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乡的庙会
作者:离开水的鱼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文》2014年第02期
进入农历二月,正是早春的天气,万象复苏,人也开始打起精神,盘算着新的一年。但万事开头难,慵懒了一冬,想要一下子调整过来并不容易,需要一个过渡、一种活动来调动一下情绪,而庙会则如约而至。
在我的家乡附近一带,每个集镇都有庙会,按时间先后排开。我家所在的小镇最早,二月初二,龙抬头,是个好日子。我们一大早便来到集市,先用平时很少吃到的各色小吃填饱肚子。待日头渐高,便人头攒动,整个街道被围个水泄不通。不用你脚动,自有人将你拥至前方。
老远就能听到各种音色、腔调的叫卖声、音响声混成一片。卖衣服、鞋子的不时吼上几嗓子;卖饰品的则播放着好听的音乐,吸引一大批女生驻足围观;歌舞团、杂技团的人则在临时搭建的台上卖力宣传,争奇斗艳;更有不同唱辞的快板沸沸扬扬;最夸张的是卖塑料盆的,把盆随意往地上摔打,相互撞击,以示坚韧。
街道两边,满是临时搭起的铺子,多是卖服装、床单之类,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便宜。那时跟在大人后面,无非是为了买几件新衣,待穿到身上,便自个儿去玩乐了。卖农用器具的也多,铁锹、扁担、箩筐、秧马、梯子等,平时在店面很难买到,本可囤货居奇,无奈卖家也多,价格倒也公道。卖家具的一般都凑在一起,选个地方摆上桌、椅、床、柜之类,虽是个人小本制作,档次不高,却是居家首选。小的时候,还有牲畜交易的场地,主要是牛和驴子,脏乱不堪,因为交易额较大,买卖双方经常争个面红耳赤。但这也是个容易煽情的地方,有人卖去家里多年的耕牛,很是不舍,而耕牛是通人性的,常是用哀怜的眼神望着主人,眸子里似乎有泪闪动。
平时一到晚上,街上便一片黑灯瞎火,只在庙会那几天才灯火辉煌。这时卖灯具的都纷纷亮出自己的家底,将集市装扮得流光溢彩。早几年,歌舞厅、电影录像厅晚上生意颇红火,大家也玩得尽兴。
进入二月,雨水渐多,所以也有扫兴的时候。不过好在虽然春雨绵绵,下得倒不大,加上大家都很积极,记忆中没有停摆的年份。
想来我已是多年未逛家乡的庙会。有机会,我还要再回去逛家乡的庙会,去挤那比肩接踵的长街,去听那震耳发聩的喊叫,去吃那地道的乡土风味小吃,重温童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