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岳阳楼记》历年各地中考试题原题汇编

《岳阳楼记》历年各地中考试题原题汇编

来源:华拓科技网
(一) 20XX年天水

1 .范仲淹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我 们学过他的

一首词是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 增其旧□

()

予作文以记之()

③ 前人之述备聲() ④ 去申怀乡()

3. 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 之情。

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 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4. 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膝子

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5.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 不以

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 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 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北宋(或宋朝)《渔家傲》

制:今作 制度”讲,古作 规模”讲,其含义为后者);属”是 通假字,通 嘱”,嘱托、吩咐”的意思; 备”有 完备”、准 备”、详尽”多个义项,依据语境,其义为 详尽”;去”是个 古今异义词,今义为 往、到”;古义为 离开”,该句中的 去” 义为离开”。 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 ”。悲景色阴晦,喜湖光晴明 ”

(二) 2008长沙市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 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 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 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 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 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 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哉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運暮冥冥(

(2) 多会于此( (3) 春和景_明( (4) 不以_物喜(

9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 10 .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

) 方格中)

)

11 •《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

译文: ________ 的成语, 譬如 形容景色和事物译文: ________ 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依次标在下面的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心境开阔,精 神愉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 句,使之

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________

13 .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 抱负有什

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 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 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 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 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 食仅自足而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 ( 1)迫近

(2 )在,至U

(3)

日光

(4 )因,因为

(三)2008海口市

24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 (2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开: (3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 (4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偕:

25 •第②段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 之情,

得无异乎?”中“览物之情”的“异”表 现在哪两个方面?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26 •用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动形象 地表述

出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千。

27 .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

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 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4 . ( 1 )具:通“俱”,全,皆。(2)开: 放晴。

(3)去:离开。(4)偕:全,都。

25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

气象万千。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6 .(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流 水,水

势浩大,宽阔的毫无边际;或早或晚(一天 里)阴晴变化,天气景象千变万化。

27 .范仲淹: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

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抱负,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 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 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 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 本思想。

(四)2004海淀区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 长江,

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霍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 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 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 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 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 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 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 •“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 下列语

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 选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去:A .距离B .离开C.除掉,去掉 ①

去国怀乡

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委而去之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

2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 泽,波

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 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

的 特

点。

4 .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第三

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 和_的语气语调。

5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 是为了

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 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 穿全篇,抒写情怀。 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 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 心。(每句填7个字)

① 范仲淹□□□□□□□「 ② 欧阳修□□□□□□□「

1 .①B②C③B④A 2 .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 犹如一块璧,

静静地沉浸在水底。

3 •壮阔、浩渺

4 •阴晦萧索 晴朗明丽 悲凉低沉 喜悦昂扬5 •答 案示例:

①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②欧阳修与 吏民同醉同乐

(五)2008北京门头沟区

完成14--17 题。

14. “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下列词语中 “去”字

与“去国怀乡”中“去”意思不相同的 一项是(

)O ( 1分)

A. 乃记之而去 C.停数日辞去

15.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是

B.去伪存真 进亦忧,退亦忧。

D.去留两便

(1 )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

(1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7. 选文第二段结尾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

之情,得无异乎? ”,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 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 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 . B 15 . (1 )进:在朝廷做官(2) 退: 隐居江湖 16 . (1 )我看那(依我看来)巴陵郡 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重点词:胜景(2 ) 没有了(除了)这样

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 重点词:微 17 •两种不同的

览物之情是看到天 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 己悲。(1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六)山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题。(12分)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

连月不开.(

(3) 薄暮冥冥(

) (4) 至若春和景.明(

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列的意思。

(4分)

(1) 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______________

(2)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E、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在结构

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 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 发了迁客

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 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 景”用词

清丽明快。

11、 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七)苏州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 6 — 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 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 物 之 情, 得 无 异 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 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4

分)

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

(《送东阳马生序》) B. 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D. 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 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8 .“水落而石出者” 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

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 思?( 2分)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

作者写这

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

2分)

10 .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

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 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 什么根本的区别? (

2分)

答案:6. B、E

7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8 .“水落而石出者” 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

“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 来了,比喻大白。

9 .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

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 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

“四时

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 思对即可。

10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

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 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 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 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 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

的乐,把百姓 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 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八)烟台

11 .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檣倾楫摧倾家荡产 B .馋谗畏讥乐以忘忧 C .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D .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12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 山岳潜形潜:—— (2)

薄暮冥冥薄:一一

⑶把酒临风把:一一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一一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14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

“进”

指的是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 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5 .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 “悲”和“喜” 的感

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请结合选 文回答。(2分)•‘ 答案:

11 • D

12 • (1)隐没⑵迫近⑶持、执⑷曾经

13 • (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 中

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14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 15 •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

出“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 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九)河北(非课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8分)

岳阳楼记(节选)

4 .文章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 (朝代)政治家、文学

家 _____________ (人名)。(2分)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

标一处)(2分)

①前人之述备矣。②然则何 时而乐耶?

6 •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

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7 •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

解释下列加

着重号的词语。(4分)

① 天涯海角 涯: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日薄西山 薄: 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白头偕老 偕: 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如临大敌

临: ___________________

8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商旅不行,檣倾楫摧。 译文:

10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 简介”,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 的文字。(3分) 答

13 •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 的一项是

9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 情”,

其用意是什么?(3分)

答 :

答案:

4 • (2 分)

北宋(宋代)范仲淹

5 • (2 分)

①前人之述/备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

6 • (2 分)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 • (4 分)

①边②迫近③一起④面对

8. (2 分)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

9. (3 分)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 高尚情操。

10 • (3 分)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 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

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 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 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十)湖南郴州市

【文段一】〖

甲〗 岳阳楼记 (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小石潭记 (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12 •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 是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 微斯人

③ 以其境过清• ④ 乃记之而•去

A 探求 稍 微 冷 清 离 开 B 探求 没 有 冷 清 离 开 C 请教 没 有 清 白 走 了 D-占 占

请求

冷 清

离 开

一- 八、、

A •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

B •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是何世

C.去乃记之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

D .异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 .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或异二者之为

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B. 处江湖之远

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D .以其境过清

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

15 .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 分是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 的修辞手

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 用来抒发

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 .〖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 是“唐

宋家”之一。

12 . B 13 . B 14 . C 15 . C

(十^一)重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1 — 15题。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

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

1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

是进亦忧,退亦忧(

(3)微斯人,吾谁与归.()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 .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 这里的“古仁人”与 _____ 成了对比。

(2分)

14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

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15 .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 钱,斤斤

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

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 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3分)

答案:

11、(3分)(1)居:处、处在(2)进:在朝廷 上

做官(居庙堂之高)(3 )归:归依(各1分)

I2 . (4分)(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 人

的思想(或心理)。(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 虑,在

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各2分) 13、(2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 (每 空1分)

14 . (3分)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 的思想

感情(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 的自勉之意(1分)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分)。

15 . (3分)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阐述清

楚即呵。:

(十二)自贡(课改)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2 — 15题。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2 .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A .胜状:胜景,好景色。 B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 .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 .骚人:战国时屈原作 (离骚),因此后世 称诗

人为骚人。

13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

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 “之”字不是“的” 的意思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 C .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4 .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 楼以及作者

写作本文的缘由。

B .“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

C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

“谪守”亦政绩显著。

D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 淹的朋友

膝子京。

15 .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 的景色。 B. “前人之述备矣” 是对“岳阳楼之大观” 的小

结,简洁不繁。

C •“然则”轻轻一转,引出“迁客骚人” 可能有的

不同的情怀。

D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四、(14分)

?”一句反问,

16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② 夫战,勇气也。 译文: 答案:

12 — 15 • CADA

四、

16 •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 映入帘中

(里)。

②作战,是靠勇气的。 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作战,是靠敢作敢

)4分,一小题 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