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大全—高考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大全—高考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

来源:华拓科技网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2007年高考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

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题目,求解的思路不难,但解题时,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讨论,却很容易被忽略。也就是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会经常出现错误。本文通过几个例子,剖析致错原因,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加强思维的严密性训练。 ● 忽视等价性变形,导致错误。

 x>0 x + y>0 x>1 x + y>3  ,但 与 不等价。  y>0 xy>0 y>2 xy>2

x

【例1】已知f(x) = ax + ,若3f(1)0,3f(2)6,求f(3)的范围。

b

①3ab0错误解法 由条件得 b32a6②2②×2-① 6a15 ③ ①×2-②得 8b2 ④ 33310b431043③+④得 3a,即f(3).

33333x,其值是同时b错误分析 采用这种解法,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满足条件的函数f(x)ax受a和b制约的。当a取最大(小)值时,b不一定取最大(小)值,因而整个解题思路是错误的。

f(1)ab正确解法 由题意有b, 解得:

f(2)2a212a[2f(2)f(1)],b[2f(1)f(2)],

33b165f(3)3af(2)f(1). 把f(1)和f(2)的范围代入得

3991637f(3). 33在本题中能够检查出解题思路错误,并给出正确解法,就体现了思维具有反思性。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反思性地看问题。

●忽视隐含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例2】

2(1) 设、是方程x2kxk60的两个实根,则(1)(1)22的最小值是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A)494(B)8(C)18(D)不存在

思路分析 本例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设了3个陷阱,很容易上当。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2k,k6,

(1)2(1)2221221()222()2

3494(k)2.44有的学生一看到49,常受选择答案(A)的诱惑,盲从附和。这正是思维缺乏反思性的体现。如果4能以反思性的态度考察各个选择答案的来源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能从中选出正确答案。

 原方程有两个实根、,∴4k24(k6)0  k2或k3.

当k3时,(1)(1)的最小值是8; 当k2时,(1)(1)的最小值是18。 这时就可以作出正确选择,只有(B)正确。 (2)

已知(x+2)2+

y2

22

4 =1, 求x+y的取值范围。

2222错解 由已知得 y2=-4x2-16x-12,因此 x2+y2=-3x2-16x-12=-3(x+

8228)+ , 3382828

∴当x=- 时,x2+y2有最大值 ,即x2+y2的取值范围是(-∞, ]。

333分析 没有注意x的取值范围要受已知条件的,丢掉了最小值。 事实上,由于(x+2)2+

y2y2

2

=1  (x+2)=1- ≤1  -3≤x≤-1, 44

x2+y2的取值范围是[1,

28

]。 3

从而当x=-1时x2+y2有最小值1。∴

注意有界性:偶次方x2≥0,三角函数-1≤sinx≤1,指数函数ax>0,圆锥曲线有界性等。

●忽视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11

【例3】已知:a>0 , b>0 , a+b=1,求(a+ )2+(b+ )2的最小值。

ab错解 (a+

1121112)+(b+)2=a2+b2+2+2+4≥2ab++4≥4ab•+4=8,

abababab∴(a+

121)+(b+)2的最小值是8. ab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分析 上面的解答中,两次用到了基本不等式a2+b2≥2ab,第一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

成立的条件是ab=

1,第二次等号21,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不能同时成立的。因此,8不是最小值。 ab1111112事实上,原式= a2+b2+2+2+4=( a2+b2)+(2+2)+4=[(a+b)2-2ab]+[(+)2-]+4

abababab1 = (1-2ab)(1+22)+4,

abab211111由ab≤()= 得:1-2ab≥1-=, 且22≥16,1+22≥17,

2422abab1251∴原式≥×17+4=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221125

∴(a + )2 + (b + )2的最小值是2 。

ab

●不进行分类讨论,导致错误

n【例4】(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1,求an.

nn1nn12n1. 错误解法 anSnSn1(21)(21)22错误分析 显然,当n1时,a1S132111。

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公式anSnSn1成立的条件是。

因此在运用anSnSn1时,必须检验n1时的情形。即:an

2(2)实数a为何值时,圆xy2axa10与抛物线y2错误解法 将圆xy2axa10与抛物线 y2222222S1(n1)。

Sn(n2,nN)1x有两个公共点。 21x联立,消去y, 2得 x(2a)xa10(x0). ①

1220171. 因为有两个公共点,所以方程①有两个相等正根,得2a0 , 解之得a822a10.错误分析 y

x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O O x (如图2-2-1;2-2-2)显然,当a0y 时,圆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图2-2-1 图2-2-2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要使圆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方程①有一正根、一负根;或有两个相等正根。 当方程①有一正根、一负根时,得因此,当a0a10.2解之,得1a1.

1712222或1a1时,圆xy2axa10与抛物线yx有两个公共点。 8212222思考题:实数a为何值时,圆xy2axa10与抛物线yx,

2(1) 有一个公共点;(2)有三个公共点;(3)有四个公共点;(4)没有公共点。

●以偏概全,导致错误

以偏概全是指思考不全面,遗漏特殊情况,致使解答不完全,不能给出问题的全部答案,从而表现出思维的不严密性。

【例5】(1)设等比数列an的全n项和为Sn.若S3S62S9,求数列的公比q.

a1(1q3)a1(1q6)a1(1q9)2错误解法 S3S62S9,,

1q1q1q整理得q3(2q6q31)=0.

63333由q0得方程2qq10.(2q1)(q1)0,q42或q1。

a1(1q3)a1(1q6)a1(1q9)2错误分析 在错解中,由,

1q1q1q整理得q3(2q6q31)=0时,应有a10和q1。

在等比数列中,a10是显然的,但公比q完全可能为1,因此,在解题时应先讨比q1的情况,再在q1的情况下,对式子进行整理变形。

正确解法 若q1,则有S33a1,S66a1,S99a1.但a10,即得S3S62S9,与题设矛盾,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故q1.

a1(1q3)a1(1q6)a1(1q9)3632)=0,即又依题意 S3S62S9   q(2qq11q1q1q(2q1)(q1)0,因为q1,所以q10,所以2q10.解得 q333334. 2说明 此题为1996年全国高考文史类数学试题第(21)题,不少考生的解法同错误解法,根据评分标准而痛失2分。

(2)求过点(0,1)的直线,使它与抛物线y2x仅有一个交点。

错误解法 设所求的过点(0,1)的直线为ykx1,则它与抛物线的交点为

2ykx1222,消去y得(kx1)2x0.整理得 kx(2k2)x10. 2y2x直线与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0,解得k错误分析 此处解法共有三处错误:

第一,设所求直线为ykx1时,没有考虑k0与斜率不存在的情形,实际上就是承认了该直线的斜率是存在的,且不为零,这是不严密的。

第二,题中要求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它包含相交和相切两种情况,而上述解法没有考虑相切的情况,只考虑相交的情况。原因是对于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和“只有一个交点”的关系理解不透。

第三,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后得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要考虑它的判别式,所以它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即k0,而上述解法没作考虑,表现出思维不严密。

正确解法 ①当所求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即直线垂直x轴,因为过点(0,1),所以x0,即y轴,它正好与抛物线y2x相切。

②当所求直线斜率为零时,直线为y = 1平行x轴,它正好与抛物线y2x只有一个交点。 ③一般地,设所求的过点(0,1)的直线为ykx1(k0),则1

2211.所求直线为yx1. 22ykx1y2x2,

k2x2(2k2)x10.令0,解得k = 2 ,∴ 所求直线为y综上,满足条件的直线为:y1,

1x1. 2x0,y1x1. 2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章节易错训练题》

1、已知集合M = {直线} ,N = {圆} ,则M∩N中元素个数是 A(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A)

0 (B) 0或1

(C) 0或2

(D) 0或1或2

2、已知A = {x | x2 + tx + 1 = 0} ,若A∩R* =  ,则实数t集合T = ___。tt2(空集) 3、如果kx2+2kx-(k+2)<0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C(等号) (A) -1≤k≤0 (B) -1≤k<0 (C) -14、命题A:x1<3,命题B:(x2)(xa)<0,若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C(等号)

(A)(4,) (B)4, (C)(,4) (D),4 1

5、若不等式x2-logax<0在(0, )内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等号)

21

(A) [16 ,1) (B) (1, + ) 6、若不等式(-1)na < 2 +3

(A) [-2,2 )

1

(C) (16 ,1)

1

(D) (2 ,1)∪(1,2)

 (-1)n + 1

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等号) n3

(B) (-2,2 )

3

(C) [-3,2 )

3

(D) (-3,2 )

7、已知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f(x)满足:f(1)1;当x0时,f(x)0;对于任意的实数x、y都有f(xy)f(x)f(y)。证明:f(x)为奇函数。(特殊与一般关系) 8、已知函数f(x) =

1-2x

,则函数f(x)的单调区间是_____。递减区间(-,-1)和(-1, +) x + 1

(单调性、单调区间) 9、函数y =

log0. 5(x2-1)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2 ,-1)(定义域)

x 2-2 x>1。 x

0≤x<1x-1

log 2(x+2) x>0-

10、已知函数f (x)= x x≤0, f (x)的反函数f 1(x)= x-1

(漏反函数定义域即原函数值域)

11、函数 f (x) = log 1 (x 2 + a x + 2) 值域为 R,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D(正确使用△≥0和△<0) 2(A) (-22 ,22 )

(C) (-,-22 )∪(22 ,+)

(B) [-22 ,22 ]

(D) (-,-22 ]∪[22 ,+)

12、若x≥0,y≥0且x+2y=1,那么2x+3y2的最小值为B(隐含条件)

(A)2

3(B)4

2(C)3

(D)0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x24x32213、函数y=2的值域是________。(-∞, )∪(,1)∪(1,+∞) (定义域)

xx655x

14、函数y = sin x (1 + tan x tan 2 )的最小正周期是C (定义域)

 (A) 2

(B) 

(C) 2

(D) 3

15、已知 f (x) 是周期为 2 的奇函数,当 x  [0,1) 时,f (x) = 2 x,则 f (log 1 23) = D(对数运算)

2

23(A) 16

316(B) 23

216(C) -23 23(D) -16

16、已知函数f(x)axbx3x在x1处取得极值。 (1)讨论f(1)和f(1)是函数f(x)的极大值还是极小值;

(2)过点A(0,16)作曲线yf(x)的切线,求此切线方程。(2004天津)

(求极值或最值推理判断不充分(建议列表);求过点切线方程,不判断点是否在曲线上。) 3 sin  cos  3 3 

17、已知tan (-3 )= - 5 则tan  = ; = 。 、23 (化齐次式) 3cos 2 -2sin 2 18、若 3 sin 2 + 2 sin 2 -2 sin  = 0,则cos 2 + cos 2 的最小值是 __ 。13

19、已知sin + cos = 5 ,  (0,),则cot = _______。-4 (隐含条件)

20、在△ABC中,用a、b、c和A、B、C分别表示它的三条边和三条边所对的角,若a =2、

14

(隐含条件) 9

b2、A

(A)

4,则∠B = B(隐含条件)

(B)

 12 6(C)

6或5 6(D)

12或11 121125

21、已知a>0 , b>0 , a+b=1,则(a + a )2 + (b + b )2的最小值是_______。2 (三相等) 4

22、已知x ≠ k (k  Z),函数y = sin2x + sin2x 的最小值是______。5(三相等) 23、求y28的最小值。 22sinxcosx错解1 y28288 22222|sinxcosx|sinxcosxsinxcosx1616,.ymin16.

|sin2x| 错解2

y(282sinx)(cos2x)122281162. 22sinxcosx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错误分析 在解法1中,y16的充要条件是即|tanx|28且|sin2x|1. 22sinxcosx1且|sinx|1.这是自相矛盾的。ymin16. 2在解法2中,y162的充要条件是

282sinx且cos2x,即sin2x2,cos2x22,这是不可能的。 22sinxcosx正确解法1 y2cscx8secx

222(1cot2x)8(1tan2x)

102(cot2x4tan2x)1022cotx4tanx18.22

其中,当cotx4tanx,即cotx2时,y18.ymin18. 正 确 解 法2 取正常数k,易得

222y(282ksinx)(kcos2x)k22k28kk62kk. 22sinxcosx其中“”取“=”的充要条件是

281222ksinx且kcosx,即tanx且k18. 222sinxcosx12因此,当tanx时,y62kk18,ymin18.

224、已知a1 = 1,an = an-1 + 2n1(n≥2),则an = ________。2n-1(认清项数)

25、已知 -9、a1、a2、-1 四个实数成等差数列,-9、b1、b2、b3、-1 五个实数成等比数列, 则 b2 (a2-a1) = A(符号) (A) -8 (B) 8

9(C) -

8

9(D)

8

26、已知 {an} 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判断Sk,S2k-Sk,S3k-S2k成等比数列吗?

当q = -1,k为偶数时,Sk = 0,则Sk,S2k-Sk,S3k-S2k不成等比数列; 当q≠-1或q = -1且k为奇数时,则Sk,S2k-Sk,S3k-S2k成等比数列。 (忽视公比q = -1)

27、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和数列{an}满足下列条件:

a1a,anf(an1)(n2,3,4,...),a2a1,f(an)-f(an-1) = k(an-an-1)(n = 2,3,┄),其中a为常数,k为非零常数。(1)令bnan1an(nN*),证明数列{bn}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n}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的通项公式;(3)当|k|1时,求liman。(2004天津)

n(等比数列中的0和1,正确分类讨论)

28、不等式m2-(m2-3m)i< (m2-4m + 3)i + 10成立的实数m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_。{3}(隐含条件) (-1+i)(2+i)

29、i是虚数单位,的虚部为( )C(概念不清) i3

(A) -1

(B) -i

2(C) -3 (D) -3 i

30、实数m,使方程x(m4i)x12mi0至少有一个实根。 错误解法 方程至少有一个实根,

(m4i)24(12mi)m2200  m25,或m25.

错误分析 实数集合是复数集合的真子集,所以在实数范围内成立的公式、定理,在复数范围内不一定成立,必须经过严格推广后方可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对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而言的,而此题目盲目地把它推广到复系数一元二次方程中,造成解法错误。

正确解法 设a是方程的实数根,则

a2(m4i)a12mi0,a2ma1(4a2m)i0.

由于a、m都是实数,a2ma10,解得 m2. 4a2m031、和a = (3,-4)平行的单位向量是_________;和a = (3,-4)垂直的单位向量是_________。

34344343

( ,- )或(- , );( , )或(- ,- )(漏解) 55555555

32、将函数y= 4x-8的图象L按向量a平移到L/,L/的函数表达式为y= 4x,则向量a=______。 a = (h,4h+8) (其中h  R)(漏解) 33、已知 |a|=1,|b|=2,若a//b,求a·b。

①若a,b共向,则 a·b=|a|•|b|=2,

34、在正三棱锥A-BCD中,E、F是AB、BC的中点,EF⊥DE,若BC = a,则正三棱锥A-BCD的

2

体积为____________。24 a3 (隐含条件)

35、在直二面角 -AB- 的棱 AB 上取一点 P,过 P 分别在 、 两个平面内作与棱成 45° 的斜线 PC、PD,那么∠CPD的大小为D(漏解)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②若a,b异向,则a·b=-|a|•|b|=-2。(漏解)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A) 45 (B) 60 (C) 120 (D) 60 或 120

3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PB交PB于点F。 (1)证明PA//平面EDB; (2)证明PB⊥平面EFD;

(3)求二面角C—PB—D的大小。(2004天津)

(条件不充分(漏PA  平面EDB,DE平面PDC,DE∩EF = E等);运算错误,锐角钝角不分。) x 2

37、若方程 m + y 2 = 1表示椭圆,则m 的范围是_______。(0,1)∪(1,+ )(漏解) x 231

38、已知椭圆 + y 2 = 1的离心率为 ,则 m 的值为 ____ 。4 或 (漏解)

m24

39、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椭圆短轴的一个顶点 B 与两焦点 F1、F2 组成的三角形的周2x 2y 2

2 2

长为 4 + 23 且∠F1BF2 = ,则椭圆的方程是 。 + y = 1或x + = 1(漏解)

34440、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它的短轴长为22,相应于焦点F(c,0)(c0)的准线l与x轴相交于点A,|OF|=2|FA|,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

(1)求椭圆的方程及离心率;(2)若OPOQ0,求直线PQ的方程;

(3)设APAQ(1),过点P且平行于准线l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M,证明

FMFQ。(2004天津)

(设方程时漏条件a>2 ,误认短轴是b = 22 ;要分析直线PQ斜率是否存在(有时也可以设为x = ky + b)先;对一元二次方程要先看二次项系数为0否,再考虑△>0,后韦达定理。)

41、 已知双曲线的右准线为x4,右焦点F(10,0),离心率e2,求双曲线方程。

a2x2y222224,c10,a40,bca60.故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1. 错解1 xc4060错解2 由焦点F(10,0)知c10,ec2,a5,b2c2a275. ax2y21. 故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

2575错解分析 这两个解法都是误认为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而题中并没有告诉中心在原点这个条件。由于判断错误,而造成解法错误。随意增加、遗漏题设条件,都会产生错误解法。

正解1 设P(x,y)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因为双曲线的右准线为x4,右焦点F(10,0),离心率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x10)2y2(x2)2y21. 2. 整理得 e2,由双曲线的定义知

18|x4|正解2 依题意,设双曲线的中心为(m,0),

a2m4c则 cm10 解得

c2.a2a4222c8,所以 bca1648, m2.2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x2)y1. 1822y 42、求与y轴相切于右侧,并与⊙C:xy6x0也相切的圆的圆心

的轨迹方程。

错误解法 如图3-2-1所示,已知⊙C的方程为(x3)y9.

22M ·P N · C(3,0) O 设点P(x,y)(x0)为所求轨迹上任意一点,并且⊙P与y轴相切于M点, 与⊙C相切于N点。根据已知条件得

x 图3-2-|CP||PM|3,即(x3)2y2x3,化简得y212x(x0).

错误分析 本题只考虑了所求轨迹的纯粹性(即所求的轨迹上的点都满足条件),而没有考虑所求轨迹的完备性(即满足条件的点都在所求的轨迹上)。事实上,符合题目条件的点的坐标并不都满足所求的方程。从动圆与已知圆内切,可以发现以x轴正半轴上任一点为圆心,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半径(不等于3)的圆也符合条件,所以y0(x0且x3)也是所求的方程。即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y2 = 12x(x>0)和y0(x0且x3)。因此,在求轨迹时,一定要完整的、细致地、周密地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所求轨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

43、(如图3-2-2),具有公共y轴的两个直角坐标平面和所成的二面角y轴-等于60.已知内的曲线C的方程是y2px(p0),求曲线C在内的射影的曲线方错误解法 依题意,可知曲线C是抛物线,

2 程。 p在内的焦点坐标是F(,0),p0.

2因为二面角y轴-等于60,

x y O F· x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 图3-2-2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且x轴y轴,x轴y轴,所以xox60.

设焦点F在内的射影是F(x,y),那么,F位于x轴上, 从而y0,FOF60,FFO90, 所以OFOFcos60p1pp.所以点F(,0)是所求射影的焦点。依题意,射影是一条抛物线,22442开口向右,顶点在原点。所以曲线C在内的射影的曲线方程是ypx.

错误分析 上述解答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凭直观误认为F是射影(曲线)的焦点,其次,没有证明默认C/在 内的射影(曲线)是一条抛物线。

正确解法 在内,设点M(x,y)是曲线上任意一点

 (如图3-2-3)过点M作MN,垂足为N, 过N作NHy轴,垂足为H.连接MH,

x y 则MHy轴。所以MHN是二面角

O F· M H N y轴-的平面角,依题意,MHN60.

x 1在RtMNH中,HNHMcos60x.

2又知HM//x轴(或M与O重合),

 图3-2-3

HN//x轴(或H与O重合),设N(x,y), 1xx则 2yyx2x yy.22因为点M(x,y)在曲线y2px(p0)上,所以y2p(2x). 即所求射影的方程为 y4px(p0).

244、设椭圆的中心是坐标原点,长轴x在轴上,离心率e是7,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33,已知点P(0,)到这个椭圆上的最远距离22x2y2错误解法 依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221(ab0)

ab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c2a2b2b2312, 则 e224aaa2b21所以 2,即 a2b.

4a设椭圆上的点(x,y)到点P的距离为d, 则 dx(y)

22322y29a(12)y23y4 b

13(y)24b23.22所以当y12

时,d有最大值,从而d也有最大值。 22222所以 4b3(7),由此解得:b1,a4.

x2y21. 于是所求椭圆的方程为4错解分析 尽管上面解法的最后结果是正确的,但这种解法却是错误的。结果正确只是碰巧而已。由当y12

时,d有最大值,这步推理是错误的,没有考虑y到的取值范围。事实上,由于点(x,y)22

在椭圆上,所以有byb,因此在求d的最大值时,应分类讨论。即:

12

,则当yb时,d(从而d)有最大值。 2323112于是(7)(b),从而解得b7,与b矛盾。

2222112

所以必有b,此时当y时,d(从而d)有最大值,

22若b2222所以4b3(7),解得b1,a4.

x2y21. 于是所求椭圆的方程为4数学推理是由已知的数学命题得出新命题的基本思维形式,它是数学求解的核心。以已知的真实数学命题,即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等为依据,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达到解题目标,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推理过程。在推理过程中,必须注意所使用的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性、必要性、充要性等),做到思考缜密、推理严密。

快乐阅读网WWW.ZUOWENW.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ZUOWENW.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