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维cad

三维cad

来源:华拓科技网
AutoCAD三维技巧之二 立体漏斗的画法 2009-03-28 20:47 作者:朱铮南

(本文发表在《软件报》2009年第47期)

本文要点:圆锥体的画法,并集、剖切、抽壳等编辑技巧。

第一步,在AutoCAD2007中操作菜单“绘图”→“建模”→“圆柱体”,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椭圆(E)]]:”,在模型空间任意位置点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直径(D)]:”,键入“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键入“20”并回车。

第二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0,0,0>:”,捕捉并点击刚才画的圆柱体底面的圆心,坐标原点被移动到了该处。

第三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第四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圆锥体”,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椭圆(E)]:”,键入“0,0,2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直径(D)]:”,键入“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顶面半径(T)]:”,键入“t”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次提示“指定顶面半径:”,键入“1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键入“30”并回车。 第五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圆锥体”,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椭圆(E)]:”,键入“0,0,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直径(D)]:”,键入“1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顶面半径(T)]:”,键入“t”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次提示“指定顶面半径:”,键入“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键入“50”并回车。 第六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漏斗的大致形状就显示出来了。

第七步,以2mm为半径,以漏斗嘴法线两端为圆心画两个圆,如图1。

第八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剖切”,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剖切的对象:”,在漏斗嘴轮廓线上点击鼠标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切面的起点或[平面对象(O)/曲面(S)/Z轴(Z)/视图(V)/XY/YZ/ZX/三点(3)]<三点>:”,捕捉并点击刚才画的小圆的右象限点;命令行窗口接着又提示“指定平面上的第二个点:”,捕捉并点击另一个小圆的右象限点;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在所需的侧面上指定点或[保留两个侧面(B)]<保留两个侧

面>:”,在漏斗嘴右边的那部分上点击一下,左边的那一小部分就被剖切掉了;最后将那两个小圆删去。

第九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并集”,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选中全部图形后点击右键,原先的三个图形合并成了一个。 第十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俯视”。 第十一步,操作菜单“修改”→“圆角”,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第一个对象或[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在图2指示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输入圆角半径:”,键入“2”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选择边或[链(C)/半径(R)]:”,再次在刚才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再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点选“确定”,圆角形成,圆角的半径为3。

第十二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 第十三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抽壳”,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三维实体:”,点击漏斗的轮廓线上任意位置;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删除面或[放弃(U)/添加(A)/全部(ALL)]:”,键入“all”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删除面或[放弃(U)/添加(A)/全部(ALL)]:”,键入“a”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接着提示“选择面或[放弃(U)/删除(R)/全部(ALL)]:”,依次点击图3指示的4个位置后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抽壳偏移距离:”,键入“1”并连续回车三次,漏斗的中心就被挖空,变成1mm厚的薄壳。

第十四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侧”;操作菜单“视图”→“视觉样式”→“真实”,漏斗就清楚地显示出来了,如图4。

AutoCAD三维技巧之三 画一把三维螺丝刀

2009-03-28 21:00 作者:朱铮南

(本文发表在《软件报》2009年第8期)

本文要点:用旋转方法建立三维实体,三维阵列、对齐等编辑技巧。

第一步,按照图1的尺寸画出图形,再将图形转换成面域。

第二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0,0,0>:”,捕捉并点击刚才画的面域的左上角,坐标原点被移动到了该处。

第三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第四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击面域的边线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对象(O)/X/Y/Z]<对象>:”,键入“x”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起点角度(ST)]<360>:”,直接回车,面域围绕x轴旋转成了三维实体,螺丝刀柄基本成形,如图2。

第五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右视”。 第六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圆柱体”,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椭圆(E)]:”,键入“2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直径(D)]:”,键入“1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高度或[两点(2P)/轴端点(A)]:”,键入“90”并回车,和螺丝刀柄平行的一个圆柱体就画好了。 第七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阵列”,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圆柱体接着右击鼠标;接着命令行窗口提示“输入阵列类型[矩形(R)/环形(P)]<矩形>:”,键入“p”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阵列中的项目数目:”,键入“6”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要填充的角度(+=逆时针,-=顺时针)<360>:”,直接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旋转阵列对象?[是(Y)/否(N)]:”,直接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阵列的中心点:”,键入“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旋转轴上的第二点:”,键入“0,0,90”并回车,圆柱体变成6个并且围绕螺丝刀柄排列,如图3。

第八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差集”,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从中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用鼠标在螺丝刀柄轮廓线上点击左键并接着点击右键;接下来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用鼠标依次点击6个圆柱体并接着点击右键,螺丝刀柄上的防滑槽就形成了,如图4。

第九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完成了的螺丝刀柄如图5。

第十步,按照图6尺寸在空白处画图形,并且将它转换成面域。

第十一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击面域的边线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对象(O)/X/Y/Z]<对象>:”,捕捉并点击面域的左上角;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端点:”,捕捉并点击面域的右上角;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起点角度(ST)]<360>:”,直接回车,面域围绕其上边线旋转成了螺丝刀杆的毛坯,在刀杆毛坯左圆心处画一个半径为0.4mm的小圆,如图7。

第十二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剖切”,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剖切的对象”,点选刀杆接着右击鼠标;命令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切面的起点或[平面对象(O)/曲面(S)/Z轴(Z)/视图(V)/XY/YZ/ZX/三点(3)]<三

点>:”,捕捉并点击小圆的上象限点;命令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平面上的第二个点:”,捕捉并点击图7中箭头所指的那个点;命令行窗口又提示“在所需的侧面上指定点或[保留两个侧面(B)]<保留两个侧面>:”,在刀杆下半部点击一下,刀杆上被切去一块。用同样的方法再将另一块切去,再将小圆删除,刀杆就完成了,如图8。

第十三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行窗口提示

“选择对象:”,点选刀杆并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源点:”,捕捉并点击刀杆右轴心;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第一个目标点:”,键入“0,0,0”并回车两次。刀杆就连接到了螺丝刀柄上了。 第十四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侧”;操作菜单“视图”→“视觉样式”→“三维隐藏”,完整的螺丝刀就清楚地显示出来了,如图9。

AutoCAD三维技巧之四 画一只凳子 2009-03-28 21:11 作者:朱铮南

本文要点:用拉伸方法建立三维实体,三维矩形阵列、三维镜像等编辑技巧。 第一步,操作菜单“绘图”→“矩形”,画一个边长为25mm的正方形。 第二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画好的正方形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 [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205”并回车。 第三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 →“面”,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实体对象的面:”,在正方形的下边线上靠近左下角的地方点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选项 [下一个(N)/X 轴反向(X)/Y 轴反向(Y)] <接受>:”,直接回车,坐标原点移到正方形的左下角,x轴指向右方,y轴指向上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步以后正方形已经被拉伸成一条凳子腿,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凳子腿向上的一个面。

第四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第五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阵列”,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正方形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输入阵列类型 [矩形(R)/环形(P)] <矩形>:”,直接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行数:”,键入“2”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列数:”,键入“2”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层数:”,键入“1”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行间距:”,键入“2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列间距:”,键入“175”并回车,原先的1条凳子腿变成了4条。 第六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 再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侧”,这一操作不是必须的,增加这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三维视图坐标关系。

第七步,操作菜单“绘图”→“矩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键入“5,0,-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键入“@15,-22”并回车;再一次操作菜单“绘图”→“矩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键入“5,-100,-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键入“@15,-22”并回车。见图1。

第八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上一步画好的两个矩形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 [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200”并回车,两条横撑形成了。 第九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镜像”,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上一步形成的两条横撑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镜像平面 (三点) 的第一个点或[对象(O)/最近的(L)/Z 轴(Z)/视图(V)/XY 平面(XY)/YZ 平面(YZ)/ZX 平面(ZX)/三点(3)] <三点>:”,键入“yz”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 YZ 平面上的点:”,键入“10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 <否>:”,直接回车,另一边的两条横撑也形成了,见图2。

第十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左视”。再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侧”。 第十一步,操作菜单“绘图”→“矩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键入“-5,0,-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

(R)]:”,键入“@-15,-22”并回车;再一次操作菜单“绘图”→“矩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键入“-5,-100,-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键入“@-15,-22”并回车。 第十二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上一步画好的两个矩形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 [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150”并回车,又形成了两条横撑。 第十三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镜像”,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上一步形成的两条横撑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镜像平面 (三点) 的第一个点或[对象(O)/最近的(L)/Z 轴(Z)/视图(V)/XY 平面(XY)/YZ 平面(YZ)/ZX 平面(ZX)/三点(3)] <三点>:”,键入“yz”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 YZ 平面上的点:”,键入“-125,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 <否>:”,直接回车,最后两条横撑也形成了,见图3。

第十四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俯视”。 第十五步,操作菜单“绘图”→“矩形”,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键入“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键入“@200,250”并回车。 第十六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上一步画好矩形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 [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15”并回车,凳子面就形成了。

第十七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视点预置”,在“自X轴”文本框内填入“220”,在“自XY平面”文本框内填入“15”,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操作菜单“视图”→“视觉样式”→“三维隐藏”,完整的一只凳子就清楚地显示出来了,如图4。

AutoCAD三维技巧之五 画一只三维的淋浴喷头 2009-03-28 21:30 作者:朱铮南

声明:本实例必须用2007以上版本才能完成绘制。

本文要点:用放样方法建立三维实体,多个用户坐标系的使用技巧。

第一步,按图1尺寸画图形。其中右上角的封闭图形是用来旋转形成喷头的,先将它转换成面域或封闭的连续多段线,剩下的那段直线和弧是用来生成喷头把柄的,也要先将它们转换成多段线。

第二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 →“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捕捉并点击图1中箭头所指的“my1”点。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1” ,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 →“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捕捉并点击图1中箭头所指的“my2”点。操作菜单“工具”→“新

建UCS” →“Z”,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绕 Z 轴的旋转角度:”,键入“20”并回车。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2” ,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 →“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捕捉并点击图1中箭头所指的“my3”点。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3” ,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第三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1”,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

第四步,以“0,0,0”点为圆心,画三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6、12、15。 第五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半径为6的圆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 [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35”并回车。 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拉伸的对象:”,点选半径为12的圆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 [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t”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拉伸的倾斜角度:”,键入“2”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接着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 [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30”并回车。 第六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2”,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左视”。 第七步,操作菜单“绘图”→“椭圆”→“中心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椭圆的中心点”,键入“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轴的端点:”,键入“0,22.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 [旋转(R)]:”,键入“15”并回车。 第八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放样”,命令行窗口提示“按放样次序选择横截面:”,点选刚画好的椭圆和在第四步里画好的半径为15的圆后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输入选项 [导向(G)/路径(P)/仅横截面(C)]:”,键入“p”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选择路径曲线:”,点击弧线和直线组成的多段线(在这视图里看起来像直线)。喷头的把柄就形成了,下端的截面是圆,沿着弧线和直线组成的多段线逐渐变成了椭圆。 第九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1”,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俯视”。 第十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选右上角的封闭图形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 [对象(O)/X/Y/Z]:”,捕捉并点击该图形的左上角;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轴端点:”,捕捉并点击该图形的左下角;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 [起点角度(ST)] <360>:”,直接回车,喷头的外形形成了,见图2。

第十一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差集”,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从中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在把柄下端的带斜度的圆柱体上点击一下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选择要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点击半径为6mm的圆柱体并接着右击鼠标,带斜度的圆柱体中心被挖空了。

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抽壳”,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三维实体:”,点选把柄;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删除面或 [放弃(U)/添加(A)/全部(ALL)]:”,键入“all”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删除面或 [放弃(U)/添加(A)/全部(ALL)]:”,键入“a”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下来提示“选择面或 [放弃(U)/删除(R)/全部(ALL)]:”,点击把柄的外表面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抽壳偏移距离:”,键入“7.5”并回车三次,把柄中间就被挖空了。

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抽壳”,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三维实体:”,点选喷头;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删除面或 [放弃(U)/添加(A)/全部(ALL)]:”,直接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抽壳偏移距离:”,键入“4”并回车三次,喷头也被挖空了。

第十二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并集”,依次点选喷头、把柄和把柄下端的带斜度的圆柱体后回车,三部分合并成一体。 第十三步,操作菜单“修改”→“圆角”,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点选喷头,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圆角半径:”,键入“5”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选择边或 [链(C)/半径(R)]:”,键入“c”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选择边链或 [边(E)/半径(R)]:”,在喷头和把柄的交汇线上点击一下,在此交汇处形成了圆角。

将把柄中间那根弧线和直线组成的多段线删除。至此,淋浴喷头基本完成,如图3。以后的步骤用来完成喷孔。

第十四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3”,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看到的是如图4的视图。

第十五步,以0,0为圆心,以半径0.75mm画圆。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将此圆拉伸成圆柱体,拉伸长度为-10。

第十六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俯视”。 第十七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三维阵列”,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第十五步拉伸成的圆柱体并接着右击鼠标,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阵列类型 [矩形(R)/环形(P)]:”,键入“p”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输入阵列中的项目数目:”,键入“4”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要填充的角度:”,键入“-2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旋转阵列对象? [是(Y)/否(N)]:”,键入“y”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阵列的中心点:”,键入“0,1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旋转轴上的第二点:”,键入“0,100,10”并回车,操作的结果如图5。

第十八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

第十九步,操作三次“三维阵列”,分别将圆柱体形成每圈36个、24个和12个,阵列的中心点为0,0,0,旋转轴上的第二点为0,0,10。如图6。

第二十步,操作菜单“修改”→“实体编辑”→“差集”,从喷头中将这些圆柱体减掉,喷孔就形成了。

第二十一步,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1”,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视点预置”,在“自X轴”文本框内填入“290”,在“自XY平面”文本框内填入“65”,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操作菜单“视图”→“视觉样式”→“真实”,显示的图形如图7。

AutoCAD三维技巧之六 绘制三维螺栓 2009-03-28 21:47 作者:朱铮南

(本文发表在《软件报》2010年第1期)

声明:必须用2007以上版本才能够完成本实例的绘制。 本文要点:用扫掠方法建立三维实体。

第一步,用直线工具画如图1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

第二步,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旋转的对象:”,点击刚才生成的面域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轴起点或根据以下选项之一定义轴 [对象(O)/X/Y/Z] <对象>:”,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上角,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轴端点:”,捕捉并点击面域左下角,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 [起点角度(ST)] <360>:”,直接按回车,螺栓杆的三维实体就形成了,如图2。

第三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后视”。

第四步,操作菜单“工具”→“新建UCS”→“原点”,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新原点 <0,0,0>:”,捕捉并点击圆心,坐标原点被移动到螺栓杆底面的圆心上。

操作菜单“工具”→“命名UCS”,在“命名UCS”选项卡上右击“未命名”,在快捷菜单上点选“重命名”,将其改名为“my”。在“正交UCS”选项卡上的“相对于”下拉列表里选择“my”,点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第五步,用多边形工具画一个六边形,中心为“0,0,65”,外切圆半径为“12”。点选六边形,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拉伸”,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拉伸的高度或 [方向(D)/路径(P)/倾斜角(T)]:”,键入“10”并会车。 第六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主视”,看到的图形如图3。

第七步,在空白处画一个如图4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点选这面域,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旋转”,用右面2mm长的边为旋转轴,将其旋转成实体,如图5。

第八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对象:”,点选刚才旋转成的实体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源点:”,用“捕捉到圆心”捕捉并点击图5中所示的源点,命令行窗口又接着提示“指定第一个目标点:”,键入“0,75,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次提示“指定第二个源点:”,直接回车,该实体被搬到螺栓六方体的顶上,如图6。

第九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编辑”→“差集”,命令行窗口提示

“选择要从中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点选六方体并回车,命令行窗口进一步提示“选择要减去的实体或面域„„选择对象:”,点选六方体上方的那个实体并回车,六方体上端的倒角形成。 第十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编辑”→“并集”,依次点选六方体和螺栓杆后回车,六方体和螺栓杆变成一体,如图7。

第十一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俯视”。 第十二步,操作菜单“绘图”→“螺旋”,命令行窗口提示“指定底面的中心点:”,键入“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底面半径或 [直径(D)]:”,键入“6.9176”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又提示“指定顶面半径或 [直径(D)]:”,直接回车,命令行窗口进一步提示“指定螺旋高度或 [轴端点(A)/圈数(T)/圈高(H)/扭曲(W)]:”键入“h”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再接着提示“指定圈间距:”,键入“2”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指定螺旋高度或 [轴端点(A)/圈数(T)/圈高(H)/扭曲(W)]:”,键入“38”并回车。 第十三步,操作菜单“视图”→“三维视图”→“俯视”。可以看到螺旋线画好了,如图8。

第十四步,在空白处画一个如图9的图形,并将它转换成面域。操作菜单“绘图”→“建模”→“扫掠”,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扫掠的对象:”,点选这个面域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选择扫掠路径或 [对齐(A)/基点(B)/比例(S)/扭曲(T)]:”,键入“b”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基点:”,捕捉并点击面域1.5mm长的边的中点,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选择扫掠路径或 [对

齐(A)/基点(B)/比例(S)/扭曲(T)]:”,点选螺旋线,螺纹就形成了。

第十五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操作”→“剖切”,命令行窗口提示“选择要剖切的对象:”,点选螺纹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着提示“指定 切面 的起点或 [平面对象(O)/曲面(S)/Z 轴(Z)/视图(V)/XY/YZ/ZX/三点(3)] <三点>:”,键入“z”并回车,命令行窗口又提示“指定剖面上的点:”,键入“0,0,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接下来提示“指定平面Z轴 (法向) 上的点:”,键入“0,1,0”并回车,命令行窗口最后提示“在所需的侧面上指定点或 [保留两个侧面(B)]:”,在螺纹的上部点一下,螺栓下端多余的螺纹就被切除了。 第十六步,操作菜单“修改”→“三维编辑”→“并集”,依次点选螺栓杆和螺纹后回车,螺栓杆和螺纹变成了一体。

至此,三维螺栓就绘制完成了,操作菜单“视图”→“视觉样式”→“真实”,再操作菜单“视图”→“动态观察”→“自由动态观察”,将三维螺栓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了,如图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