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探析

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探析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7年8月下 通信设计与应用47 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探析 张宗迟,吕博,李平,张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随着我国的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网络应用的要求也有着提高,移动通信网络和物联网的融合将会成为发展趋势,而优化两者 的结合就成为提高网络应用性能提高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先就物联网的特征体现以及组成结构简要阐述,然后对物联网的主要技术和融合的 策略以及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加以探究,希冀能在此次的理论研究下,有助于移动通信网络和物联网的双向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移动通信网络;融合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7)16—0047—02 引言 由于当前的信息节点数量巨大,无线通信就是物联 息的重要传输方式,物联网可运营以及管理的要求就要和专 业网络运营商结合,加强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研究, 就能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为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的良好发展 提供发展思路。 1物联网的特征体现以及组成结构分析 1.1物联网的特征体现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比较迅速.尤其是物联网的技术发展 应用比较突出,物联网自身也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主要就体 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节点数量大的特征体现。物联网主要就是讲人们需要 的物品互联成网.是对物品的使用管理,所连接的对象包含的 数量就比较大,分布范围也比较广。相对互联网而言,物联网在 节点数量上要大的多.并且所覆盖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在 面对大量的节点以及广泛分布地域下,通过进行布设线缆方 式把物联网节点实施互联.通过近距离传输信息的无线网应 用.就成为最为主要的联网形式。 (2)可管理运营网络特征体现。对于物联网的可管理运营 的特征方面.也表现的比较突出。信息专有性以及较高安全可 靠性要求就决定物联网有着可管理性,对信息传输以及用户 接入安全可靠性要能保障。物联网还要是可运营的,这一运营 并非要组建全新运营商,可通过电信运营商负责运营。 (3)安全可靠要求高的特征体现。物联网主要是对物品进 行远程的监控管理的,所以计算机互联网开放性的特征,对信 息传输的安全性就有着很高要求。并且在用户接入安全方面 也比较重要,只有在安全方面得到了有效保障,才能真正对物 联网的信息传输效率和完整性有效保证目。 1.2物联网的组成结构 (1)上层结构。信息的应用部分是互联网上层结构,这是 通过多种的应用程序和系统构成的,主要是对联网物体定位 以及监控和管理。物联网所采集到的信息比较海量,这就需要 通过数据挖掘以及云计算技术应用,对数据信息管理应用,这 也是构成人们和物联网的相互接口.在这一部分的应用下来 进行查看相应物品信息和定位监控等。 (2)中间层结构。物联网是由几个重要部分组成的,信息 传输网络就是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物联网的中间层,是通过多 种信息传输网络所组成的.有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局域无线网 等等。这一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多种信息感知以及控 制节点互联成网.从而达到信息传输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的目 的 信息传输网络也能为上层信息应用提供资源。 (3)下层结构。信息感知以及控制是物联网下层结构,主 要是接触各种的物品.通过不同传感器以及相应控制器组成。 信息的感知部分功能是感知物品的相关信息,然后将信息按 照所规定的格式.通过无线或有线进行发送到信息传输网日。 对于这一组成的控制部分主要是从信息传输网接受的信息应 用.将物品能够达到人们所需状态。 2物联网的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及和移动通 信网的融合 2.1物联网的主要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对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基础,物联 网所包含的技术种类比较多。无处不在传输承载网,物体所在 的位置是无处不在的,有的是移动的,传感技术在采集到物体 特征信息就要通过传输承载网络将信息传递到处理单元,在 信息传输的方式上也有着其优势。另外,全面广泛传感技术, 主要是为让物体“说话”,在这一过程中要采用射频识别以及 无线传感器等.能随时的进行获得物体特征信息。还有就是智 能处理技术的应用.物体数量是用户数量的几何倍数,物联网 的应用就涉及到海量的数据信息分析处理,通过对模糊识别 以及云计算的技术应用,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就是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难点 2.2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新的技术支持,物联网要自 动控制以及信息传感等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当前的物联网发 展对整体的产业链发展有着带动作用,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 合发展的推动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愈来愈普遍化。物联网技 术的应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推动发挥着积极作用,物联网推 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器,能够和时代的发展进行预见, 物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能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 要建立有效物联网。物联网的流动性特征以及规模性特征的 体现.使得物联网就要能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以及高速运动 下随时实现对话。 物联网也赋予了物体智能化的特征.智能化技术在人们 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智慧食品以及智慧基 础设施等 物联网的应用就赋予了物体智能。在传感器件芯片 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传感器技术也会逐渐的成 熟.将传感器作为核心的物联网就会和移动通信网络加强融 合.在发展形势的变化下,国家对物联网和移动通信领域的结 合发展也会更加的重视。 2.3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的策略 移动通信网络成为物联网承载的重要选择,物联网是部 署区域内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无线通信方式形成多跳 自组织网络系统.处在当前是协作感知,采集网络覆盖区域当 中的感知对象信息,然后传送给观察者。无线通信网络和欺干 起网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在当前愈 来愈普遍,在覆盖的广域性特征上也比较突出,这就是物联网 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当前几乎所有可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 的业务.都能在4G网络上运行,移动的增值业务也在随着时 48通信设计与应用 2017年8月下 分布式存储系统在通信运营商云计算 资源池的应用研究 黄根华,钟声伟(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即云存储技术。本文结合作者工程实践,总结分析了分布式存储系统的特性 以及在运营商云计算资源池的组网架构,介绍了分布式存储相关功能,并提出了部署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分布式存储;云计算;Server San;SDS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7)16—0048—02 1概述 分布式存储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虚拟化技术和集群技术 实现,作为云计算存储资源池的一部分,为VMware或其他主 的可靠性。可靠性包括保证单磁盘故障时数据可靠,单节点故 障时数据可靠,单机柜故障时数据可靠等多种级别。 2.3自动重构 因单个或多个节点或存储域故障不可用时,要求数据在 流的虚拟化软件例如KVM、FusionSphere构建的计算资源池以 配置时间内可以在存活节点或域上进行自动重构。 及X86裸机物理服务器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块存储服务。 存储资源管理无需为数据重构预留单独的存储资源和存 分布式存储又称为软件定义存储(SDS),利用X86服务 器本地存储.通过聚合服务器本地服务器的容量和性能以创 储空间.整个资源池中未使用的存储空间均作为热备空间,存 建分布式块存储,按需提供存储容量和性能。分布式存储软件 储资源管理系统会自动检测硬件失效.并评估失效硬件导致 支持SAS、NL—SAS、SATA、SSD盘、PCIe SSD卡作为主存介 的数据(冗余)分片丢失.启动数据重构 质;支持PCIe SSD卡、SSD盘,作为cache介质。近年来,分布 式块存储代替集中式FC/IPSAN存储系统已经成为业界公认 的发展趋势。 存储资源池管理自动完成硬盘精细化管理.支持无限次 处理不可修复读错误 2.4自修复 单节点或域的故障,数据可以自动恢复,不影响数据的读 写。节点/域最大化故障时,不影响新数据读写.、在读数据失败 时.系统会判断错误类型.如果是磁盘扇区读取错误,系统会 2存储特性 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在线更换存储相关硬件(如硬盘); 在线更换节点.在线版本升级 存储节点间可以负载均衡:存 储节点和存储域可以动态扩展.同时容量和性能也得到相应 扩展。分布式存储一般采用X86服务器作为物理介质.支持不 同厂家的通用X86服务器。具有以下特性: 自动从其他节点保存的副本读取数据,然后重新写入该副本 数据到硬盘扇区错误的节点.从而保证数据副本总数不减少 和副本问的数据一致性 分布式存储软件支持该种底层差错 的管理。 2.1冗余性 可将数据进行多节点/存储域的冗余存储.以避免因数据 单一存储在同一节点/域的风险 数据副本需支持强一致性, 3系统架构 分布式存储系统应由存储节点服务器和分布式存储系统 软件构成.每个节点挂载相应的本地硬盘作为底层存储资源, 通过一定的分布式处理技术实现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整合 系 统通过接受来自虚拟机系统或数据库系统的资源请求.创建 。 : : : : 粤 所有副本都写成功才能给应用层返回成功 2.2可靠性 要求用户数据可靠性可灵活配置.向用户提供不同级别 r c c c 代的发展潮流,想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移动通信网络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要注重面向物联网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物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发展.需 应用增值业务开发.物联网当中信息是实现物品定位及远程 要从多方面着手实施.在当前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加强网络 监控的 为能使得两者融合发展,传统移动通信网络就要提供 的融合发展就成为趋势。各个国家都在对物联网的研究建设 物联网的信息应用能力。需要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增加接13".从 不断深化.我国在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发展研究方 而把已有物联网应用和移动通信网络结合.或者是通过增值 面有了很大成绩.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两者的融合发展目标 业务平台开发面向物联网应用新增值业务 这些都比较有助 于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良好发展。 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就要注重途径的选择.把 物联息感知以及控制节点作为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终端. 将会全面实现.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移动通信网络和物 联网的融合发展从理论上能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倩.浅议物联网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2017(03). 【2】欧明霖.物联网在医院中的应用[J1.电子技术与软件_T-程,2017(05) [3]邬英婕,邹静.物联网实验室建设研究与探讨[Jl_黑龙江科技信息 把移动通信网络信息传输网络作为物联息传输网络等. 首先要对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优化.在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 融合后.网络连接终端也要作为物联网感知以及控制节点进 行使用.在融合之后 网络终端就要兼具传统通信功能.以及 2017(06). 对物品信息感知和控制功能 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就是.传统通 信终端增加信息感知以及物品控制能力.这样就能同时作为 物联息感知节点使用 收稿日期:2017—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