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励提高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积极性的措施探析作者:***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 要:近年来,由于科研经费的审计暴露出贪污的问题,我国对此事严加管理,给广大研究人员造成了一种束缚的错觉,同时科研人员在项目经费的报销使用上,也比以往更为严谨,导致现在出现了一些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积极性比较低的状况。对此现象,本文探究关于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系列的促进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积极性的措施。
关键词:科研管理 科研人员 课题申报 积极性
科研经费主要是指可以用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支出的费用。一般情况下,科研经费是由、企业以及民间组织等对申请课题进行审核和分配,然后拨款解决相关的科研项目。但是,目前我国对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又过于的严格,以造成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积极性不高。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从早些年,我国把“科教兴国”制定成为基本国策,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也比较重视,科研经费一直在逐渐增长。落后的科研经费管理,导致课题经费不足、支出方式不灵活等问题的出现,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要对科研制度进行合理改革,提高科研人员研究项目的积极性,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一、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现状以及相关科研计划经费的分析
科研经费对科研人员申报课题有一定的影响。提高科研经费,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科研研究课题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科研事业的茁壮发展。现在我国的科研状况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科研的经费不高,对科研课题经费的使用制度过于严格,科研人员研究申报课题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会影响减弱科研人员申请研究项目的积极性,也会使得在研究的科研人员们分心,需要为经费的使用而奔波,无法全身心投入科研事业,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现在我国对于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的审核有一定的要求,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其科研经费管理也不同。根据科研经费的来源不同,课题项目的经费使用和审核也有所不同。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是应该坚持遵照科学安排,合理配置,择优资助等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经费项目进行审核。对于经费的管理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包括设备的费用、材料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劳务费等费用,一定要严格调查与审核以上费用。要做好监督管理的工作,避免出现贪污的现象,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和机构。在项目的执行中,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
二、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积极性不高原因
1.科研人员经费较低,支出的方式不灵活。现在我国关于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比较小,并且科研经费的支出方式也不灵活。导致科研人员不能按时开展科研工作,根据国家的财政部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要求,科研项目的劳务费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费用的15%,重大项目以及杰出青年基金的劳务费用不得超过自然科学基金费用的10%,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科研经费较少,规定人员费用的比例也比较低,比如在美国,人员费用最多可以达到80%。科研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科研工作的周期要比较长,之前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方面与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按照科研经费的要求执行项目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科研项目在具体的执行中,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导致科研项目难以按时保质的完成。
2.科研人员费用的管理机制不规范。对科研人员的费用管理方面不规范,传统的处理方式是一刀切的模式,但是不同的科研课题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对经费的运用比例也不同,所以经费管理的模式不适合现在所有类别的科研发展。国家对于“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科研管理,应该要结合实际要求,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科研课题设置不同的经费比例。比如在一些需要大量数据收集,需要侧重于人力劳力投入的项目上,15%的人员经费或许可以适当增加,但是像在一些偏重于理论研究报告课题方面,则可以适当减低人员的费用比例。
3.科研项目评估以及监管的机制不健全。现在,我国对于科研项目的各方面管理机制不健全。根据我国现阶段对科研的要求,把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一般性为重点支持,但是与之相关的的科研项目体系和监管机制并没有充分的建立起来。科研项目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现阶段采用的评估方式有一定的缺陷性,不能充分的反映出科研经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于科研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比较落后。主要管理经费的部门的责任没有真正到位,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及时对项目经费进行跟踪和调查,所以不能及时的发现项目经费中出现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科研经费的管理机制仍然比较落后,科研经费管理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并且科研监管部门缺乏管理和监督。
4.科研经费管理严格,科研人员的畏难心理。国家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比较严格,在申报课题时,审核课题的效率低,并且中标率也比较低。所以导致科研人员产生了畏难的心理。科研经费的不合理配置等原因都严重的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现在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都较难以吸引高端人才,这些问题也会严重地影响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现在我们采用的科研不完全符合科研活动及发展规律,影响科研研究。科研人员所提交的课题申请经常遭到“石沉大海”的窘境,所以在长期的低中标率之下,科研人员会产生畏难的心理,以导致了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积极性逐年降低。
三、激励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积极性的措施
1.完善人员经费管理。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人员费用的相关。科研经费中人员经费所占的比例比较重要。此外科研人员的管理是一项性与科学性比较强的工作,在经费管理中,必须要做到对科研经费的严格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适应要求的经费管理方法。现阶段,由国家层面对科研工作制定的人员经费的比较少。科研项目的经费要求以及预算的成本必须要做到合理的规划。国家层面要建立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并且要对人员经费的程序进行简化,可以确保对科研人员的的经费按时到账。
2.建立合理的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人员经费管理制度,因为科研课题的研究中,不同的课题研究的项目也不同,在经费中的分配比例也不同,可以采用相对灵活人员费用的分配方式,对于申请课题的研究,可以结合实际需求情况,根据科研项目的侧重点进行合理的划分人员费用比例。使用灵活的分配费用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科研经费分配公平。我国应该加强人员费用的管理,采用灵活的管理模式。根据所申报课题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分配的比例。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更应该加强对经费的管理和统筹,对科研经费有一定的自由调度权力,可以积极的调动经费的灵活性和人员费用的积极性。应该建立严格的科研经费预算制度和执行制度,有效的保障科研经费在项目中的合理利用,提高经费的利用率。
3.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的评估以及监管机制。可以对科研项目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当科研人员明确科研的研究目标时,会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科研项目的依托单位应该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和流程,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评估体系,确保科研人员费用在投入之后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科研经费的分配根据科研活动进展和实施状况以及成效进行分析,然后再合理分配相应的科研费用。科研项目负责人应该加强管理科研经费的力度,同时明晰经费在实践中的实际使用范围与状况。建立相关的监管体系,对科研项目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的检查,了解掌握科研项目中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以及科研项目的管理状况,对科研项目进行合理的监管和评估,避免科研经费资产的贪污问题。若有个别人员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管理经费,出现盗用经费的状况,或者贪污经费,则必须进行严肃的处理,把个人到账的经费予以全部充公,并且要将这种不良的行为计入到个人的诚信档案之中。
4.适当放宽科研经费的管理,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由于科研课题申报的人比较多,中标的的几率相对较小,所以必须要拓宽科研课题审核标准,对科研项目的经费拨款过程进行精简。大力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科研人员申报的课题进行管理。在申报课题时,强化申报课题的意义,课题必须要具有现实意义,申报课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审核课题的标准。国家应该制定科研项目的相关,提高科研人员的经费,促进科研人员设备课题的积极性。国际应该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实现科教兴国,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成长和发展。
四、结语
在信息化的时代之中,知识的创新与运用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科技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应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建设知识经济的现代化水平。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要加大力量发展科研,科学技术与教育在国家的发展中的占据重要的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实现生产力的转化能力。这说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必须要加强我国的科研力量。目前我国出现的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积极性不高,科研项目中标率较低,科研项目管理机制不健全,项目和监管体系不完善的现状,需采取一些合理措施进行管理,来提高我国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积极性。在如何对科研经费进行更为合理地分配,如何完善建立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国家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有效管理,并制定出相应的。例如,考虑在人员经费中采用合理的、灵活的经费管理机制,并且完善建立相关的预算制度和执行制度,保障经费的合理运用。同时还可以加强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和监管机制,对经费的使用和运用状况进行监管。在相关的监管部门,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科研项目使用状况和应用范围进行抽查监督。另外,拓宽课题申报的渠道,也是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一种方式。这样会更有利于实现科教兴国,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参考文献:
[1]杭国荣,杭慧. 论高校科研管理中如何提高青年教师课题申报的积极性[J]. 科技信息,2011,22:94.
[2]刘利.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师申报课题的选择[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06:46-49.
[3]曾骅,万斌. 关于规划课题申报的几点思考[J]. 浙江社会科学,1998,06:120-124.
[4]方国辉. 为科研人员申报课题进行文献检索的体会[J]. 医学图书馆通讯,1992,01:63-.
作者简介:陆士辰,女,上海,(1984—),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方向:科研管理(适用于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