2分) (3)“花环型”(1分)

细胞较大,细胞里面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叶绿体数量较多、个体较大(2分) (4) 光照强弱的控制 、 CO2的供应(2分) (5)CO2浓度、光照强度(2分) 甲(2分)

(6)不是(2分)

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3分)

绵阳市高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

答题卷

物理部分 题号 得分 22 23 24 25 物理总分 总分人 复查人 化学部分 题号 得分 26 27 28 29 生物学部分 题号 得分 得分 2.(1) 。 (2) ; 。

(3) ; 。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24.(本题共19分)

A 化学总分 总分人 复查人 30 评卷人 31 生物总分 总分人 复查人 22.(本题共17分)

1.(1) ; (2) 。

评卷人 23.(本题共16分)

O R θ P h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26.(共14分)

评卷人 25.(本题共20分)

v0

A C v0

B (1) ; , 。 (2) , 。 (3) 。 (4) 。 得分 评卷人 27.(共12分) (1) , 。(2) 。(3) 。

(4)① 。② 。 得分 评卷人 28.(共18分)

(1)① , ;

② pH= ;③ 。

(2)① ;② , 。 (3) , 。 得分 评卷人 29.(共16分)

(1)① 和 。 ② , 。 (2)① 。

③ 。 (3)x= 。(4) 。 得分 Ⅰ(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 (3) 。 (4)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31.(本题共20分)

评卷人 30.(本题共2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