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模考成绩文分析
一.班级总体概况
班级学生共22人其中6名体艺生和1名应届生。比较两次成绩可知出现了新的变化,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总体来讲与上次相比,我班的成绩有较大的进步,如上次总班次532这次493比上次进步39名即平均进步1.7名。还有几个学生数学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如:刘东云﹑江静﹑史高蕾﹑张青﹑何磊﹑胡伟﹑钱婷婷。语文平均分超过应该年级7分以上。数学﹑英语都能超过20分以上政﹑史﹑地都能超过10分以上。这也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班主任因有你们而感到骄傲!但也有不尽如人意地方。如本次二模考试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通过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学生学习心态和思想状况有很多问题。所以说班级不尽如人意。我们只有本着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本次考试情况作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导致考试没有预期设想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化劣势为优势,才能够转危为安,才能够给学校一份完整答卷!才能够在来年的六月份有一份好的心情。
二.关注学生成绩和发展潜力: 略。
三.我个人分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第一、习惯不好。很多学生课后,总爱先挑自己喜欢科目的作业来做,一会儿翻翻这本书一会儿又翻翻那本书,一晃时间过去了,很多学生喜欢边做作业边翻书本边写答案的,更有甚者是课后作业完全是为应付老师而做,那么当学生对自己当天所学都未掌握好就急于去做作业的话,势必会浪费时间。一个学生如果一天有20%的知识未掌握,那么一个月、一年下来呢?正是因为学生的这些习惯导致作业的正确率开始降低,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并没有真正弄明白,那么考试
时肯定要败下阵来。都说习惯成自然,一种行为重复21次便成为习惯,而大多数中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从小学带入的,小学时学生一到家都会急于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对于中学生而言,作业之前应该养成复习的习惯,如若将当天的单词、语法、公式等都以熟记于心,做作业时又何需翻书抄答案呢,这岂不是事半功倍!
第二、动机不足。学习动机不足的主要表现有:学习不是特别感兴趣,只做老师布置的内容;学习很被动,当着老师的面时强硬的学习;安于现状,对目前成绩已经满意。主要是自己对学习的动机不明确,没有树立学习目标,认为学习是老师,父母逼迫无奈的,要根据自己目前的成绩进行了分析,明确学习目标意识的重要性,只有观念转变了,学习动机自然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相信你能成功!
第三、方法不当。在我们身边,有些学生轻轻松松学习成绩就能名列前茅,而有些学生埋头苦读而成绩却停滞不前;有些学生会说自己复习过的内容没考到,而没复习到的内容却偏偏考到了;上课时我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可自己做题时就不会了;小学时我也这么学可成绩远比现在优秀多了;别人练高考试题成绩提高不少,而我却不见成效。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方法不当,不是别人的方法就适合自己的。学习是一门技术,一旦离开了方法是非常可悲的,它尤如健全的你吃饭时要父母来喂一样。那么方法由何而来呢?它是由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决定的,即怎么学、学什么的问题。蜜蜂曾被科学家们预言是飞不起来的,因为它的身体过于庞大,其比重远远超过了翅膀的比重,可是社会学家却认为蜜蜂是可以飞起来的,蜜蜂凭借着自己的毅力拼命地振动着翅膀最终还是飞了起来。其实学生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呢?学生学习过程中关键的是要掌握文章的重点、难点
和疑点,要学会当天事情当天完成,上课时没有真正弄明白的题得在课后作业前先解决好,正确的方法会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所以学生更该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四、环境不佳。这里的环境是指社会、学校、班级、家庭、和同学环境。因社会、学校、家庭环境无法改变。所以希望同学们没有条件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特别同学们喜欢广交“好”同学,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的同学是否爱学习都会直接影响自己。交好同学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告诉我们要交有上进心、真诚、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同学,交这样的同学往往相处非常融洽,才能在学习和做人之上彼此促进,相互取长补短。 四.介绍学习方法:
(1)先动脑,后动手,避免生搬硬套。多问为什么,这题可以用图像法来解?还有其他方法吗?这个式子是怎么来的……你就是要多想,什么事都要想一下,不要害怕,要怎么想就怎么想。想完了再做。
(2)勤询问,多交流。别把思想老集中在自己的世界里,别把眼睛老盯在面前的书本上。左顾右盼一下,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多与同学交流,多吸取别人优点,相信自己这么努力会成功的。要主动问老师应该没有问题,尤其当别人向你求教时,千万不要吝啬。当然,你更要多多征求别人的意见。
(3)少而精,讲方法。题目要有典型性不在于多要注重题型归类题目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努力不大需要那些技巧的,华罗庚教授说过:熟能生出百巧来。所以巧是在熟的基础上。那些技巧是那些不肯努力的人才去追求的,这样就对技巧甚至是方法有了一定的排斥。如果没有了方法做指导,那学习中蛮干的成分会越来越多。另外,要想努能换来成功,还得明白下面两个道理。
★知识和能力是需要积累的
你早起晚睡了,是不是意味着你下次数学考试就是考得好一般来说这是不可能,因为知识在与积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了“木桶效应”: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所以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考试考查的因素很多,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对方法的掌握、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计算能力,此外,还涉及毅力、细致、耐性等,你的短时间自学只是增强了一个方面,也就是给那个木桶的一块木板增加了长度,那么它的容量仍然没有增加,所以你的考试成绩也不会有明显的提高。当你的练习到达一定的程度,相当于最后一块木板加长,量变引起质变,水桶里能盛的水量就会增加 ★问题需要找原因的
努力了成绩上不来,应该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出现问题,如学习的内容是否每次都能牢牢记住,乃至灵活应用,不能每次都看着答案来学习,要自己思考,然后再对照答案看自己需要如何完善。最后,还是要继续努力的,量变才能积累质变,相信坚持就能成功。
题外话,我读高中就有两个同学,每天起早贪晚的学习,不是在课室就是在寝室,但是每次考试都不如临时通宵啃书的同学。我观察过,他们基本都是那种对着书发呆,或者死记硬背的人,但是每次看过之后又忘记了。可能是精神不集中吧。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现在都成功了,一个成为医生。一个成为电网的管理人员。所以,读书不一定成功,成绩好不一定成功,但是努力的人始终是会成功。多请教身边的同学,向别人学习学习的方法,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顺其自然,学
习成绩会随着你知识的积累慢慢上去的。 五.后期措施:
(1)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心理动态)
(2)分层教学如数学第一梯队学生严格要求他们.建议他们平时做一些高考模拟试题,要求他们系统掌握知识,熟练解答试题,准确得出答案。能做到高考考什么,能归类试题。第二梯队学生要求熟练公式﹑定理﹑法则。能解决一些常规试题,做到老师讲过试题随时都能做得来。第三梯队学生主要是体艺生要求他们做基础题,背公式,背题型。
(3)加强班级管理,明确班级目标,高举班级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的动力,进一步规范班级管理,正真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赏。正真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半,我们走过的每一天,都在为成功奠定基石。让我们师生手拉手,肩并肩,埋头苦干,团结拼搏,用行动,用汗水,去书写无悔的青春,去成就精彩的人生。最后望同学们再努力点!2015高考成功将是你们的!
20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