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说课稿
尊敬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爬天都峰》。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是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遇上一位素不相识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道理。
课文中运用了大量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心理变化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目,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方法,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作用。
结合教材特点、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学情特点,我预定了本课3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课文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能抓住课文重点句段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文能力,丰富语文素养。
以上两个教学目标也是本课教学重点。(本篇课文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过程。)
情感目标: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战胜困难。这也是课文教学难点。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抓住本文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反复诵读,多次与文本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揣摩语言,走进语言最深处,品味语言文字魅力和课文人文意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构建开放而又充满活力课文课堂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以实现教师有效教和学生有效地学。
为使本课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我做了如下教学准备:一是查找黄山天都峰图片资料;二是多媒体课件;三是学生小组合作用学习卡。
为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我预设了如下教学活动。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正所谓“入境始于趣,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一开始,我就用多媒体播放黄山天都峰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天都峰高和陡,然后再出示本课课题。本环节看似简单,但是色彩鲜明图片形象直观,视觉上震撼能唤起学生阅读欲望,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新课标》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重要目标,也是学习语文根本手段。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课文生字、新词,带有生字新词句子多读几遍。初读后我将采用小组选段赛读方式,让学生读带有生字新词句子,以检测这一环节教学是否以达成目标,为下一个环节研读精读,披文入情朗读扫清文字障碍。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特级教师支玉恒说,不把握整体,如何感知局部?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
能力。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从这样问题入手“读了课文,你印象最深是什么?”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我会出这样一道排序题:课文是按照怎样顺序来写?请你把序号重新排列。得出课文叙述顺序是: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后。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梳理文章脉络,为后面感知局部做好铺垫。
四、品读悟读,披文入情
品读情悟读将是这课重点和难点。在这一环节中,课文第二自然段,以及“我”和爷爷两次对话是品读重点。课堂中有效品读,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魅力,获得写作上启发,还能体会到课文人文意蕴。
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天都峰险要:“高”和“陡”。“ 在云彩上面”形象地写出了天都峰高,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出来,这样天险,看了都会使人心里发颤。对这一重点段我采用方法是读出体会,读出理解。叶澜老师曾说:“我们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涌动。”因此,这一环节,我会指导学生通过默读、图片引导读、闭眼听读想象、学生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把课文中描写变成自己头脑中画面,读出天都峰险峻峭拔,难以攀登,令人望而生畏;读出“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心理。引导孩子们读、思、品,他们一次次地读,情感一层层地递增,递增情感又会促使他们读出更多感受。
我”和老爷爷这一老一少对话,虽然只有三句,两句“你也来爬天都峰?”和最后决定“咱们一起爬吧!”却体现了他们复杂心情。这里,我采用是创设情境,体验角色方法。以角色朗读为切入口,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然后全班汇报表演。读出这一老一小对对方来爬天都峰表示惊讶与怀疑,读出从彼此身上获得勇气和动力后自信。
五、仿句仿段,学以致用。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之,自然纯熟。”三年级刚刚开始学习写作,多模仿是有益。本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模仿第二自然段写法写高
耸入云电视搭。这一教学活动是按照这样程序进行。先思考,然后把写片段写在学习卡上,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写好同学在全班交流。最后评价反馈。
六、布置作业。布置学生利用搜集到有关黄山文字、图片资料,出一期墙报。
我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