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省玉溪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模拟卷三)

云南省玉溪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模拟卷三)

来源:华拓科技网
云南省玉溪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模拟卷三)

一、选择题

1.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这些劫徒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 B.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进退维谷,而且深具历史视野。

C.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煞有介事地在小房间里巡逻。 D.为了我们几个学生,吴老师工作更加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 B.即/公大兄无奕/女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西游记》中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酒戏嫦娥——猪八戒 B.大战二郎神——孙悟空 C.大闹五庄观——沙和尚 D.招安孙悟空——太白金星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

B.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 ....

D.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 ....5.对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临:面临。) .

B.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歌:名词作动词,写诗歌。) .C.闻道龙标过五溪(过:经过。) .

D.夕阳西下(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在西边。)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按要求默写。(每横线1分,共10分)

⑴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⑵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⑷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⑸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⑹学而不思则罔, 。

⑺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有同感,他认为: , 。 三、诗歌鉴赏

7.阅读《天上的街市》,回答问题。

1)这首诗第一节是如何运用联想手法的?第二、三、四节作者产生了哪些想象?

2)“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既然说是“缥缈”,为什么又用了两个“定然”?是否矛盾?为什么?

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朵”本来是“花”的量词,这里却恰切地用在“流星”上,请赏析这样用词的妙处。

4)作者想象中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一改动,体现了诗

人什么意图? 四、综合性学习

8.七年级某班开展以“保护环境,告别雾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某班“自由呼吸”环保兴趣小组搜集的一组漫画,请阅读漫画后概括其主要内容。

(2)你的同桌小乔说:“‘保护环境,告别雾霾’是环保局的事,我们没有必要参与,而且我们作为学生,也帮不上什么忙。”你会怎么说?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4)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5)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10.(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_”又“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

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3)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4)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5)翻译下面句子。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6)(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1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①写视觉的: ②写听觉的: ③写味觉的: 2)本段写了童年时的四件趣事,它们依次是

12.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完成文后问题。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哪个选项的词语是同一词性( )

A.高大 紫红 菜花 肥胖 B.弹琴 翻开 遇见 弄坏 C.我 这 谁 孩子 D.蟋蟀 云雀 捕鸟 竹筛

2)A段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A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句列举两个句子任选一处进行分析。 4)B段中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请把这些动词找出来,并说说使用这些动词的好处。

5)你在哪些文字中感受到这是小鲁迅的“乐园”?乐在哪里? 七、作文

13.课文讲述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一生的影响。在你身边一定也存在这样的人,请写写对你影响较深的人,不少于300字。

【参】***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C C B A 二、名句名篇默写 6.⑴青山郭外斜⑵闻道龙标过五溪⑶何当共剪西窗烛 ⑷山光悦鸟性⑸逝者如斯夫 ⑹思而不学则殆 ⑺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诗歌鉴赏

7.1)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作者想象了天上街市的繁华和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2)不矛盾。“定然”用肯定的口吻,表明作者坚信美好世界一定会来临,强烈表达处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诗人将“花”的量词“朵”用在流星上,表现了流星像一个火团的特征,又与灯笼的比喻相应,而且让读者感到“流星”和“花朵”一样美丽。

4)诗人想象中的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自由来往,过银河、游天街,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一个在天河之东,一个在天河之西,每年只有一次“鹊桥会”。诗人这样改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反衬出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四、综合性学习

8.(1)小时候,窗外是绿叶红花,空气清新;长大后,窗外是浓烟滚滚,空气污染严重。

(2)示例:小乔,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虽然我们是学生,但也能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例如,不乱扔垃圾,保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选择低碳生活、环保出行等。

五、文言文阅读

9.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3)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 4)C

5)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 10.1)无信无礼 2)C

3)主观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4)B

5)(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

6)为人一定要讲诚信。谈感受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六、现代文阅读 11.1)

写听觉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找蜈蚣(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12.1)B

2)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重点突出局部景物的方法写出百草园景色的丰富多样,点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中心。

3)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 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 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4)其中一连串的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

5)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乐景、乐事) 七、作文 13.参考例文

他眼角的鱼尾纹,像极了办公室那杯新泡的绿茶上氤氲的水汽,不由得教人对岁月的悠长做联翩的浮想。尤其喜欢他的笑靥,它们在那时总会顺了温柔的目光游进你的心房,然后泛起美丽的涟漪。 说实话,对于语文我还真没上过心,我所钟情的是数学里那圆滑事故的圆,固执的三角,直率的线。然而终究他出现了。记得第一次聆听那充满诗意的朗读时,我就被他的声音深深地迷醉了。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语文老师飘扬的裙角终究没有出现,进来的是他,一首诗便成了开场白,那是《如梦令》,每一个唇齿间涌动的字音都是一滴清流,滴滴入耳,句句入心,心里便发出一抹酡红的夕阳,一片飘扬的翠荷,几羽扑翅的白鹭……原来,句子也可以读出这样美的意境的!

而爱上语文是在那堂作文课上。我本随意写了一段话,可是他看见了却大加赞赏。从此我爱上了语文,更爱上了生活。

我很感激他给我施予这样的影响。

写视觉的: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写味觉的: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