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总第181期 浙江水利科技 Zhejiang Hydrotechnics No.3 Total No.181 May 2012 2012年5月 水工挡墙、防汛墙出险实例及工程措施 吴良勇 ,邵彦俊 。许长安。 (1.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2.湖州市水文站,浙江湖州3.湖州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浙江摘宁波湖州315040; 313000) 313000; 要:根据水工挡墙、防汛墙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介绍了几个出险实例,对受船撞击,地基整体失 稳,结构滑动、倾覆,防洪高程偏低,洪水发生漫溢,渗透破坏导致安全隐患等出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 相应的工程措施。 关键词:水工挡墙;防汛墙;出险;渗流 中图分类号:TV69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01X(2o12)03-0040-02 筋混凝土板桩。现场调查发现,上部薄墙因无保护装置, 1常见险情 水工挡墙、防汛墙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不发生结构 损坏、地基整体失稳,抗水平滑动或倾覆稳定,同时满足 挡洪和渗透稳定要求…1。根据近年来水闸、防汛墙安全检 被撞后墙身多处贯穿性斜向严重开裂,但薄墙下部导梁未 见裂缝,与下部板桩连接处亦完好,分析认为与导梁前有 钢护木、后有覆土保护,缓冲作用明显有关。根据检查结 果,驳岸使用单位对出险段上部薄墙已进行翻建。 查的实践经验,水工挡墙、防汛墙常见出险情况有:①受 船撞击,造成墙体结构损坏;②地基整体失稳;③结构滑 动或倾覆;④防洪高程偏低,洪水发生漫溢;⑤渗透破坏 导致安全隐患。 2.2地基整体失稳 沿海地区地基软弱,由于管理和施工不当,常发生墙 后超载、墙前超挖等现象,引起水工挡墙地基整体失稳。 实例3:沿海某市某装卸储运公司在防汛墙后7 m处, 长达125 m范围内大量堆放重约28—30 卷的钢卷,且叠 2常见原因及出险实例 2.1 受船撞击 船闸闸室挡墙、翼墙、码头驳岸段以及水流弯道处防 汛墙极易受船撞击,而墙体混凝土属于脆性材料,不耐冲 放3层,造成地坪严重坍塌,防汛墙严重外移内倾,土体 挤压进入河道20 m,直接影响防汛安全和河道通航,属于 典型的地基整体失稳事故。该防汛墙为高桩承台结构,地 基整体稳定复核安全系数仅为0.60。 实例4:某建材堆场公司在水闸旁8 m左右大量堆放建 筑渣土,渣土堆放最大高度达10 m以上,造成闸室挡墙严 重沉陷、内倾,伸缩缝处脱开,止水失效。现场调查发现, 击,因此常造成墙体结构损坏而发生险情,轻则开裂,重 则倒坍形成缺口,究其原因主要是墙体防撞保护装置或管 理措施不到位。 实例1:因多次受船撞击,某船闸闸室有12节挡墙严 重受损,其中4节被撞断,墙身外观呈破碎状,墙内竖向 闸室南侧挡墙为浅基础浆砌块石结构,2个测点沉降量分别 为43,39 em,超过SL 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建议的 值(15 cm),北侧挡墙因远离堆场,实测沉降量明显 较小。另外,堆载还造成外闸首坞式结构4个角点最大沉 主筋弯折,结构失去整体性而出现险情。现场调查发现, 闸室墙未安装橡胶护弦或钢护木,仅在墙体上部1.5 m外 包钢板防护,墙体撞击位置无任何保护装置。为安全度过 本汛期,管理单位在此处设置了出险警示标记,并添加了 橡胶护弦。 实例2:某建材公司码头驳岸,由于货运船只在高潮位 降差达12.5 em,大大超出规范建议的值(5 cm),引起 排架柱倾斜,闸门卡阻。 2.3结构滑动、倾覆 实例5:某内港水上加油站,全长120 m,防汛墙采用 浆砌块石,采用无桩混凝土平板基础,建造时间为20世纪 9o年代,由于当时内河机动船无大吨位船舶,基本上在60 t 泊岸撞击墙体,致使泊位处上部墙体裂缝及内倾错位。该 出险段为拉锚板桩结构,上部薄墙厚0.3 m,高2.0 m,墙 后为临空面,与薄墙连接的导梁高度2.70 m,厚0.45 m, 导梁顶高程为5.1 m,低于墙后覆土面标高,导梁下部为钢 收稿日期:2012.02.17 左右,吃水不深,且运输频率不高,因此挂浆机淘刷等现 象不太明显。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内河机动船舶强 制改用埋舱机,船只吨位越来越大,基本上在200 t以上, 有的已达500 1 000 t,且吃水深,运输频率高,因此在水 上加油站进出加油后,使得防汛墙前淘刷严重,墙体滑动 及突然倾覆现象频出,危害性日渐突出,严重影响生命及 生产安全。因此,目前在有堆载要求且运输频率大的河道 作者简介:吴良勇(1969一),男,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工作。 ・40- 吴良勇,等:水工挡墙、防汛墙出险实例及工程措施 防汛墙设计中,应考虑结构滑动及倾覆的因素。 降量及水平位移监测,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无桩基础防汛墙,如发生墙前淘刷或墙后堆载超 出设计标准时,应复核防汛墙抗滑能力(沿基底滑动)与 抗倾覆能力(沿基底前沿倾覆);对于桩基承台浆砌块石结 构,应复核浆砌块石墙身与桩基承台结合面处抗滑能力, 同时需复核桩基的水平承载力-3 J。 对于墙后土体流失导致渗透破坏往往不易察觉,建议 2.4防洪高程偏低。洪水发生漫溢 实例6:沿海某市圩区某水闸建于1983年,防洪设计 标准偏低,外闸首闸顶高程、闸室挡墙(或内闸首)顶高 程分别为5.2,4.0 m,而该区域其它水闸相应高程分别为 5.8,4.5 m。“99630”洪水,圩区外围洪水高程达5.6 m时, 外闸首闸门关闭,但该水闸闸门顶过水,且洪水漫过闸室 挡墙,整个圩区淹没。结果约40 h (600多亩)水田受 淹,损失严重。因此,建议对现有的水闸进行洪水位校核, 设计防洪标准偏低的水闸应进行加固改造,特别对20世纪 设计单位防渗设计时留有足够的安全余地,对粉土或粉砂 地基、墙前冲刷严重地段引起足够重视,必要时可设计板 桩基础。 七八十年代修筑的水闸进行复核,如防洪高程偏低,应对 闸室挡墙、内闸首部位进行加高处理,且对闸门顶进行加 高加固处理,保护当地人民生活和生命安全,确保农业生 产不受洪灾影响。 2.5渗透破坏导致安全隐患 渗透破坏导致安全隐患,包括外侧高水位时正向渗流 作用下的管涌、流土,外侧低水时反向渗流作用下的土体 流失、淘空等。遇到以下情况易发生渗透破坏。 (1)墙前泥面遭淘刷,渗流出口段逸出坡降超标; (2)基础底板座落在回填土上,时间长后与底板脱开, 形成渗透通道; (3)基础底板座落在天然的粉砂和粉土上,允许渗透 坡降较小; (4)墙后回填土质量较差,如土质填筑时夯压不实, 建筑弃料、垃圾等; (5)板桩结构防汛墙由于板桩脱榫、破损,桩后土体 逐渐流失,形成进水通道。 实例7:某市市内河某段约64O m范围墙前泥面线遭淘 刷,加上墙后回填土填筑时夯压不实,发生严重的渗透变 形破坏,墙后回填土坍陷,地下水与河水连通,影响防汛 安全。 3排除险情的对策措施 对于水闸挡墙、防汛墙受船撞击后多数严重损坏,汛 期抢修成本较大,且汛后常需要推倒重建,工程处理成本 较大,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如下措施:①根据防汛墙实际运 行情况,加大保护范围,增加防撞装置数量,如橡胶护弦、 钢护木、保护钢板等;②在水闸进出口处、河道水流弯道 处设置船撞警示装置;③在受船撞击频率较高处,提高覆 土高程,加大缓冲作用_2J。 对于墙后超载、墙前超挖会引起工程地基整体失稳, 直接影响防汛安全和河道通航,还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建议管理单位加大巡查力度,重点检查装卸作业岸段有无 违章堆载、疏浚等。一旦发生地基整体失稳险情,应立即 停止墙后装卸作业、转移堆载,通知相关单位,如墙体坍 塌不能挡水,则应立即采取施工围护。同时加强结构的沉 当汛期高水位超过墙后填土面高程时,防汛墙后会发 生潮湿、间断渗水、连续渗水甚至发展至流土、管涌险情, 抢险基本原则为迎水面(上游)堵截,背水面(下游)导 渗。上游堵截,即用渗透系数较小的材料封堵渗漏水处通 道口;下游导渗,即用渗透系数较大的材料覆盖于渗水处, 以降低上下游渗透压力,并起到反滤作用。鉴于抢险时间 与抢险工具的,墙前高水位时一般优先采用背水面工 程措施,墙前低水位时一般优先采用迎水面工程措施。主 要工程措施如下:①如墙后填土面仅出现潮湿现象,一般 不需处理,但应加强观察,现场作标记;②如发生间断渗 水,则在渗水处将土工编织布覆盖在渗水面上,四周用砖 块将其固定,严重时可在土工布表面铺厚度10 cm的中细 砂,将渗水导入附近下水道。铺设土工编织布起到反滤作 用,防止渗水时带出土颗粒,抢险时应注意处理后的渗水 应该是清水,否则应加铺中细砂等过滤层直至冒清水为止; ③如发生连续渗水甚至发展至流土、管涌险情,在铺砂基 础上,加铺30 cm厚、粒径2—4 em的小石子导渗,铺设面 积为2 m×2 m范围或视渗漏孔情况而定;同时应摸清迎水 面渗水位置,从墙顶向下沉放复合土工膜覆盖在渗水处, 表面抛放袋装土压实封堵,袋装土必须紧贴墙体抛放,以 免覆盖布防渗失效。 4结语 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以上水闸挡墙、 防汛墙等易出险的案例,并对易出险的在不同工况的情况 下,提出了应积极采用的相关对策措施,使其能在运行过 程中发挥作用,并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提出了 可借鉴的依据,为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建管(2008)214号文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OO8. [2]江苏省水利厅,水利部水管司.sL 214__98水闸安全鉴定规定 [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3]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SL 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郎忘忧)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