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与城市治理
城市是现代化的产物,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对城市管理体系、城市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城市治理是城市社会管理的总称,它包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本文主要探讨城市管理与城市治理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从而探索提升城市管理与治理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一、城市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区别
城市管理是指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规章制度,针对城市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其管理的重点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开发、政务公开和市政设施维护等方面进行专业性管理,为城市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提供保障。
城市治理是城市社会管理的总称,它是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而保障城市社会安全、公共服务的有效投放、城市社会管理的制度建设,主要涉及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城市管理与城市治理的相互促进
城市管理与城市治理是相互促进的。城市管理赋予城市治理管理和改善社会和谐的基础,城市治理则是建立和完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前提条件,只有两者相互支持、协调共享,才能达到良好的城市效果。
其次,城市管理和治理在不同的层面上也存在相互运用与联系。城市管理主要涉及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而城市治理包括城市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城市管理贯穿整个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城市治理则平衡和协调城市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利益关系。只有将二者融合,才能实现更好的城市管理和治理。
三、提升城市管理与治理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1、完善城市管理的基础性能
为促进城市管理和治理的发展,需要完善城市管理的基础性能。这包括完善城市规划、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城市道路网络、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问题,才能使城市治理体系和城市管理体系发挥最大作用。
2、推进城市社区化治理
城市社区化治理是现阶段城市治理的重点。这是指以社区为基础,强化社区治理,加强居民自治,形成共治共享、和谐共生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所有城市的基层社会组织在该责任区域内的公共服务、安全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都属于社区
治理的范畴。能够活跃社会组织,完善齐全的社会管理体系,使城市组织利益方面也能够有受理和反馈。只有真正将城市社区化治理理念体现出来,才能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变革。
3、加强综合协调机制
城市管理与城市治理分别跨越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社区治理等多个领域。在实践过程中,过于分散的片段化管理容易形成重复、浪费等问题。加强综合协调机制,实现城市治理的“组合式”管理,确保城市的快速、高效和有序发展。
四、城市管理与治理正向发展
城市管理与治理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未来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城市治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可以通过完善城市管理的基础性能,推进城市社区化治理,加强综合协调机制,来实现城市管理和治理的更好发展。城市治理不应仅是、社会组织、企业的单一角色,所有市民都应有份参与到其中。城市治理所强调的不仅是看待城市社会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无缝连续性,还应该注重每个公民对城市管理与治理的积极参与,让城市治理变为全民治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赢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