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上
临床用药论坛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分析
马少远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1300
【摘要】目的:对比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成2组,参照组与试验组,各为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与晚期充盈波峰值速度之比(E/A)予以统计对比。结果: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患者(96.67%)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VEF、E/A分别为(0.49±0.10)、(0.77±0.11),参照组患者治疗后数据分别为(0.31±0.11)、(0.61±0.1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541.4;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冠心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临床中,如果冠心病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心肌纤维化,进而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乏力、气促、水肿等症状。有关文献报道[1]
显示,血小板聚集、活化与冠心病病发与治疗关系密切。所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治疗以抗血小板聚集为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作为临床常用抗血小板类药物,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为了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本文现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予以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对我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予以研究,依据随机原则均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30例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最小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60.26±4.37)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5.34±1.26)年。试验组30例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7例;最小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60.59±4.33)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5.58±1.21)年。对2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予以统计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托拉塞米(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90)、呋塞米(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27)、多巴胺(江苏常州亚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366)。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治疗,口服给药,1次/d,100mg/次,持续用药3个月;试验组予以氯吡格雷(法国赛诺菲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治疗,口服给药,1次/d,75mg/次,持续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早期与晚期充盈波峰值速度之比(E/A)予以统计比较。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恢复良好,判定为有效;患者未满足上述标准,判定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的总和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检验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临床疗效)表示为百分比形式,计量资料(LVEF、
医学食疗与健康
[文章编号] 2096-5249(2019)23-0091-02
E/A)表示为(均值±标准差)形式,数据分别用χ2值与t值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 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患者(96.67%)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n(%)]
组别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参照组(n=30)13(43.33)11(36.67)6(20.00)24(80.00)试验组(n=30)
19(63.33)
10(33.33)
1(3.33)
29(96.67)*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χ2=4.04
2.2…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E/A 2组患者治疗前LVEF、E/A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VEF、E/A均大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E/A(_
x±s)
组别
LVEF
E/A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n=30)0.27±0.080.31±0.110.57±0.090.61±0.12试验组(n=30)0.28±0.09
0.49±0.100.58±0.080.77±0.11t0.456.630.455.38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冠心病也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的就是冠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者阻塞,进而出现心肌缺氧、缺血、坏死等症状。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力衰竭是病情进展的最终结果,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认可,但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时,是否继续给予阿司匹林治疗,一直是临床的争议所在[2]。
阿司匹林是临床中常用抗血小板类药物,通过抑制机体内血栓素2的合成,达到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治疗中,阿司匹林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管壁合成与前列腺环素12分泌。经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就是通过抑制患者机体内环氧化酶1的合成,减少血栓素2含量,进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然而也会抑制前列腺环素12的合成,减少肾血流量,致使水钠潴留,无法有效缓解心力衰竭[3]。在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作用十分积极,这
(下转第93页)
91
2019年12月上
院时间均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参照组
组别
参照组(n=100)观察组(n=100)
tP
发热消退时间4.79±1.362.51±1.879.8610.000
咳嗽消失时间9.06±1.525.28±1.4617.9350.000
临床用药论坛
的17.00%,且观察组患儿的总有率为91.00%明显高于参照
组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_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x±s)d]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7.06±1.044.88±1.3212.9720.000
X线阴影消失时间
5.67±1.3.72±1.0310.0690.000
平均住院时间10.78±1.6.32±1.276.9330.000
表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参照组(n=100)观察组(n=100)
2χP
皮疹4(4.00)1(1.00)--肝功能异常3(3.00)1(1.00)--胃肠道不适6(6.00)2(2.00)--转氨酶升高4(4.00)2(2.00)--不良反应发生率
17(17.00)6(6.00)5.9450.015
康复26(26.00)46(46.00)
--好转49(49.00)45(45.00)
--无效25(25.00)9(9.00)--总有效率75(75.00)91(91.00)9.0720.003
3 讨论
据资料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又称之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由于小儿自身免疫力较弱,一旦接触到传染源或其周围出现传染源,就很容易被感染进而发病[5]。该疾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春、冬两季,在天气突然骤变时表现特别显著,患儿在感染支原体肺炎后,会对其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损伤牵连率达到50%以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 威胁[6]。
本研究以抑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控制其炎症发生为首要原则,分组展开了研究,参照组所用的红霉素为一种抗感染、消炎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在进入体内后能够和5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干扰肺炎支原体蛋白的合成,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多,且病情易反复发作[7];观察组所用的阿奇霉素为红霉素的一类衍生物,可有效控制患儿体内的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全面清除其体内病原体,与红霉素相比,其稳定性更强,药物半衰期更长,耐酸水平也更好[8]。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度更好,平均住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参考文献
[1] 任德旭, 王成.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序
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29): -90.
[2] 郑金炉, 何莉莉. 阿奇霉素联合罗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
体肺炎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33): 58-59. [3] 彭东鸿, 黄胜芳.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
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25): 84-85.
[4] 吴国平.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
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16): 95-97.
[5] 陈艳.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
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14): 86-87.
[6] 王丽容.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
价值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4): 570-571.
[7] 尚宜星.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
床疗效比较[J]. 抗感染药学, 2019, 16(2): 326-327.
[8] 蒋成龙.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
应用效果对比[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91): 69+71. 作者简介:张宁(1979.1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外科重症。
通讯作者:徐永根,E-mail: xuyonggen@163.com
(上接第91页)
与药物作用机制密切相关。氯吡格雷作用机制就是结合患者机体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并在其介导下阻断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活化进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不会影响前列腺环素12合成,所以,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同时,还可以减小血粘度,不会影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心力衰竭的防治作用,临床效果更加确切[4]。本次研究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VEF、E/A均大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结果与有关研究报道[5]基本一致,由此说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效
果更加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1] 孙攀兴. 对比观察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
床疗效[J]. 黑龙江医学, 2019, 44(9): 1098-1099.
[2] 仇占宏, 吴栋梁.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
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8): 34-35.
[3] 韦群. 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意义评
价[J]. 家庭医药, 2018, 13(3): 129-129.
[4] 胡光环.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30例临床观察[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30(1): 23-24.
[5] 王小路.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
的价值探究[J]. 中国处方药, 2017, 15(10): 12-13.
医学食疗与健康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