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禅诗”流派的兴起

“现代禅诗”流派的兴起

来源:华拓科技网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禅诗”流派的兴起

现代禅诗 流派的兴起 作者:

王贤芝 佛教文化对中国诗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诗禅相涉了。

禅宗思想兴起以后, 无论是在实际创造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 做诗与参禅, 两个本不相关的事情却发生了极密切的联系。 而两者的连结点就在于悟 或妙悟, 这是很多诗人、 学者共同的意见。

历史上谈及作诗之悟与禅之悟的诗人、 论者大有人在。 从严羽的《沧浪诗话》 中的大抵禅道惟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悟 到禅则一悟之后, 万法皆空, 棒喝怒喝, 无非至理。 诗则一悟之后, 万象冥会, 呻吟咳唾, 动触天真。 然禅必深造而后能悟, 诗虽悟后, 仍需深造。

, 以禅喻诗成为中国诗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借助工具。

禅师们则往往以诗来点明禅理, 或接引学人, 或斗机锋, 或自度心曲。

禅之理趣、 参悟过程与诗之品评、 创作过程就在禅宗与居士佛教流行, 好习禅谈佛之风在士大夫阶层中流行的历史情境下相融相涉, 紧密关联在一起。

作诗之悟有诗境方面的, 也有方法层面的, 总体来说, 凡

1 / 3

体验有得处, 皆是悟。

中国诗歌因发达的抒情传统和老庄思想的影响, 它在创作上特别注重心灵的感悟, 追求天人合一、 情志与外境的融合, 个体的灵感与独创性则是其保持艺术特色的重要途径。

诗禅相通,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二者在思维方式上的深刻契合。 佛家之谓悟, 是自心对绝对真实的神秘体认。

梵文和巴利文中的 buddha, 意即已经觉悟了的人, 汉译佛陀。 经上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 遍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理, 包括缘起性空、十二因缘、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盘寂静 等基本教义。

而这一切都是在深层次禅定的基础上发生的。

禅定是佛教各宗派最基本的修行方式, 由禅定而引发智慧, 定慧结合, 从而达到最终觉悟者的目的。

由大乘佛教注重修证之禅悟 发展到中国南宗禅则更注重不立文字一念若悟, 即众生是佛 的顿悟。

在这里, 因为自性清净, 我心即佛, 所以任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 天堂地狱等等无非都是我心幻化, 似有非真。

而要达到自心觉悟, 梵我合一的境界, 则需要用以心传心 的直观认识去体悟。

按照铃木大拙的说法, 悟可以解释为对事物本性的一种直觉的观照, 一种内在的知觉, 它发生在我们意识的最深处, 不凭借外在东西而求得的直接体验, 而且它超越事物的二元对待性去接受事

---------------------------------------------------------------最新资料推荐------------------------------------------------------

物, 没有道德价值的判断。

这种高度智理化的直觉体验, 在某些角度和程度上与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状态、 直觉表现、 灵感状态、 形象思维、 审美判断等皆有相通之处。

中国禅宗的理念大大影响到中国诗歌的创作方法...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