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 红 色 江 西 团日活动 策划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红色江西”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
活动名称:红色江西
活动目的:为配合举办我省首届中国(江西)红色旅游网络博览会,在广大青
少年中大力弘扬江西深厚的红色文化,鼓励创新团队、组织。在不断学习中发展。
活动内容:活动以交流,发表自我见解为主让同学们加深对江西之红色的了解。为自己
的成长、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时间:二0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三栋教学楼508教室 活动对象:XXXX班全体同学 宣传方式:口头通知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做开场白。并向同学们发出提问讲出自己所知晓的江西红色文化。
二、具体阐述江西的红色资源(观看PPT,了解红色景观)。
三、红色资源的传播、弘扬与利用(以瑞金为例)。
四、根据对红色资源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江西发展红色资源的优势与略势。 五、细谈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和问题。
六、倡议大家支持红色旅游弘扬红色精神。 七、组织大家利用有限资源亲近自然。
活动总结:播扬红色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红色旅游,带给国人的是民族的高度认同感
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所以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的主要途径。江西是
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已化作一颗颗与日月同辉的星辰,在红色中国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中,奏响雄浑激越的华彩乐章。
XXXXXX
20XX年XX月15日
“红色江西”主题团日活动主要发言内容
一、
江西的红色资源资源及其发展史
江西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在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等等。这一个个红色经典的称号与地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已化作一颗颗与日月同辉的星辰,在红色中国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中,奏响雄浑激越的华彩乐章。
江西有着光荣的历史,从安源工人运动到秋收,从八一南昌到井冈山斗争,从开创瑞金根据地到红军长征,从赣南三年游击战争到上饶集中营茅家岭,一系列重大活动都发生在江西。特别是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江西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中心。中国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根据地、湘赣根据地、赣东北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宜丰等县的湘鄂赣根据地。当时的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有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寻乌等11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成立,临时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据统计,1955年至I965年、被授的中国人民江西籍将帅人物共325位,占中国人民将帅总数的20%。全省为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分之一。无名烈士更难以计数。江西人民前赴后继,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和极其光荣、伟大的牺牲。
江西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在伟大的一生中,江西是他足迹所到最多的一个地方。从萍乡安源到井冈山,从新余罗坊到吉安东固,足迹几乎遍布全江西。1921年秋,中国党在上海诞生后不到五个月,就来到了江西。在萍乡的安源煤矿,他下矿井,办夜校,访贫问苦,宜传马列主义真理。次年,再次来到安源,与李立三、刘少奇一起,发动和组织安源路矿工罢工,从此掀开了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光辉一页,1927年月,大失败的危难时刻,奔走于湘赣边界,组织和发动了著名的秋收。他走铜鼓,下修水,跑萍乡,率领千人的秋收,沿着罗霄山脉,经莲花、永新、宁冈,于1927年的10月把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缔造了中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战略。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照耀了中国,点燃了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希望。井冈山的名字永远是与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29年初开始,把井冈山的烽火燃向赣南闽西的辽阔大地,在更大范围内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红色风暴。他率领红军“横扫千军如卷席”,战东固,打吉安;他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分地真忙”;他在兴国、寻乌等地进行农村调查,写出了指导中国的不朽篇章。在那火热的岁月里,儿乎走遍了赣南的山山水水。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38岁的当选为执行委员会,领导根据地的斗争。他率领苏区的军民,一次又一次粉碎了反动派的军事“围剿”,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地党人的斗志。中华苏维埃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是中国的希望。这期间,曾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排挤和打击,但他仍以大局为重,依靠军民,坚持斗争。瑞金沙洲坝的红井,是他永远与江西人民心连心的见证。1934年11月18日傍晚,他跨过于都贡江上的浮桥,和主力红军一起,开始了万里长征,从此北上抗日,一别江西多年,但正是在江西这块红上地上,的革
命军事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在江西的的实践,是真理的求索,是不懈的奋斗,他的伟大足迹正如他的诗篇所云“无限风光在险峰”。
红色的江西,犹如一个没有围墙的历史搏物馆,赣鄱大地,旧址、故居及纪念建筑物数量多、分布广,其中,井冈山旧址群、瑞金命旧址群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两处旧址。截止2005年7月,江西共有9个由中宣部命名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0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68个县、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个纪念馆分布于全省各地。全省登记在册的旧居旧址有1500多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达4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处共40个点。属省级重点义物保护单位的有76处。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因拥有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中国“红色摇篮”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始发地、中华苏维埃临时诞生地等众多中国之最,江西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上,将按“一个龙头、四个基点、两个集散中心、六条精品线路”来布局,即以井冈山为龙头,以南昌等地为基点,以南昌、赣州为集散中心,以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等六条精品线路为骨架。同时,打造一批成熟的红色旅游产品,如红色文化研习游等。并加强包括八一南昌纪念馆等景区建设。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江西是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江西人民对于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具有自己特殊的使命。建国之初,同志就为老区人民题词:“发扬传统,争取更大光荣。”1965年7月他重上井冈山时又谆谆教导我们:“井冈山的精神不要丢了。”对江西这片红土地有着浓厚的情谊,他于1972年深秋来到井冈山,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改革开放一开始,他就郑重向全党提出恢复遭到“文化大”严重歪曲和破坏的传统,发扬精神,并要求“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文明的主要支柱”。1984年2月,同志又题写了“井冈山烈士纪念碑”。同志十分重视和强调发扬井冈山的传统,19年10月来江西视察时,挥笔题写了“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传统”,并精辟地指出“中国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
江西是中国“红色旅游”的故乡。在国内,江西最先建立红色旅游区,最先提出红色旅游口号,最先举办《红色之旅》节目。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党领导人民在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2000年江西就开始打“红色旅游”牌;2001年建党80周年时正式提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口号;2004年10月20日起程,行程一万多公里的“2004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活动,成为我省旅游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国家旅游局领导评价说:“这不但是亲身实践和宣传推广红色旅游的一个创举,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红色,正成为江西旅游的主色调;红色旅游,正在被打造成江西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线! 2004年,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就已达1350余万人次,可见江西“红色旅游”大步向前。
在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路和123个经典景区名录中,江西“四线五景”榜上有名。四条精品线路分别是:1、南昌-吉安-井冈山线;2、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3、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线;4、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线。在全国红色旅游123个经典景区名录中,江西占5个,即:1、南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
区(点);2、萍乡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3、井冈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4、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苏区根据地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5、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
二、红色资源的传播、弘扬与利用(以瑞金为例)
发展红色旅游是“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的政治工程;是“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的文化工程;是“开发一方红,致富一方人民”的经济工程;是“三位一体”、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从党、到江西、省,对红色旅游都十分工视。领导同志多次对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做出重要指示,、于2004年12月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同月,《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也出台实施。2004年10月21日,由江西省旅游局和大江网联合评选的江西“十大红色旅游景点”出炉。这十大红色景点分别是:井冈山黄洋界综合景区、南昌八一纪念馆、安源景区、瑞金叶坪综合景区、秋收铜鼓纪念馆、永新三湾改编旧址、万载湘鄂赣省苏维埃旧址、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旧址、秋收修水策源地、景德镇新四军改编旧址。
近年来,瑞金市充分挖掘独特而丰富的红色资源,持之以恒地开展“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专题教育,致力打造“红色故都、绿色家园、廉洁净土”品牌,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善政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今年1月至5月,该市招商引资、工业经济、财政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红色教育“乐”起来 :“瑞金的红色资源,蕴涵着厚重的廉政理念,是新时期党人夯实廉洁从政思想道德基础,筑牢反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精神营养。”该市领导如是说。以此,瑞金市推出实施以“双十工程”(建设十大教育载体,开展十大主体活动)为主抓手的“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专题教育活动,开辟党风廉政教育的新载体、新途径,形成了党风廉政教育长效机制。
建设“十大教育载体”,即修复和保护一批红色旧址,完善和提升一个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创建一批红色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一批红色廉政文化教育主干课程,编写一套红色廉政文化教育经典教材,制作一批红色文化经典影视作品,创排一批红色廉政文化经典戏剧节目,开辟一个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电视专栏,设立一个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报纸专栏,开通一个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网站。
开展“十大主体活动”,即每年开展一个红色主题党性党风党纪实践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缅怀英烈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入户听诉和入企服务月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红色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月活动,每年开展一次“七一”党日活动,每年开展一次评选勤政廉政模范活动,定期开展红色廉政文化党课活动,定期开展唱红歌活动,适时开展任前红色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每年民主生活会开展“学传统、找差距”活动。
红色课堂“活”起来
在办公楼里,一幅幅红色廉诗警句时刻提醒;在舞台上,一个个红色廉政经典节目寓教于乐;在学校里,一个个红色廉政故事和经典歌谣在传唱;在公园内,一块块红色廉政宣传窗、宣传墙、宣传灯,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在瑞金,原与老百姓颇有“距离感”的红色廉政传统文化,正变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了解,近年来,该市建立健全了“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专题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经费预算制度、动态考核制度等领导协调机制,形成了瑞金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大宣教”格局,推动了专题教育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把红色廉政传统教育的空间渗透到基层、社会、家庭和日常生活之中。
红色精神“扬”起来 在“双十工程”推进过程中,瑞金市十分注重“学用相长、知行统一”,通过深入开展“学传统、找差距”、“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推动全民创业大发展”等红色主题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真正受教育。
近年来,结合红色主题实践活动,该市先后创新推出了“干部联系群众日”、“三制促三明”、“和谐110”等在全国推广的亲民、为民、富民举措,受到群众的欢迎。老百姓欣喜地说:“苏区干部那种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争创一流的好作风又回来了。”近3年来,该市先后推出实施106件民心工程,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得落实,完成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瑞金、市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的综合或单项工作先进荣誉60多项。
红色传统在延续,红色影响在扩大。如今,瑞金市正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红色传统教育大课堂,和国家的40多个部(委、局),全国100多所高校在这里建立了红色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来这里“溯源红色,感悟传统”的国内外游客超过几十万人次。 三、谈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和问题
播扬红色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特色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红色旅游,带给国人的是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有什么教育方式比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更好呢?红色旅游,将中国人民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让人们触摸鲜活的历史、体验战争的悲壮色彩,前辈的崇高精神,搭建现代人与红色年代的情感之桥,坚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信仰。
发展红色旅游,播杨红色文化,必须创新发展观念,把红色旅游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游、以游促教;把红色之魂与绿色之美、古色之特殊整合,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把红色旅游的各种资源要素充分整合、创新,以市场化推动产业化,实现红色故土向旅游圣地,政治品牌向市场品牌的双重转化,实现旅游扶贫开发工程向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经济工程的转变。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通过对旧址的参观、文化的学习、精神的感悟,引起参观学习者心灵的震撼、激发理性思考,红色旅游是进行传统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培育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最好的办法。发展红色旅游,寓教育于旅游之中, 实践证明是丰富生动和切实有效的。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极大的文化意义。旧址及其成列的物品内涵具有丰厚的文化沉积,一处处旧址,一件件文物,无不体现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红色旅游的过程,及时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了解历史,深入挖掘内涵,大力弘扬精神,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多数遗址位于尚欠发达的老区,红色旅游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得支柱产业,扩大当地就业,形成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 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种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民的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