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绘本阅读

绘本阅读

来源:华拓科技网
基于性别差异因素的幼儿绘本观察能力研究

【摘 要】 绘本是幼儿最喜爱的读本,观察能力是绘本阅读的基础,幼儿的观察与模仿学习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观察力的提高不仅对于语言学习有益,对幼儿的思维发展、社会性的发展也十分有益;观察可以帮助幼儿得到周围世界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是认识世界的基础。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沙市星沙县某所幼儿园的大、中、小三个年龄班,每个年龄班抽取十名男孩,十名女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幼儿在观察绘本时呈现出来的观察能力参差不齐,在整体观察、局部观察、对比观察、选择观察四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男女差异与年龄层次差异都是影响幼儿观察能力的重要因素。提高幼儿观察能力需要进家园共育,幼儿园在教学管理上要重视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管理上作推手,促进教师整体在观察幼儿思想上的认识。 【关键词】 幼儿;性别差异;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绘本阅读的基础,幼儿的观察与模仿学习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观察力的提高不仅对于语言学习有益,对幼儿的思维发展、社会性的发展也十分有益;观察可以帮助幼儿得到周围世界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是认识世界的基础;观察力是形成智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观察在各学科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观察力也是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之一;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促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观察能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感知,就不会有创造。绘本作为幼儿喜爱和教学中最为广泛运用的文学作品,以绘本阅读中为例,幼儿的观察能力状况如何?不同年龄班幼儿观察能力是否有所不同?男孩与女孩的性别差异之下观察能力是否有所区别?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长沙市星沙县某所幼儿园的大、中、小三个年龄班,每个年龄班抽取十名男孩,十名女孩进行调查,以期让大家在了解不同年龄班不同性别幼儿的观察能力状况,发现性别差异不同之处,更好地对幼儿绘本教育和幼儿个体进步来因材施教。

绘本幼儿观察能力的研究总体较为稀少,从2006年到2017年,关于幼儿的绘本观察能力的文献数量呈现突然高涨的形势。别的年份文献数量不多,2016年相关文献数量达到最高峰。期刊文献数量较大,但每年论文数量都不多。绘本幼儿观察能力研究的秘密依旧等待发现。绘本教学发表的期刊和论文占总数的13.5%,绘本教学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促进幼儿对于绘本画面的细节观察将零碎的点滴从而促使幼儿对于绘本的理解与想象,较好地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

察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在这一块的文章多集中在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绘本教教学现状的研究。

绘本的不同因素对于幼儿的影响占总数的12.15%。主要有绘本的色彩、画面、背景遮挡等不同因素对于幼儿的影响。幼儿的观察能力在绘本阅读中亦随之受影响,有一个综合性的运用成长的过程。绘本不同于儿歌和故事,它又名图画书,图为主文为辅结合的图书。这些文献的作者都是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根据自身所遇到的具体情况成文。性别差异因素的研究暂时没有相关文献。

我国的绘本教育已经受到包括家长在内的各方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幼儿绘本观察能力研究四主题中,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13.5%)和观察视角下幼儿绘本教育影响因素(12.15%)的研究较少,但关于幼儿绘本观察策略(31.08%)、绘本选材(16.21%)及教师与幼儿共读一本绘本的个案记录(27.02%)的研究则较多;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沙市星沙县某所幼儿园的大、中、小三个年龄班,每个年龄班同时进行,共搜集75名幼儿数据。经过筛选,去除无效数据和随机去除年龄班幼儿数据不等,幼儿性别数据不等的数据,最终获得大、中、小每个年龄班十名男孩,十名女孩的有效数据,共六十名幼儿。 (二)研究方法

小组成员分布在三个年龄班,通过与年龄班相符的绘本,小班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班绘本《芭蕾舞女孩儿和王子》,大班绘本《小老鼠的魔法书》。从绘本中选取四个不同维度的画面设计问题来测查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同时采用现场观察和录音的方式记录每个幼儿回答问题的具体情况。测查结束后,对录音资料进行转写和分析。 (三)概念定义

本研究者把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观察能力共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整体观察、局部观察、对比观察、选择观察。主要从局部观察、对比观察、整体观察、 选择观察四个方面,提升幼儿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

局部观察: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如果一本绘本色彩鲜艳、主体 角色突出,往往能刺激幼儿的视觉,很快地吸引幼儿。《芭蕾舞女孩儿和王子》幼儿在观察

时,可以重点观察蝴蝶结的对称性,甚至可以在理解物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绘画,从而培养有序观察能力。

对比观察:感知角色的细节变化。绘本中角色繁多,造型丰富。 就算是同一个角色,也会根据不同画家的绘画风格和故事体现的情绪,呈现完全不同的样子。比如同样是老鼠,《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和《小老鼠的魔法书》就不同。在对比观察中,幼儿能形成分析、比较的观察习惯。

整体观察:从画面的细节元素把握整体。任何客观存在的物体形象均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知道幼儿在绘画时,画好某个局部是比较容易的,画好一个整体却比较困难。为了培养幼儿从整体出发观察的习惯,教师可以在绘本阅读中,引导幼儿观察多个局部画面, 并对各个局部进行比较和鉴别,从而 把握和体现物体的整体特征。当幼儿明确了整体特征后,再回过来观察局 ,研宄它在整体特征中所处的位置和起的作用。这种观察的方式有助于幼儿全面理解绘本画面。

选择观察:燃起创造的火花。绘本的每一页都由画家精心绘 制,在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画面,幼儿往往眼花繚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看。这时就需要根据幼儿需要进行教师的引导: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从而帮助幼儿有选择地观察,这种主观观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小班其他维度男女差异不明显,选择观察这个维度男女差异区别明显,本研究者选择了绘本的封面图。从访谈的情况来看,有40%的幼儿先观察到人物鼠小弟,还有幼儿观察到了一些细节,如:鼠小弟踮起脚的动作。有60%的幼儿先观察到景物,如:苹果、树叶、树干等,绝大多数幼儿是先看到苹果。幼儿们观察到的内容均以故事情节发生中联系到的主要事物为主,而故事情节中没有提到过的事物则较少被幼儿观察到。另外,男孩80%观察到人物,女孩一般70%观察到景物。

中班幼儿在绘本阅读中顺序翻看,男生占44%,女生占67%;跳页或只看单页的,男生占50%,女生占45%;倒看,包括偶尔倒看的,男生占6%,女生为5%。

可见,幼儿在看图书的顺序性方面男女生差异不大,小部分幼儿容易从后面倒着看或跳着页去看,有时甚至只看单页,从左到右地顺着看画面的较为普遍。对比观察中,细节观察性别差异明显,女生更为细致,观察物体时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节,有的幼儿从认识事物特征开始,由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来观察。在

观察和思考方面男生更具条理性。

细节观察 性别 出现人数 占比 男 女 6 12 50% 86% 目的性 出现人数 占比 3 6 27% 43% 对比观察 出现人数 占比 9 4 75% 29% 整体观察中,阅读完整本绘本后,提问幼儿印象深刻的事物,页与页之间的联系,重述故事,中班幼儿未出现连贯的重述,有情节、较连贯的出现概率为男生18%女生21%,有情节、不连贯的表现为男生56%,女生58%,幼儿只记得绘本主题相关事物,如绘本《芭蕾舞女孩儿和王子》幼儿记得的是女孩,裙子,这种个别物体描述的现象也较少,男生为16%,女生为13%。中班幼儿在整体观察能力这方面男女差异不明显。

大班也有出现女孩明显比男孩更容易观察到细节,比如角落里的瓢虫、小鸟看的是哪个方向,甚至于会数毛毛虫有多少只脚,小老鼠有影子等。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目前幼儿基于性别差异,明显小班与大班都出现女孩细节观察更具体、细致。,比如角落里的瓢虫、小鸟看的是哪个方向,甚至于会数毛毛虫有多少只脚,小老鼠有影子等。

2.在确定观察目的方面,幼儿处在一个漫无目的的水平上,尤其是在具备观察意识和确定观察目的方面,幼儿的观察行为具有随机性。

2.在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上,绝大部分幼儿都不了解观察方法,但以描述/叙事法和随机取样观察法居多,对于有序、对比观察运用较少。 (二)教育建议

1. 专业课程与实习侧重点方面

第一,让在校生准确了解概念化的儿童。 概念化的儿童,是指具有典型的年龄特点或某类特征、符合一般发展规律的儿童。观察幼儿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孩子都兼具共性与个性特征。所谓共性,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所谓某类,可以按性格分类,按性别分类,

按地域分类等等。儿童在共性与某类层面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及内在的典型心理,各学校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关于儿童发展类的专门课程,或通过增加学时、改革学习模式(比如借助视频让大学生比对、分析)等方式把现有课程中有关儿童特征与儿童发展方面部分凸显出来。而且幼儿还由于性别差异、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具有个体差异。教学把握共性同时也应注意个体差异性。抓住幼儿兴趣,教授幼儿观察方法。

第二,把观察幼儿,教师理答作为实习的重点内容。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一个成功的绘本阅读活动,离不开恰当、合理、科学、艺术、开放的提问设计。在校生进入实习场前,学校方必须告知接收实习的园方,由园方和校方联合考核,督促每个在校生融入幼儿园理答环境。规定实习生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观察的要求去观察幼儿、作好记录,并和指导老师一起分析幼儿情况。同时,大学还要组织实习生就科学观察中观察者的技术要点、行为注意事项展开剖析,相互学习、改进自己,提高观察能力。

2.幼儿园管理方面

一是将观察、了解每个孩子作为保教管理的要点。首先,从教师的笔头工作入手,增加观察幼儿观察技能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多地整合或删除行政类资料。其次,调整保教研究的内容和方式,比如从“如何科学开展幼儿观察活动”、“如何用好《指南》指导我们的观察与评价教学”等话题中选择相关内容作为微型课题去研究。利用团队的力量,采用案例剖析的方式,通过一个阶段的持续跟进研究,提高幼儿观察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是将观察幼儿个案(含一类、某阶段的幼儿)解析作为园本培训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是一门“形成中的专业”,这表明,教师专业成长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由无数个典型的成长案例积累串联。正如医生的成长轨迹,是由一个个病例串起来的,这些病例,是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病症,开不同的方子,有不同的疗程,用不同的治疗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也应该由一个又一个、一届又一届鲜活而具体的生命串起,这些生命,个个独一无二,同中有异。

3.教育行政管理导向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管理导向,借助专业评估促进幼儿教师重视幼儿观察能力发展、解读幼儿需求。幼儿教师与评估专业人员一起观察幼儿、收集数据、运

用工具分析评价,借此来诊断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改善保教水平。这就必然从教育行政层面掀起一场变革: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从读懂孩子的发展需要入手,读懂孩子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2006.[3]李林慧.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发展研究一一多元模式意义建构的 视野.[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纽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徐燕.从绘本观察着手,发展幼儿阅读能力[J].《教育研究》.2014.10. [6]张守凤. 聚焦绘本,发展中班幼儿观察能力[J].东方宝宝,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