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复习内容:
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8—109页,过年——总复习 教学目标:
情境图的设计,选取具有时令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使学生产生亲
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复习的愿望,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看,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过年”。你仔细思考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这幅图画中包含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所有知识,可以根据图画提出好多数学问题。怎么样,有兴趣吗? 二、新授。
1、出示“过年”挂图。
1)同学们喜欢这幅图画吗?它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你们最喜欢图中的哪部分?(学生认真看图后回答) 3)引导学生看图中放鞭炮的。
同学们,你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4)能说给你的同位听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5)左边有什么?认真观察(小朋友放鞭炮)
6)右面有什么?上面的一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分组讨论:小朋友在数鸭子) 2、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3、认真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按照顺序)
4、你们能按照顺序再说一说吗?(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情境
你能根据图画讲一个故事吗?小组同学讨论后再互相交流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觉得数学有意思吗?这节你们学的都很棒,不但故事讲的精彩,还学会了回顾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认真观察你周围的事物,你就会发现生活与数学是互相联系的。 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一起复习“过年情境图”。 板书设计:
过年——总复习
左边 右面 (按照顺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课本第111和112页。 教学目标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这节课,我们来回顾一下,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并且在做题中能大胆发现规律。 二、课堂练习。
1、出示图片(回顾整理)
师: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很多同学,这幅图分成了4部分) 2、由中心板块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看中心板块“这学期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情境图里有很多数学知识,我们来解决一下吧!”
进入其他板块的整理活动。(对每一个板块知识的回顾整理,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先由小组内每个同学的观察,然后组内交流,交流后要对学生复习、整理情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他任何自己的整理活动进行评价。
1)左上角:由“今天刮的西北风、房子的东面有条河等”引入对方位知识的整理。
2)左下角:由“有多少个玉米”引入对“乘法”的整理,由“树上多少只小鸟?”引入对混合运算的整理,借。并且涉及到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等知识的整理 3)右上角:“我们学过的角、我能画一个大角、我发现我们周围到处有角”引入对“角的认识”的整理。
4)右下角:通过“图中有-----”、“我们统计一下吧”引入统计知识的整理,除了统计表中提供的统计事物外,还可以统计男女同学、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等其他事物,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还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数学是非常有趣的,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喜欢它。 板书设计:
总复习(回顾整理) 方位与图形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角的认识和统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113页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乘除法等知识”,知道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小组合作
1、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说给大家听
2、同位互相说说(学生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交流汇报。
1、请同位互相背乘法口诀。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再进行列式计算 2)出示第2题。(练一练,进行填数的练习,互相说说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再进行填数 3)出示第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4)出示第4题(是一道口算题练习)或活动前线说明活动规则和要求,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5)出示第5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3、114页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8×8= 14÷7= 16÷4= 16÷4= 18÷2= 49÷7=
2、同位互相出口算题(学生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乘除运算的练习)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6题。(两幅情境图)通过第一幅图提出“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几倍?”,复习除法,通过第二幅图“长绳是短绳的3倍”,复习乘法。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2)出示第7题。(三幅情境图)通过第一幅图提出“够吃三天吗?”,复习乘法,通过第二幅图“可以怎样分?”,复习除法。通过第三幅图复习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3)出示第8题。(比较大小的练习)练习时,应让学生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4)出示第15题(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整理,然后按照统计表中的要求进行整理填写结果,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作业设计: 背诵口诀 板书设计:
过年(综合练习2)
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几倍? 12÷3=4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5、116页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方位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方位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说说你的前后左右是谁,你有什么玩具,分别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见到的角 3、从生活中找一找角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16题。(复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知识)练习是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所看到的画面的情境图,想象出是前、后、侧哪一面照的,然后圈出来,练 习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应的例子,进行充分的练习。
2)出示第10题。引导学生先观察画面,提出不同的问题,讨论后解决问题。
3)出示9题(通过观察画面,从“鸭的只数是鸡的多少倍?”练习除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4)出示第11题引导学生画出角,并标出个部分的名称。可以进行类似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5)出示第12题。学生先观察有什么规律,再接着画下去,并说说图中都有哪些角? 6)出示13题。学生先说说计算方法,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7)出示14题。复习方位练习题。
学生看着路线图互相说说小名从家到书店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8)出示17题。学生仔细看图,先模仿小朋友说的练习,再照样子说下去。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特别是有的同学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作业设计:
说说见到角,角的特点。
板书设计:
过年(综合练习3)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法进行实践,检查自己是否学会了。
教学目标:
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难点:
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学期要学的知识我们都已经学完了,你们学的怎样呢?这节课,我们来检查一下,相信同学们会做的更好。
二、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分组说说自己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自己数数,然后填写统计表,同位互相说说怎样分类,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出示第2题
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先出算式,再交流,仔细看体,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图中的图画分别是谁画的?你能从图中找到角吗?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出示第3题
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学生先观察画面,互相讲故事后再说说怎样选择盒子? 4、鼓励学生看图后,提问题
同学们再仔细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同学讨论) 请一组同学上台说说。 三、丰收园。
1、同学们,全册知识我们都学完,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同位互相说说。
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收获。
3、交流结果(我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我能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我会分辨东西南北了;我有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我更愿意和同学交流了;我更喜欢思考数学了。)
4、我们还要作生活的有心人,处处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老师看得出大部分同学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争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
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第七课时
复习解决问题 复习目标:
1、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过程。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分类复习
1、简单乘除法问题
2、 倍数问题。 [例]
鸭有18只,鸡有6只,鸭是鸡的几倍?
鸡有6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鸭有多少只?
重点要让学生认识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要用乘法。 3、综合问题
[例] 一支钢笔8元,一个文具盒12元。
(1) 买3支钢笔和1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元? (2) 买3支钢笔比买一个文具盒多用多少元? 通过解题和相应的交流活动,重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解答上面两个问题时,都要先算“3支钢笔一共要多少元”。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由于所求的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就有相应的区别。
小结:解决综合问题,要明确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要注意方法。
商店里有:
(1)妈妈用100元买了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还剩多少元?
(2)刘老师用50元买一双手套和一顶帽子够吗?还剩多少元?
(3)陈阿姨买一条裤子、一顶帽子、一双手套,需要付给售货员多少元?
二吧、综合练习
1、小女孩每分钟比小男孩多算多少道题?
2、丁丁养了18只白鸽子,14只灰鸽子,如每8只鸽子装在一个鸽子笼里,需要几个鸽子笼?
3、二年级有四个班,每班选出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参加朗诵比赛,二年级参加朗诵比赛的共有多少名同学?
4、同学们去春游,学校租车,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春游活动?
第八课时 角
教学目标:使学生灵活辨别角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的分类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是直角、锐角、钝角。
在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时,既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做出判断,也要提醒学生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及时进行验证。
(2) 标一标:先标出下面每个图形中的直角,再说说其余的角各是什么角。
在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时,要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够准确的表达,如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等。
(3) 拼一拼:小组合作,选两块三角尺拼一拼,要求分别拼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说一说拼成的是什么角。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方格纸上画角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角以及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含义。 二、综合练习
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 )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 ) 4、直角没有顶点。 ( ) 5、扇子有3个角。 ( ) 6、直角不是角。 ( ) 7、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 8、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 9、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 10、小刚身高125厘米。 ( ) 11、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 ) 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 )里画“ √ ”
( ) ( ) ( ) ( 2、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在下面的(
( ) ( ) ( ) (
3、找出比直角小的角,在它下面的( )里画“√ ”
( ) ( ) ( ) ( )) ( ”
) ( ( )
)
)里画“√) 4、找出比直角大的角,在它下面的( )里画“√ ”
我会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3、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第9课时方向与位置练习
一、一填,连一连是谁看到的。
1、如果笑笑在智慧老人的北边,那么智慧老人就在笑笑的( )边: 2、如果智慧老人在淘气的东边,那么淘气就在智慧老人的( )边。 二、据下图填空。
1、小红家在体育馆的( )面,商店在学校的( )面。
2、小红从学校向( )走( )站,又向( )走( )站到家。 3、小明从家向( )走( )站,又向( )走( )站到学校。
4、从学校向( )走( )站,又向( )走( )站到体育馆。 5、小兵从学校向南走3站到家,用○标出他家的位置。 三、()里填上东、西、南、北。
⑴小松鼠住在小兔的( )面;小猫住在小兔的( )面。 ⑵小熊住在小兔的( )面;小狗住在小熊的( )面。 ⑵小兔住在小熊的( )面,住在小松鼠的( )面。 ⑶小花狗住在小猫的( )面,住在小熊的( )面。 四、一画,再在()里填上东、西、南、北。 △ ①△在第2行第4个, ②在第1行第2个画○; ③在第4行第3个画□; ④在第2行第2个画☆; ⑤在第2行第3个画※,
⑥△在※的( )面,※在△的( )面。 ⑦☆在○的( )面,在※的( )面。 五、填空
①教学楼在食堂的( ),食堂的( )面是实验楼。 ②实验楼在食堂的( )面,在花坛的( )面。 ③操场在教学楼的( )面,在实验楼的(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