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

2018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

来源:华拓科技网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交底提要: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抚州高新区创智科技园项目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EPC) 1-6#厂房及厂区地下室 施工单位 工序名称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C 1.11 编号: 001

交底内容: 一、 施工准备 (一) 作业条件 1、注意高压电线及严禁在高压电线杆30米范围内作业; 2、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3、地上、地下障碍物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4、钢筋笼已经加工完成且验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5、根据放出的轴线及桩位点,对桩位测量其坐标、标高记录并经监理验收签字; 6、按照施工方案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 7、泥浆池、沉淀池及排放设施的准备工作; 8、熟悉施工图纸; (二) 材料要求 1、钢筋原材的品种、级别或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钢筋笼单面焊接接头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 施工机具 旋挖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护筒、水泵、水箱、泥浆池、平尖头铁锹等。 二、 质量要求 (一)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质量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规定。 项目 序号 1 主控项目 (二)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位偏差 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检查项目 主筋间距 钢筋笼直径 箍筋间距 钢筋笼长度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10 ±10 ±20 ±100 2 2 3 序号 成孔方法 桩径允许偏差(mm) ±50 ±50 垂直度允许偏差(mm) <1 桩位允许偏差值(mm)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100+0.01H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150+0.01H 1 注: 泥浆护壁钻孔桩 D≤1000mm D>1000mm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三)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标准 质量要求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规定。 项 主控项目 序 1 2 3 4 5 1 2 3 4 一般项目 6 7 8 9 三、 工艺流程 泥浆护壁成孔 钻孔机就位→钻孔→安装护筒 →钻孔→注泥浆→继续钻孔→终孔测量→清孔→吊放钢筋笼→安装导管→二次清孔→浇筑混凝土→测量桩顶混凝土标高→拔出导管→安全防护措施 检查项目 桩位 孔深(mm) 桩体质量检验 混凝土强度 承载力 垂直度 桩径 泥浆比重(粘土或砂性土中) 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m) 沉渣厚度:端承桩(mm) 摩擦桩(mm) 对于抗拔、抗水平力桩(mm) 混凝土坍落度:水下灌注(mm) 干施工(mm) 钢筋笼安装深度(mm) 混凝土充盈系数 桩顶标高(mm)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见上表灌注桩的桩位允许偏差 +300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设计要求C35水下砼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见上表灌注桩的桩位允许偏差 见上表灌注桩的桩位允许偏差 1.15~1.20 1.0~1.5 ≤50 ≤150 ≤200 180~220 70~100 ±100 >1 +30,-50 5 四、 操作工艺 (一)泥浆的制备和处理 1、 除能自行造浆的土层外,泥浆制备要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要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及工艺性试桩数据进行配合比设计。 2、 施工期间置换出的泥浆应通过循环槽及沉淀池流至泥浆池,废弃的泥浆和废渣应按照潍坊市有关环保规定进行处理; (二)钻孔机就位 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要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并与其电子监控数据进行核对。 (三)钻孔 调直机架钻杆,对好桩位(用定位环),检测 钻杆垂直度无误后,开动机器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进行护筒安装。 (四)下套管(护筒) 1、 钻孔深度达到5m左右时,提钻下护筒。 2、 护筒可用4~8mm厚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高度宜为1.5-2.0m,护筒上口高处地面200mm-300mm,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 3、 套管位置要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要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4、 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小于lm,在砂土中不小于1.5m,并要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lm以上。 (五)继续钻孔 护筒埋设完成后继续向下钻进,当钻到地下水位以下时,为防止孔内侧壁土体受孔隙水压力及震动坍塌,采取泥浆护壁措施。 (六)泥浆护臂 当钻杆钻至地下水以下时,开始通过泥浆泵向桩孔灌注泥浆,泥浆护臂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 2、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 3、灌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不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粘度不得大于28s。 (七)终孔清底 在终孔后开动旋挖钻机深入孔底清孔至孔底沉渣厚度小于200mm. (八)钢筋笼的制作、安装 1、钢筋笼的制作: 1.1、钢筋笼的材质、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上表灌注桩钢筋笼质量验收标准; 1.2、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应采用焊接,并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机验收规程》JGJ18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的规定,分段制做的钢筋笼,主筋搭接焊时,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不得超过主筋总数的50%,两个接头的间距不小于500mm,主筋的焊接长度,双面焊为5d,单面焊为10d。箍筋的焊接长度一般为箍筋直径的10倍,接头只允许上下迭搭,不允许径向搭接,加强

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宜采用电焊,螺旋箍筋与主筋采取点焊,焊点采用梅花形设置。 1.3、分段制作的钢筋笼,每节钢筋笼的保护层垫块不少于两组,每组四块,在同一截面对称布置; 2、钢筋笼吊放安装: 2.1钢筋笼过长时为防止吊放变形宜采用分节吊放,空口焊接,分节长度宜安孔深、起吊高度、钢筋长度及空口焊接时间合理选定,空口焊接时,应保证主筋上下位置对齐,保持钢筋上下轴线一致,桩顶设置两φ8吊筋,在桩顶对称设置,长度由实际标高确定。 2.2钢筋笼全部下入孔后,检查钢筋笼安放位置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可将主筋电焊于护筒上,以确定钢筋笼的位置防止上浮或因自重而下沉。当桩顶标高低于空口时,可在桩顶主筋上焊接两根加长主筋,焊接在护筒上,当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初凝后解除钢筋笼的固定,以使钢筋笼随同混凝土收缩,避免固结力的损失。 (九)安装导管浇筑混凝土 1、导管在使用前应进行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可取为0.6—1.0MP; 2、导管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径宜为200—250mm;直径制作偏差不宜小于2mm,导管的分解长度可视工艺性要求确定,底管长度不宜小于四米,接头宜采用双螺纹扣快速接头; 3、在钢筋笼吊放完成后,进行导管安装,安装导管时分节安装,导管顶部料斗隔水筛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隔水筛应采用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细石混凝土制作,每次灌注后应对导管内外进行清洗。 (十)浇筑混凝土 1、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 2、料斗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一下不应少于0.8m。 3、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严谨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的速度,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度,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4、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灌注时间应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备案。 5、应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为0.5m,凿出泛浆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十一)安全防护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桩孔采取防护措施: 1、在施工区域安装境界标志,如用警戒带做防护围栏; 2、制作专用安全防护架,对施工完成的桩孔进行防护。 五、孔底清理及排渣 1、 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控制在1.1~1.2。 2、 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要控制在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要控制在1.3~1.5。 六 、成品保护 1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应用钢管埋入其中心,悬挂钢丝绳起吊装运。

钢筋笼吊装运输示意图 2在钻孔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筑时,均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并经常予以核校。 3 桩头外留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 4 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 七、要注意的质量问题 1、成孔时,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 情况,要停止钻进。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2、钻进速度,要根据土层情况、孔径、孔深、供水或供浆量的大小、钻机负荷以及成孔质量等具体情况确定。 3、施工中要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 4、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井保持浆面稳定。 5、钢筋笼变形: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技术措施,吊放钢筋笼时,要根据场地实际标高计算吊筋的长度,保证桩头的有效高度。 6、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或补桩 交底人(项目技术负 责人) 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监制

接受交底人 交底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