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674138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9.18
(21)申请号 202010402208.1(22)申请日 2020.05.13
(71)申请人 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三
大街16号
B32B 27/32(2006.01)B32B 7/12(2006.01)D06M 17/04(2006.01)C09J 4/06(2006.01)C09J 4/02(2006.01)
(72)发明人 王波 和妍春 杨东昇 吴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卓凡(51)Int.Cl.
B32B 37/12(2006.01)B32B 38/16(2006.01)B32B 5/02(2006.01)B32B 27/12(2006.01)B32B 27/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
CN 111674138 A(54)发明名称
一种熔喷布的复合方法及由此制得的复合熔喷布(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喷布的复合方法,其包
之括以下步骤:(1)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
后在其上叠加支撑导流层;以及(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40~60℃下烘干,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4~6重量%的粘接剂、1~3重量%的润湿剂以及余量的水。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方法能够均匀地在熔喷布上涂覆水性粘接剂,之后在低温下烘干即可实现水性粘接剂对熔喷布与支撑导流层的复合,因而能够精准控制水性粘接剂的涂覆量和涂覆厚度,进而为熔喷布提供适宜的复合强度,并且在低温下干燥还有助于节约能源。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所述复合方法制得的复合熔喷布,其能够保持原有熔喷布的过滤效率和空气阻力。
CN 111674138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熔喷布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在其上叠加支撑导流层;以及(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40~60℃下烘干,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4~6重量%的粘接剂、1~3重量%的润湿剂以及余量的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为选自水性丙烯酸、聚乙烯醇、聚乙烯吡络烷酮、丁苯橡胶、羟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所述润湿剂为选自丙二醇、甘油、聚醚、聚乙二醇200、吐温-80、聚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辊涂采用涂覆辊来进行,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设置有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0~40μm,槽口宽度为5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槽在所述涂覆辊的辊表面上以间距相等的平均分布的方式设置,以及各个凹槽的间距为0.2~1.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辊的辊表面上设置有包含多个凹槽的凹槽区域以及不含凹槽的空白区域,所述凹槽区域内的凹槽的间距相等,为0.2~1.5mm,以及所述空白区域的宽度为凹槽间距的3~50倍。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3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粘接剂的涂覆量为4~10g/m2,以及涂覆厚度为2~4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布具有1~5μm的纤维直径,以及0.1~0.5mm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进行所述烘干的时间为15~24秒。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方法制得的复合熔喷布。
2
CN 111674138 A
说 明 书
一种熔喷布的复合方法及由此制得的复合熔喷布
1/9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熔喷布的复合方法及由此制得的复合熔喷布。
背景技术
[0002]熔喷布,又称为熔喷无纺布,是无纺布的一种,其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高速热空气流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牵伸,由此形成超细纤维并收集在凝网帘或滚筒上,同时自身粘合而制得。由于熔喷布是由聚丙烯超细纤维随机分布粘结在一起,材料纤维细度直径在1-2μm之间,因而提供了纤维间更多的热粘合机会,使得熔喷气体过滤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孔隙率(≥75%),并且其还具有外观洁白、平整、柔软、空隙多、结构蓬松、抗褶皱能力好等特点。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提高了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从而可用于空气、液体过滤材料、隔离材料、吸纳材料、口罩材料、保暖材料、吸油材料及擦拭布等领域。
[0003]但是,熔喷布本身比较柔软和单薄,在制作折叠型空气过滤产品,如平板形或圆筒形空气过滤器等时需要滤芯有一定的硬挺度,以便在空气过滤时增大空气接触面积,同时还能抵御一定的压差并维持预定的形状。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将熔喷布粘结于作为硬质底材的支撑导流层上以制得复合熔喷布,由此赋予熔喷布足够的机械强度,有利于折叠制作为滤芯。
[0004]目前,复合熔喷布的制备方法为:将热熔胶加热至160-170℃融化,通过管道挤入模头,利用热风将热熔胶吹成丝状涂覆在熔喷布的表面,然后叠加至支撑导流层上,冷却固化,从而实现复合。然而,该方法只能通过控制热熔胶挤出机的螺杆转数来控制出胶量,胶丝的尺寸肉眼可见,因而能源消耗较大,且很难涂覆均匀,涂覆厚度也难以掌控,特别是涂胶处还会造成熔喷布的空隙阻塞,增大了复合熔喷布的过滤空气阻力。[0005]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出一种对熔喷布的过滤效率和空气阻力均不会产生影响的复合方法。
发明内容
[0006][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喷布的复合方法,所述复合方法能够均匀地在熔喷布上涂覆粘接剂,之后在低温下烘干即可实现熔喷布与支撑导流层的复合,因而能够精准控制粘接剂的涂覆量和涂覆厚度,进而为熔喷布提供适宜的复合强度,并且低温干燥粘接剂还有助于节约能源。此外,所述复合方法还具有简捷高效,易于自动化的优点。
[0008]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复合方法制得的复合熔喷布,所述复合熔喷布能够极大地保持原有熔喷布的过滤效率和空气阻力。
3
CN 111674138 A[0009]
说 明 书
2/9页
[技术方案]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熔喷布的复合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0011](1)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在其上叠加支撑导流层;以及[0012](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40~60℃下烘干,[0013]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4~6重量%的粘接剂、1~3重量%的润湿剂以及余量的水。
[0014]在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方法中,通过辊涂水性粘接剂、叠加支撑导流层以及低温烘干即可将熔喷布复合,该方法简捷高效,易于自动化。[0015]所述粘接剂可以为选自水性丙烯酸、聚乙烯醇、聚乙烯吡络烷酮、丁苯橡胶、羟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水性丙烯酸。采用上述粘接剂,可以有效地复合熔喷布与支撑导流层,提供足够的粘接强度。
[0016]所述润湿剂可以为选自丙二醇、甘油、聚醚、聚乙二醇200、吐温-80、聚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聚乙二醇200。所述润湿剂能够促进粘接剂在水中的溶解分散。并且,由于水与聚丙烯的润湿性不佳,因此加入润湿剂还可以促进水性粘接剂对熔喷布和支撑导流层的浸润,增大接触面积,降低粘接剂的用量。[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辊涂采用涂覆辊来进行,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设置有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可以为10~40μm,优选20~30μm,槽口宽度可以为50~100μm,优选60~75μm。在本发明中,所述水性粘接剂首先被负载于所述涂覆辊的多个凹槽内,然后再使该涂覆辊接触熔喷布,即可使负载的水性粘接剂转移至熔喷布的表面,从而实现所述辊涂。
[0018]所述多个凹槽在所述涂覆辊的辊表面上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如平均分布的方式(如图1所示),此时各个凹槽的间距相等,其可以为0.2~1.5mm,优选0.3~1.0mm。在这里,所述间距可以为相邻两个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采用上述凹槽设置的涂覆辊可以在熔喷布上形成等距分布的水性粘接剂线条,提供连续且均匀的粘接效果。[0019]此外,所述多个凹槽在所述涂覆辊的辊表面上还可以为非均匀分布的方式,即所述涂覆辊的辊表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包含多个凹槽的凹槽区域以及不含凹槽的空白区域(如图2和3所示)。并且,所述凹槽区域内的凹槽的间距可以相等,且可以为0.2~1.5mm,优选0.3~1.0mm,而所述空白区域的宽度可以为凹槽间距的3~50倍,优选5~15倍。在此情况下,可以在熔喷布上间歇式地辊涂水性粘接剂,在充分保证粘接效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所述水性粘接剂的用量。[0020]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所述涂覆辊,可以将水性粘接剂有效地涂覆在熔喷布上,之后即可叠加支撑导流层,并且无需高温烘干,在40~60℃的低温下即可干燥破乳,实现熔喷布的复合,由此制得的复合熔喷布的空隙不会受到影响,进而也就不会增大其本身的对空气过滤的阻力,同时也不会降低过滤效率。此外,本发明还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涂覆辊表面的凹槽的深度、槽口宽度以及分布方式和间距等,由此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所述水性粘接剂在熔喷布上的涂覆量与涂覆厚度,进而还能使得制得的复合熔喷布在平面各处的复合强度的数值分布非常均一。[0021]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可以为30°~
4
CN 111674138 A
说 明 书
3/9页
60°。通过限定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本发明由此可以更加容易地将涂覆辊上的水性粘接剂辊涂至熔喷布上,从而完全避免部分粘接剂在辊涂过程中并未能转移至熔喷布而仍旧残留在涂覆辊的凹槽内的现象,因为该现象会造成制得的复合熔喷布在平面各处的复合强度的数值分布波动较大,复合效果不好。[0022]并且,所述水性粘接剂在利用包含上述具有特定参数的凹槽的涂覆辊来涂覆至熔喷布上时,可以均匀分散为200~300nm尺寸的乳液微球体,充分接触并浸润熔喷布的表层纤维,使得最终制得的复合熔喷布不会对空隙造成影响,从而阻碍过滤,并且与此同时,还提高了所复合的熔喷布之间的复合强度,使之不会在空气过滤的过程中轻易地分离和剥落。
[0023]进一步地,所述水性粘接剂的涂覆量可以为4~10g/m2,以及涂覆厚度可以为2~4μm,优选为3μm。
[0024]在本发明中,如果所述水性粘接剂的涂覆量和/或涂覆厚度过小,则难以提供足够的复合强度,导致熔喷布易于脱离,而如果所述水性粘接剂的涂覆量和/或涂覆厚度过大,则会存在阻塞熔喷布空隙的可能性,导致空气阻力增大,过滤效率下降。[0025]进一步地,所述熔喷布具有1~5μm的纤维直径,以及0.1~0.5mm的厚度。[0026]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采用压辊来进行所述熔喷布与支撑导流层的叠加。[0027]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进行所述烘干的时间可以为15~24秒。[0028]在本发明步骤(2)中,采用40~60℃来进行烘干,这是因为涂覆后的水性粘接剂已然分散为200~300nm尺寸的乳液微球体,不需要太高的温度和太多的时间即可将水分蒸发掉,这有利于连续的流水线烘干作业,并且,温度太高还会过早破坏乳液微球体,使之不能很好地粘接熔喷布纤维与支撑导流层,从而造成复合熔喷布强度的明显下降,但是,如果烘干温度低于40℃时,则不但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烘干水性粘接剂,还会造成粘结剂的反向吸潮,同样不能提供有效的复合强度,而且还可能会阻塞熔喷布的空隙,造成空气阻力增大,过滤效率下降。[0029]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方法在步骤(2)之后还包括: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03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由上述复合方法制得的复合熔喷布。[0031][有益效果][003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熔喷布的复合方法能够均匀地在熔喷布上涂覆粘接剂,并获得特定的涂覆量和涂覆厚度,之后在低温下烘干即可实现粘接剂对熔喷布的复合,因而可以极大地节约能源,并能够为熔喷布提供适宜的复合强度。此外,通过所述复合方法涂覆的粘接剂还不会阻塞熔喷布的空隙,使得制得的复合熔喷布还能够保持原有熔喷布的过滤效率和空气阻力。
附图说明
[0034]本发明所示附图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附图,其目的仅在于提供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并非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限定于附图所示的各部分的尺寸关系中。
5
CN 111674138 A[0035][0036][0037]
说 明 书
4/9页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涂覆辊的示意性图示。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涂覆辊的示意性图示。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涂覆辊的示意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局限于此。[0039]物料来源[0040]熔喷布:型号TDH12,纤维直径3~5μm,厚度0.5mm,来自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
[0041]支撑导流层:聚丙烯无纺布,来自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0042]粘接剂:水性丙烯酸,型号F15,来自深圳辰玉科技有限公司;[0043]润湿剂:聚乙二醇200,来自江苏茂亨化工有限公司。[0044]<实施例>[0045]实施例1
[0046]根据本发明,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047](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
[0048]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以平均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5μm,槽口宽度为70μm,间距为0.6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45°,[0049]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5重量%的水性丙烯酸、2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8g/m2,以及涂覆厚度为3μm。[0050](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50℃下烘干20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051]实施例2
[0052]根据本发明,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053](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
[0054]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以平均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0μm,槽口宽度为75μm,间距为0.3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60°,[0055]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4重量%的水性丙烯酸、3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8g/m2,以及涂覆厚度为4μm。[0056](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40℃下烘干24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057]实施例3
[0058]根据本发明,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
6
CN 111674138 A[0059]
说 明 书
5/9页
(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
加;
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以平均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
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30μm,槽口宽度为60μm,间距为1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30°,[0061]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6重量%的水性丙烯酸、1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8g/m2,以及涂覆厚度为2μm。[0062](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60℃下烘干15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063]实施例4
[00]根据本发明,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065](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
[0066]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以平均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0μm,槽口宽度为100μm,间距为0.2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50°,[0067]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5重量%的水性丙烯酸、2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8g/m2,以及涂覆厚度为3μm。[0068](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45℃下烘干22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069]实施例5
[0070]根据本发明,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071](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
[0072]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以平均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40μm,槽口宽度为50μm,间距为1.5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40°,[0073]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5重量%的水性丙烯酸、2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8g/m2,以及涂覆厚度为3μm。[0074](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55℃下烘干18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075]实施例6
[0076]根据本发明,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077](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
[0078]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设置有包含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的三个凹槽区域以及不含凹槽的三个空白区域,其中各所述凹槽区域的宽度相等,凹槽区域内凹槽的深度为20μm,槽口宽度为75μm,间距为0.3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60°,以及各所述空白区域的宽度相等,均为6mm。
7
[0060]
CN 111674138 A[0079]
说 明 书
6/9页
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5重量%的水性丙烯酸、2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
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6g/m2,以及涂覆厚度为3μm。[0080](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50℃下烘干20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081]实施例7
[0082]根据本发明,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083](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
[0084]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设置有包含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的三个凹槽区域以及不含凹槽的三个空白区域,其中各所述凹槽区域的宽度相等,凹槽区域内凹槽的深度为30μm,槽口宽度为60μm,间距为1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30°,以及各所述空白区域的宽度相等,均为6mm。[0085]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5重量%的水性丙烯酸、2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6g/m2,以及涂覆厚度为3μm。[0086](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50℃下烘干20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087]实施例8
[0088]根据本发明,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0](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
[0090]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设置有包含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的一个凹槽区域以及不含凹槽的一个空白区域,其中所述凹槽区域内凹槽的深度为20μm,槽口宽度为75μm,间距为0.3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60°,以及所述空白区域的宽度均为9mm。[0091]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5重量%的水性丙烯酸、2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7g/m2,以及涂覆厚度为3μm。[0092](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50℃下烘干20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093]实施例9
[0094]根据本发明,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095](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
[0096]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设置有包含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的一个凹槽区域以及不含凹槽的一个空白区域,其中所述凹槽区域内凹槽的深度为30μm,槽口宽度为60μm,间距为1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30°,以及所述空白区域的宽度为9mm。[0097]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5重量%的水性丙烯酸、2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7g/m2,以及涂覆厚度为3μm。[0098](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50℃下烘干20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
8
CN 111674138 A
说 明 书
7/9页
起。
对比实施例1
[0100]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101](1)将热熔胶加热至160℃融化,通过管道挤入模头,利用热风将热熔胶吹成丝状涂覆在熔喷布的表面,涂覆量为10g/m2,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0102](2)将步骤(1)的所得物冷却固化,从而得到复合熔喷布。[0103]对比实施例2
[0104]除了在步骤(2)中采用70℃的温度来进行烘干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复合熔喷布。
[0105]对比实施例3
[0106]除了在步骤(2)中采用30℃的温度来进行烘干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复合熔喷布。
[0107]对比实施例4
[0108]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109](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丙烯酸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0110]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以平均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7μm,槽口宽度为110μm,间距为0.1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45°,[0111]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8重量%的水性丙烯酸、0.5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1.5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8g/m2,以及涂覆厚度为3μm。[0112](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50℃下烘干20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113]对比实施例5
[0114]采用以下复合方法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115](1)采用涂覆辊在熔喷布上辊涂水性丙烯酸粘接剂,之后用压辊将其与聚丙烯无纺布叠加;[0116]其中,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以平均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延伸至辊两端且平行排列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50μm,槽口宽度为40μm,间距为1.8mm,以及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45°,[0117]其中,所述水性粘接剂包含2重量%的水性丙烯酸、5重量%的聚乙二醇200以及93重量%的水,并且其涂覆量为8g/m2,以及涂覆厚度为3μm。[0118](2)将步骤(1)的所得物在50℃下烘干20秒,然后将经过烘干的复合熔喷布卷绕收起。
[0119]对比实施例6
[0120]除了在步骤(1)中,涂覆辊的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20°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121]对比实施例7
[0122]除了在步骤(1)中,涂覆辊的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涂覆辊的转动方向的夹角为70°之
9
[0099]
CN 111674138 A
说 明 书
8/9页
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复合熔喷布。[0123]<试验实施例>
[0124]对实施例1至9制得的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熔喷布以及对比实施例1至7制得的复合熔喷布进行空气阻力、过滤效率和复合强度的检验。[0125]具体地,参照国家标准GB/T6165-2008《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效率和阻力》,第6.2节“钠焰法”,将上述复合熔喷布各自裁剪为200mm×200mm的样品,保证过滤面积不小于100cm2,进而测定各样品的过滤效率和空气阻力。此外,还采用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同的熔喷布裁剪成与各样品相同尺寸,以此来作为空白对照样品,验证本发明的复合方法对过滤效率和空气阻力的影响。[0126]此外,将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制得的复合熔喷布制成15.0mm×200mm的试样,且试样长度方向一端20mm长的熔喷布为未复合状态。将试样上未复合的熔喷布和聚丙烯无纺布分别夹在两个夹具上,然后以30mm/min的试验速度进行剥离,记录各个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即为各个复合熔喷布的复合强度。[0127]上述测试结果如以下表1所示。[0128][表1]
过滤效率/%空气阻力/Pa复合强度/N·mm-1实施例199.8237.5实施例299.7237.5实施例399.7257.4实施例499.8247.6实施例599.6247.4实施例699.7237.1实施例799.8267.1实施例9.6257.0实施例999.6257.1空白对照99.723-对比实施例199.3355.9对比实施例299.4336.3对比实施例399.5336.5对比实施例499.5336.4对比实施例599.6346.2对比实施例699.6326.0对比实施例799.7326.1
[0130]参见上述表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9制得的复合熔喷布在空气阻力和过滤效率上与未采用粘接剂的空白对照相接近,表明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方法并未影响所用原料熔喷布的空隙,因而不会降低过滤效率和增大空气阻力。此外,对比实施例1至7所制得的复合熔喷布在空气阻力上均不如本发明,表明在本发明所限定的涂覆辊参数和烘干温度范围之外,均不能达到本发明的优良效果,特别是,对比实施例1由于胶丝的尺寸肉眼可见,涂胶处会造成熔喷布的空隙阻塞,因而过滤时的空气阻力明显较大。
10
[0129]
CN 111674138 A[0131]
说 明 书
9/9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9制得的复合熔喷布由于能够精确地控制水性丙烯
酸粘接剂的涂覆量和涂覆厚度,因而能够很好地提高复合强度。相比之下,对比实施例1由于胶丝很难涂覆均匀,涂覆厚度也难以掌控,因而复合强度较低,且在复合熔喷布各处的数值波动较大,而对比实施例2至7制得的复合熔喷布的复合强度也明显不如实施例,特别是对比实施例6和7,由于涂覆辊表面凹槽的延伸角度过大或过小,可能会造成涂覆辊上的部分水性丙烯酸粘接剂未能充分辊涂至熔喷布上,使得复合熔喷布各处的复合强度存在较大波动。
[0132]此外,参见图1,其为实施例1至5所采用的涂覆辊的示意性图示,所述涂覆辊在辊表面均匀分布有等距的凹槽,因而可以在熔喷布表面上涂覆等距的水性粘接剂线条,制得的复合熔喷布具有较高的复合强度。参见图2,其为实施例6和7所采用的涂覆辊的示意性图示,其具有放射性对称分布的三个凹槽区域和三个空白区域,采用该涂覆辊可以在熔喷布表面上形成间歇式的水性粘接剂线条,在充分保证足够的复合强度的前提下,还能减少所用水性粘接剂的用量。参见图3,其为实施例8和9所采用的涂覆辊的示意性图示,其具有一个凹槽区域和一个空白区域,采用该涂覆辊同样也可以在熔喷布表面上形成间歇式的水性粘接剂线条,并在足够的复合强度与减少所用水性粘接剂的用量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013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1
CN 111674138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12
CN 111674138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