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南商务花园
钢
筋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常州裕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OO九年五月
钢筋制作方案
一、 适用范围
本钢筋的制作和加工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钢筋绑扎工程。 二、准备工作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认真审阅图纸,及时提出有关问题并形成记录。 2、熟悉现行规范及操作规程要求,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翻样,并绘制出大样图,注明各弯起钢筋的位置和角度。
3、根据翻样提供钢筋数量、品种、规格购置钢筋,所购钢材必须有质保书并应按规定做好复试工作,复试合格才能使用,然后钢材必须按规格、品种、批号分类堆放整齐。
4、根据工程量大小及现场情况可采用工厂或现场加工成型,钢筋加工制作场地应平整,道路畅通,水、电、消防设施齐全。
5、选择所用成型机具设备必须齐全,并符合要求,机械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施工。并选择具有一定技术素质的人员操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6、进行必须的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成型质量。 三、钢筋的加工和制作
1、根据施工图和钢筋翻样单数量制作标签,对提供的盘圆线材先进行拉伸调直。
2、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污染和铁锈等应清除干净,并尽量利用冷拉和调直工序进行除锈。
3、钢筋下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做到长短搭配,减少短头,节约钢材,断料时,长度必须准确,并不得有马蹄形和起弯等现象。
4、钢筋成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2)Ⅱ、Ⅲ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Ⅱ级钢筋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Ⅲ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3)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的直径的10倍。
(4)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形式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5、对需接长的梁、柱等钢筋宜优先采用闪光对焊,柱钢筋可现场采用电渣压力焊,也可采用套筒挤压连接和直锥螺纹套筒连接、锥螺纹套筒连接,但必须编制方案,并有专业队伍施工。
6、成型钢筋应按不同规格、级别、长度、用途分类堆放,并堆放整齐,系上所抄料牌。 四、质量要求:
1、钢筋形状正确,平面无翘曲不平现象。
2、Ⅰ级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3、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
4、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全长±10mm,弯起点位移20mm,弯起筋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3mm。 五、注意事项:
1、弯批量的钢筋应先弯样品。经验收合格后方准大量生产。 2、成型钢筋均需按要求进行验收,才能交绑扎
3、所用成型机械、成型轴与芯轴的间隙应与钢筋直径相符合。 4、钢筋切断如发现有劈裂、缩头和严重弯头等情况应切除。 5、使用机械设备必须经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确保安全。 6、成型时剩余钢筋头应随即清理,集中堆放。
钢筋绑扎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绑扎要求适用于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中的钢筋绑扎工程。 二、准备工作
1、 钢筋绑扎前应对照设计图和规范要求,核对钢筋的规格、数量、锚固长度、成型尺寸。
2、 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所用钢材的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符合要求才能进行绑扎。
3、 工具准备齐全,并划出必要的位置线和控制线,清除垃圾及杂物。 4、 对于复杂部位的钢筋,先研究钢筋的穿插就位顺序,并按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三、钢筋绑扎
1、 根据设计图纸和操作要求及钢筋翻样料单,对号入座,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和增补。
2、 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扎牢。
(2)板与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钢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4)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的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的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
(6)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d。
(7)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8)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满足:
混凝土等级 Ⅰ级钢筋 月牙纹Ⅱ级钢筋 Ⅲ级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C20 35d 45d 55d C25 高于C25 30d 25d 40d 35d 50d 45d 300mm 当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搭接长度相应增加5d;当采用螺纹钢时,直径不大于25mm时,搭接长度可减少5d。
(9)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如设计图纸另有明确规定要求,需满足设计要求。
(10)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11)当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时,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按普通混凝土搭接长度增加5d,冷拔低碳钢丝增加50mm。
(1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Ⅰ、Ⅱ级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按C20相应增加10d。
(13)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相应增加5d,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3、 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经设计单位认可同意对现浇柱中及基础交接处可作适当放宽。
(2)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且不应小于25mm。
(3) 绑扎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钢筋位置必须准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排距±5;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筋弯起点位置20。保护层:基础±10;柱、梁±5;板墙壳±3。绑扎网长宽±10;网眼尺寸±20;骨架及高±5;长±10。
四、注意事项:
1、 钢筋绑扎前应清理污物,锈斑、油污等。
2、 钢筋绑扎完成后,应认真做好自检工作,按要求不同部位垫好保护层,保护层厚度对板墙15mm,柱梁25mm,基础有垫层时35mm,无垫层时70mm。
3、 做好分项验收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如有钢筋代换需根据钢筋代换原则,并通过设计单位签
4、 字认可。
5、 对规范规定不允许采用绑扎的受力钢筋及设计中有明确规定的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
6、 对现浇整体框架梁板应按受力方向分清主次。
7、 对绑扎接头处箍筋必须加密,满足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8、 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柱,Ⅰ级抗震要求全部采用焊接接头,Ⅱ级抗震要求宜采用焊接接头,接头错开符合设计和规范对柱单面钢筋在3根以上冷接时接头必须错开,并满足要求。
9、 按安全和文明施工要求和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文明工作。
10、 单层双向板或双层双向板钢筋应根据使用钢筋直径及板厚设置一定数量搁脚,确保保护层厚度。
11、 砼浇捣过程中严禁在钢筋上踩踏,应搭设跑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