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K12配套]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5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苏教版必修1

[K12配套]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5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苏教版必修1

来源:华拓科技网
KK12配套学习资料

课时分层作业(五)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下列仪器不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蒸发皿 C.量筒

B.蒸馏烧瓶 D.分液漏斗

C [萃取分液时用到分液漏斗,蒸发时用到蒸发皿,蒸馏时用到蒸馏烧瓶。] 2.下图所示四种化学实验操作的名称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分别为( )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答案】 A

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A [分液法适合分离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两种液态混合物,A错误。] 4.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化学式 C3H6O2 C4H8O2 熔点/℃ -98 -84 沸点/℃ 57.5 77 密度/(g·cm) 0.93 0.90 -3在水中溶解性 可溶 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 C.蒸馏法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B.升华法 D.分液法

KK12配套学习资料

C [由表中数据甲、乙为熔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且密度、溶解性相似,可用蒸馏法分离。]

5.酒精、苯、CCl4、煤油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大都能互溶;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紫色;溴(液溴)的性质与碘相似,其溶液呈橙色,则下列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液溴和CCl4 C.CuCl2和Na2SO4溶液

B.酒精和煤油 D.苯和蒸馏水

D [其中选项A、B中的物质彼此互溶;C选项中CuCl2和Na2SO4两种溶液互溶不会发生分层现象,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只有D选项中苯和蒸馏水互不相溶,会发生分层现象,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6.现有三组混合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混合液;②39%的酒精溶液;③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C.萃取、蒸馏、分液

B.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B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离;②酒精与水沸点相差大且热稳定性好,用蒸馏的方法分离;③碘在水中溶解度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7.已知氯化钠和纯碱晶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的方法是( )

A.蒸馏法 C.结晶法

B.萃取法 D.分液法

C [NaCl、Na2CO3均易溶于水,但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的程度不同,可用结晶法分离。]

8.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导学号:90512022】

选项 A B C D 目的 分离溶于水的碘 分离水和乙醇 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杂质 除去丁醇(沸点为117.5 ℃)中分离方法 原理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分液 重结晶 蒸馏 水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KK12配套学习资料

的乙醚(沸点为34.6 ℃) D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A项错;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B项错;除去KNO3中的NaCl杂质是利用二者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差别很大,使用重结晶法,C项错;分离两种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液体,一般使用蒸馏操作,D项正确。]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液体中

C.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可先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呈中性

D.过滤时,应将漏斗的下端离开烧杯内壁

C [A项,蒸发结晶时不能加热至蒸干;B项,水银球应插至蒸馏支管口处;D项,漏斗的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

(备)

下列分离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通过盛有足量饱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 B.分离KNO3晶体中的少量NaCl,溶解后蒸发结晶、过滤 C.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

D.除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C [A项,CO2、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B项,应溶解形成热的浓溶液,然后冷却结晶、过滤;C项,加热I2升华,可分离NaCl和I2;D项,引入杂质离子Cl。]

10.现欲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需进行以下的操作: (1)可选用下列________物质为萃取剂。 A.酒精 B.苯 C.KBr溶液

(2)萃取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上层为(填主要物质)________,下层为________。(已知苯的密度小于水)

(3)分液时,应(填写液体如何分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后,应进行(填操作方法)________即可得到溴单质。进行上述操作时,经常加入碎瓷片,目的是________。

【解析】 (1)A、C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 (2)苯比水的密度小,在液体上层。

(3)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然后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4)溴的苯溶液,分离出Br2,可用蒸馏法。

【答案】 (1)B (2)溶有溴的苯 水 (3)先让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再把上层液体从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KK12配套学习资料

上口倒出 (4)蒸馏 防止暴沸

11.(1)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

(2)除去KCl溶液中的SO4,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________。

A.① C.②③

B.③④ D.②④

2-

【解析】 (1)NaNO3和KNO3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同,可用结晶法来提纯。

(2)除去SO4,可用Ba。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可选用BaCl2或Ba(OH)2,过量的Ba再用CO3除去,最后用盐酸除去CO3。

(3)要将两种固体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须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①两者都易溶;④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②CaCl2易溶,CaCO3难溶;③MnO2难溶,KCl易溶;②③可用指定方法分离。

【答案】 (1)溶解 过滤 (2)BaCl2[或Ba(OH)2]、K2CO3、HCl (3)C

[冲A挑战练]

1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导学号:90512023】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

溶液

A.①④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B.④①②⑤③ D.⑤②①④③

2+

2-

2+

2+

2-

2-

2-

2-

2+

2+

C [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Mg,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SO4;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是为了除去Ca及多余的Ba,然后进行过滤,除去Mg(OH)2、BaSO4、CaCO3、BaCO3等难溶物,最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多余的CO3和调节溶液的pH。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C。]

13.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CaO+H2O===Ca(OH)2。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90512024】

(1)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可采取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2-

2+

2+

KK12配套学习资料

(2)在你选择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方法的实验步骤里,紧挨加热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并且对此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生石灰为固体,酒精是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将两者分离,最好使用蒸馏法。 【答案】 (1)蒸馏 (2)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接通冷凝管中的水 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14.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实验室中只有混有Na2SO4的NaCl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提纯NaCl的方案: 【导学号:90512025】

如果此方案正确,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是否可改为加入Ba(NO3)2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①后,判断SO4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为什么不过滤后再加Na2CO3溶液?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NaCl、Na2SO4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要制取纯净的NaCl溶液,可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但此过程中引入了新杂质Ba,故需在后续过程中要把Ba除去,可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量的CO3可用盐酸除去。(1)其中操作①不能改为加入Ba(NO3)2溶液,因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在后续过程中无法除去NO3。(2)检验SO4是否除尽的方法:取上层清液于一试管中,并继续滴加少量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说明SO4已除尽。(3)BaSO4、BaCO3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可在这两种物质沉淀完全后进行一次过滤即可。

【答案】 (1)否,因为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NO3,后续操作中无法除去 (2)取上层清液于一试管中,并继续滴加少量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SO4已除尽 (3)除去过量的Ba 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2+

2-

2-

2-

2+

2-

2-

2+

2-

配套学习资料K12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