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使用钯做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白酒中的铅-论文

使用钯做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白酒中的铅-论文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5年第ll期r总第460 农产品质量安全 nongchanpinzhilianganquan 使用钯做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直接测定白酒中的铅 高文瑞,李 丹,刘亚兵,刘 正 (天津市乳品食品监测中心,天津300381) 摘要:建立使用钯做基体改进剂直接进样测定白酒中铅的方法。称取5 mL样品,用2%定容至1 0 mL,加入基体 改进剂钯上机测定,同时做回收率实验。 关键词:基体改进剂;4e;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白酒;铅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003-6997(201 5)1卜0037—02 白酒中铅的测定主要依据是《GB 5009.12—2010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该方法中铅的测定要经过较 复杂的前处理,时间长且操作复杂llI。本文以钯为基体改 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进样测定白酒中铅的含量, 的更彻底,减少原子化时对于吸收值的干扰_2- 1(见表1 o 表1石墨炉升it,ll,q. 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经过验证其结果可靠,回收率符合要 求。 l 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及试剂 2 方法 2.1试样及加标样品处理 取酒样5mL于1 mL容量瓶中,使用2%定容。 加标样品取酒样5 mL于1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AAnalyst 6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S 800自动 进样器(美国PerkinElmer公司),横向加热石墨管,铅空心阴 极灯,普析通用超纯水仪,1 000 ug/mL铅标准溶液 GBW08619(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批号14062,定值日期 2014年7月,有效期5年),测定时用1%的HNO 稀释成所 0.2 u mL铅标准溶液1 mL,使用2%定容。 2.2标准曲线的绘制 需浓度20 n咖L的使用液;t0000mg/L钯(PE公司);高 纯氩气。 1.2仪器工作参数 波长283.3 nnl,狭缝宽度0.7 BITI,灯电流10 mA,扣背景 取20ng/mL的铅标准使用液,以1%的为空白,使用自 动进器稀释为为0n mL、5 n mL、10ng/mL、15 n咖L、20n mL 的浓度系列,进样20uL,加入5uL基体改进剂,使用设定的炉 程序上机测定。 2.3样品的测定 方式塞曼扣背景,积分方式峰面积,进样量2O uL,基体改进 剂5 uL(质量分数1%钯)。 使用钯做基体改进剂,钯盐能和待测金属形成配体, 进样20 uL,加入5 uL基体改进剂,使用设定的炉程序上 机测定。 减少检测元素在灰化时的损失,从而提高灰化温度,未使用基体 改剂时测定铅的灰化温度只能达到450 ̄C,使用后可以提升至 l O00 ̄C,灰化温度的提升使基体中的干扰成分在灰化阶段去除 3 结果的表述 3.1标准曲线 图1表示铅的标准曲线,溶液浓度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 作者简介:高文瑞(1 988-),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光谱分析检测工作。 嚣拉 农业科技与信息 37 0 ≈ “ nongchanpmzhmanganquan 璧 20l5年第ll期(总第460期) 3.2试验结果与分析 线性关系。 O-a≯ 习皤 O.oS 0.04 本法对于5种不同的酒样进行测定,每种样品测定3 次,并且分别做加标回收率分析(见表2)。 表2样品的分析结果及回收率 O Ol O 0 5 lO 薹5 2 2S 标准浓度ng,m 图1铅的标准曲线 试验表明,使用钯做基体改进剂测定白酒中的铅简 单、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回收率处于97.0%~104.5%之间, 可以满足测定的要求 。 由图1可知,铅的浓度在0~20ng/m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 相关。线性方程为Y:0.003 OX+O.000 1,相关系数r-=0.9999。 参考文献 …1 国家标准GB 5009.1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J 蒙若兰,胡德斌_石墨炉台技术测定痕量铅——钯一镁混合基体改进剂卟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3). 【33 邢文,j邰春娇.钯基体改进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盐中铅Ⅱl_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4) .【4】 王畅,游进.以钯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和空气中痕量镉Ⅱ】.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3) (鳊辑张娟丽) (上接第36页) 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前提,始终坚持引进和自主研发适应山 区特点的马铃薯生产机械和技术装备农业。西吉县农机中心 加,均位居世界第一,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质 誉满全国。但是,马铃薯是一种半干旱、冷凉作物,适应于山区及 丘陵地区生长,然而,丘陵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习惯差异 在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中的经验是:始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融 合,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具体做法是:一是在农机具的 研制与改进方面要调查农民和掌握农技知识,懂得马铃薯的 农艺要求,精心研制并广泛推广适应当地的马铃薯种植机。 2BMP一2型播种机和2CM一1型播种机的研发主要为青薯 大,种植制度复杂,单种与问套并存,起垄、平作不一,农机农艺 融合不紧密。甚至部分地区整体仍沿用传统的劳动力投入生产 方式,特别是马铃薯中耕和植保环节缺少先进机器,劳动强度很 大,延误农时,影响产量。今后,要把加快转变当前粗放的生产方 式,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用机器带替人力劳动。西 168、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3号、冀张薯8号等马铃薯 农艺要求设计的,其宽行距在40~60 cm之间,窄行距在 25~30 cm之间,种植深度严格要求一致,即10 cm上下。通 吉乃至固原市现在急需“增机、减人、增效”,促进产业整体升级, 已成为当前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今年,农业部提出, 过推广使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的广泛赞誉。 二是成立了科研小组,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机农艺融合的科 学理念,正确引导农机化发展。西吉农机中心新组建了主任 马兴华为组长,自治区农机化技术推广专家薛振彦、单思诚 为副组长,李小平、姚宗明、单宏、铁军、仇红果、吴娟为成员 科研小组,今后主要开展马铃薯生产农机具的自主研发和新 马铃薯生产要“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 化、产品主食化”的五化目标,无论从扩大种植面积,还是提高单 产、总产方面,机械化生产不能瘸腿,更要走在全面。今后,农机 行业要主动和农技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因地制 宜,加大农机研发和先进农机具的引进推广力度,全方位提高农 机化综合水平。探索一条适应我国丘陵地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 生产的技术路线,让农机显出强大的威力,实现我国粮食生产机 械化第三大战役的全面胜利。 (编辑张娟丽) 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工作。围绕发展现代化农业,坚持农机与 农艺互为前提,在新的常态下,某求新的发展。 4 进一步提升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 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布非常广泛,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 38农业科咎专 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