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神奇的小电动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小电动机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成。 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 电动机是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而转动。 过程与方法:
1、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电动机的构造。 2、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小电动机、电池2节、导线若干、磁铁2块、 简易实验装置。
2、教师演示实验材料:教学课件、电池盒、一米铜线、洗衣刷、棉签、
双面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合作,做“刷刷车”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有轮子的车,你们见过没有轮子的车吗?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做一辆没有轮子的车,相信吗?
(出示洗衣刷)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刷子。怎样让刷子运动起来?
将电池固定在刷子的一端;接下来,把棉签套在小电动机的转轴上,并折弯棉签;然后将小电动机固定在刷子的另一端,小电动机上有两个金属片,分别将其接到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看看“刷刷车”会有什么精彩的表现。请同学们打开3号材料袋制作“刷刷车”。 2、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师:知道“刷刷车”为什么能运动起来吗? 生:有小电动机(小马达)和电池。
师: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学习“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神奇的小电动机)
(二)学习观察,了解构造 1、学习课文,了解结构
师:刚才同学们都知道,是小电动机通上电让刷子运动起来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电动机里的秘密啊?——想
那我们就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 请同学们打开1号材料袋。(1分钟观察)
师:我请一位同学汇报下,小电动机有几个部分。——(3个) 请同学们打开书58页,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几个部分。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那三部分。
生1:由外壳、转子、后盖3部分组成。 师:板书:外壳、转子、后盖
师:同学们仔细看下外壳里面有什么? 生2:外壳上有两块磁铁„„ 师:板书(磁铁)
师:再来看看转子上面有什么? 生3:铁芯、线圈、换向器。 师:板书:铁芯、线圈、换向器
师:拿起转子让同学请同学指出换向器在那里?(为后面的探究实验做铺垫) 师:请同学上来为我们指出它们在哪。 师:那后盖上面有什么? 生:电刷
师:板书:电刷
师:电刷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下书本58页。 生:„„
(三)动手操作,探究秘密 1、生做实验,记录现象
师:再来看看转子,上面由线圈缠绕着铁芯,我们能联想到上节课学到的电磁铁。那怎样验证转子是不是电磁铁?
老师这里有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用两根导线做成“v”形支架,它相当于后盖上的电刷,我们要将转子的换向器同电刷相互接触,然后将导线的末端接通电流,看看它能不能吸住铁做的回形针,同学们你们看清楚了吗? 同学们打开2号材料袋试一试,并做好记录。 (学生实验)
师:如果每个小组的转子能吸住回形针,吸住就是电磁铁。 生:汇报(吸住回形针)
师:你们还想知道小电动机的什么秘密啊? 生1:小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呢? 生2:外壳里的两块磁铁有什么作用? 生3:怎样让转子转动得更快呢?
师:同学们的提问很好,老师归纳出几个问题一起来探究: 师:大家清楚?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
2、展示交流,欣赏评价
师:接下来我请各组来说说他们的发现。 (学生上台汇报,展示实验记录单)
(四)知识小结,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总结知识 师:看到同学们的展示,老师真的很高兴,我们不但会发现问题,而且会自己验证找到了小电动机神奇的秘密。 2、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电动机有两种,一种直流电动机、一种交流电动机,同学们了解小电动机的秘密,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电动机? 生:电风扇、汽车、冰箱„„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电动机,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刚才课上的“刷刷车”进一步改进,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那么你们就是未来的小发明家。 板书设计: 神奇的小电动机 外壳 (磁铁) 小电动机 转子 (铁芯、换向器、铜线) 后盖 (电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