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生物观察实验报告

微生物观察实验报告

来源:华拓科技网
广西大学环境工程基础实验

实验题目: 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观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组 别: 指导教师:

实验(1)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观察和计数

1.实验概述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水体和沉积物是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基本场所。本实验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实验,对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观察和定性,初步了解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了解其对水体净化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2实验原理

(1)显微镜的原理

(2)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比较厚的特制玻片。玻片刻有4条槽,两条槽之间的平面比其他平面略低,有一个小槽,槽两边的平面上刻有9个大方格,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其长和宽均为1mm,深度0.1mm,体积0.1m3。计数室的规格是把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每一个中方格有分成25个小方格,总共有400个小格。

血球计数板的计算方法是:先求得每个中方格中微生物的平均值,乘以中格数,即为一个大格中的总微生物数,再乘以10000,即为稀释后的溶液中的总微生物数。如要换成原液中的微生物总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可。

为简化计,通常取4个角上的4个中格进行计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每个中格中微生物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微生物数(mL)=(100个小格内的微生物数/100)*400*10000*稀释倍数

2.实验内容

2.1实验方案设计

选择一个池塘,对湖塘和水体和沉积物采样,观察其中微生物并计数。要求手绘观察图像,计算微生物数量。

2.1.1实验设备和材料 (1)实验设备

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移液管 (2)实验材料

1

广西大学环境工程基础实验

校园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

2.2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

(1)用压滴法制作表本片

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置于实验平台上,用滴管吸取湖水或含有沉积物的混合液,滴加在载玻片,用干净的盖玻片覆盖在滴液上,不要有气泡,即制成标本片。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片上的微生物。 (3)加被测样品到血球计数板

取干净的血球计数板,用盖玻片盖住计数室,用细口滴管吸取少量已经充分摇匀的湖水和沉积物的混合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微生物自行深入计数室,静止5-10min,待微生物自然沉降稳定后计数。 (4)计数

先用低倍镜寻找大方格网的位置(视野不要太亮),找到计数格后,换用40倍物镜观察计数。 2.3结论

手绘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形状,相对大小(见附图) 计算样品微生物数量

2.4 建议(如果有)

实验(2)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和定性

1.实验概述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水体和沉积物是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基本场所。本实验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观察实验,对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观察和定性,初步了解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了解其对水体净化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2实验原理

微生物细胞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及其它成分组成,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细菌的等电点pI在2-5之间,所以当pH>5时,细菌带负电荷,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而被染色。微生物体内的不同结构和染料的结合能力不同,故可用不同染料对微生物的不同结构分别染色。

2.实验内容

2

广西大学环境工程基础实验

2.1实验方案设计

对池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得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定性,进行微生物形态图的绘制。

2.1.1实验设备和材料

(1) 实验设备

显微镜、接种环、载玻片、酒精灯。 (2) 试剂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革兰氏碘液、95%乙醇、番红 (3) 实验材料

校园池塘的水体和沉积物 2.2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

(1)涂片

取干净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在正面边角作记号,滴一滴无菌蒸馏水在玻片,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取样品,与玻片上水滴混匀,在玻片上涂布成一层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固定

即干燥,干燥过程最好在空气中晾干。为加速干燥,可在微小火焰上烘干,烘干后在火焰上方快速通过3-4次,使菌体完全固定在载玻片上。不宜长时间高温烘烤,易致急速失水使菌体变形。

(3)初染

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2min,水洗。 (4)媒染

滴加革兰氏碘液,染1-2min,水洗。 (5)脱色

滴加95%乙醇,洗约45s,接着水洗。或滴加95%乙醇,将玻片摇晃几次即倾倒乙醇,如此重复2-3次后水洗。

(6)复染

滴加番红,染2-3min,水洗并干燥。 (7)镜检 显微镜观察。 2.3结论

观察颜色,并判断是G(紫色)还是G(红色)。手绘观察到的微生物图像,标明颜色。 2.3.1注意事项:

(1)涂片所用载玻片要洁净无油渍。

(2)细菌不宜多,涂片不宜厚,宜薄而均匀。

(3)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洗后,应该甩去玻片上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响染色效果。

(4)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脱色时间是否合适。如脱色过度,G易被误认为G。而脱色时间过短,G易被误认为G。脱色时间长短还受涂片厚薄,脱色时玻片晃动程度影响。

3

广西大学环境工程基础实验

2.4 建议(如果有)

2. 思考题

(1)涂片为何要固定?固定时要注意什么?

答:原因有三1、固定细菌,防止冲掉2、变形蛋白易染色3、杀死细菌,防止感染。实验中固定是用酒精灯烘干水样,应注意控制温度,控制时间,防止将菌体烧成灰烬,无法染色。固定时用载玻片背面靠近火源,而不是直接烘载玻片正面。

(2) 革兰氏染色如果只做1-4步,不用番红复染,能否分辨革兰氏染色结果?为什么? 答:能。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3)革兰氏染色在微生物学中有何实践意义?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