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吉林春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吉林春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来源:华拓科技网


吉林春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绽出 蘸了酒 砚台 不屑置辩 B . 邮戳 颓唐 噗噜 彬彬有礼 C . 烧煳 没收 瘫痪 打拆了腿 D . 乖觉 唠叨 惋惜 锲而不舍 2.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 那块白玉通体晶莹,玲珑剔透 , 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B . 人粪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 , 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 . 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D . 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3. (2分) (2017·襄城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襄城成效显著,得益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地方文艺团体高度重视的结果。 B . 东津高铁站造型采用“束腰形”平面,弧形线条增加了站房的动感和可识别性,同时也添加了襄阳文化元素。

C . 回想起过去那点点滴滴的往事,我对三年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充满眷念之情。 D .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论证。 4. (2分)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打开来读是一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 ②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

③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思维方式,它们每一个珍贵的细节 ④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 ⑤而凡读过的书,都有了生命 A . ①③⑤④② B . ④⑤①②③ C . ④②①⑤③ D . ①④②⑤③

5. (2分) 变换下面例句句式后,感情最浓烈、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0 页

例句: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A . 它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并发着美丽的银光。

B . 不能不说它确实是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并发着美丽的银光。 C . 它难道不是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并发着美丽的银光吗? D . 它确实是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并发着美丽的银光。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古诗词阅读。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诗歌以“ ”为着眼点,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2)

请用生动语句描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展现的美丽景象。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7. (17分) (2019九上·蚌埠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第 2 页 共 10 页

③余拏一小舟________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2)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 . 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 . 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 .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 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7七上·江津月考)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 《观沧海》诗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

(3) 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5)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9. (2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早,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

第 3 页 共 10 页

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了。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⑥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稚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⑨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彼,有薄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发娉婷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⑩楚楚动人的荷,永远像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⑪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 (1)

第③段说:“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荷创造了哪些生命奇迹?请仿照下列句子④,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第 4 页 共 10 页

①烈日炙烤下,临危不惧,坦然自若;②在沉睡千年后,仍能绽放;③ ;④暴雨突至,清音飞扬,回肠荡气;⑤ 。

(2)

纵观全文,作者是按照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述荷的,而第④自然段所写内容却不是任一季节的荷,与前后文不一致,是否应当删去?请说明理由。

(3)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本文语言优美形象,意蕴丰富。请从第②段和⑥段画波浪线的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

①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②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第 句:

(4)

结合文本,说说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中“红尘人”是指什么人?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红尘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 (5)

文章最后说,“荷,不答”,你在“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后,又有怎样的回答?请把你的回答写下来。(80-100字 )

10.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第 5 页 共 10 页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

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 (2)

第③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写一条有关“责任”的名言吗? (3)

如何理解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 (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链接材料】

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

第 6 页 共 10 页

11. (13分) (2017八下·高要期末)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的中学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日本15所中学 调查对象名次 学生1303人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十名 第十一名 (1)

用简洁的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 A日本:________ B美国:________ C中国:________ (2)

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父亲 母亲 学生1051人 父亲 母亲 学生2201人 母亲 父亲 美国13所中学 中国22所中学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8八下·枣庄开学考) 任选一题作文 ①寒假生活二三事 ②我眼中的春节

第 7 页 共 10 页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1、6-2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7-1、7-2、

7-3、7-4

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

8-1、

第 8 页 共 10 页

8-2、

8-3、

8-4、

8-5、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9-1、9-2

9-3

9-4、9-5、10-1、10-2

10-3、10-4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

第 9 页 共 10 页

11-1、11-2、11-3、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