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授课老师:张海涛制定人:张海涛教研室主任:编写时间:2012年2月系主任:《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10旅游管理1班课程代码:07010105学分:2张海涛制定时间:2012年2月所属系部:工商管理系学时:36学时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了解旅游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熟悉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旅游服务者、旅游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管理方法;掌握旅游消费和旅游服务过程的心理策略及旅游企业管理心理的理论及运用2、方法能力目标熟悉旅游者、旅游从业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熟悉旅游服务接待的操作;能够开展旅游心理者心理调查;能够进行旅游服务接待的设计。3社会能力目标培养端正、热情、耐心的态度;养成严谨、细致、高效的工作作风;具备认真、诚信、公义的责任感;具有热爱美、崇尚美、追求美的思想品格。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旅游心理学》是针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特点,以心理学、旅游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旅游实践,研究旅游者心理及行为规律、旅游企业如何针对旅游者心理及行为开展有效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旅游管理等旅游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优良的接待服务态度;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具备较强的接待能力;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达到能提供舒心贴心的旅游服务目的。1先修的《旅游学》、《导游基础知识》、《客源国概况》、《中国历史文化》是进行本课程学习的基础。2、课程开发思路在逐渐深化课程改革、形成以能力考核为目标的基础上,与校外旅游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通过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四、教学内容
1、学时分配学习情境(单元)名称旅游心理学概论教学时数酒店服务心理教学时数子学习情境1旅游与旅游心理学4前厅服务心理2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心理趋向1旅游交通概述1旅游者购物服务心理1个性差异与管理1疲劳心理1子学习情境2影响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4客房服务心理2餐厅服务心理2其他服务人员服务心理策略1旅游交通服务策略4教学时数其他服务心理教学时数旅游企业管理心理教学时数旅游企业工作心理教学时数2旅游者投诉心理1激励机制1压力心理1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1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21子学习情境3子学习情境4学时分配学习情境(单元)18学习情境(单元)26学习情境(单元)3游览活动服务心理导游服务心理5教学时数旅游交通服务心理3旅游交通的心理需求学习情境(单元)4学习情境(单元)52学习情境(单元)63学习情境(单元)7422、教学设计编号学习情境(单元)子情境旅游与旅游心理学拟实现的能力目标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内容;了解旅游心理学相关的基本内容;认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掌握基本层次需求理论,了解动机才是直接推动人们旅游活动的决定因素了解游客在饭店不同场合的不同心理需求,有利于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相关支撑知识教学环境及设备教学说明(内容、方法、手段、步骤、结果)旅游心理学概论心理学、导游基础知识多媒体1、理论列述2、图片案例分析1影响旅游活动的心理因素前厅服务心理酒店服务心理客房服务心理2心理学、导游基础知识心理学、导游基础知识、酒店前厅知识心理学、导游基础知识、酒店客房知识心理学、导游基础知识、酒店餐厅知识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剖析了解客房是旅游者家外之家含义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剖析餐厅服务心理了解餐厅服务是饭店中最能体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有机结合的服务了解旅游者在浏览过程中的心理趋向;了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熟悉导游员形体美、仪表美和风度美的具体内容要求了解导游员良好形象所形成的游客的心理定势,有利于全程旅游服3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剖析游览活动服务心理3旅游者在浏览过程中的心理趋向导游服务心理心理学、导游业务基础知识多媒体1、案例说明心理学、导游基础知识、旅游美学心理学、导游基础知识、社交礼仪学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其他服务人员服务心理策略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务工作的开展旅游交通概述旅游交通服务心理4导游基础知识、交通民俗旅游导游基础知识、交通民俗旅游了解旅游交通的概念及其构成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旅游交通服务策略旅游交通的心理需求熟悉提供人性化交通服务的内涵多媒体、景区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心理学、了解旅游者的交导游基础通服务求安全、准知识、交点、方便、舒适、通民俗旅经济的心理需求游了解旅游者的购物动机及旅游者购物行为特点了解旅游者投诉的原因;掌握对待旅游者投诉的策略了解能力差异与管理、气质差异与管理及性格差异与管理的含义,掌握激励方法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熟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及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了解疲劳的概念及产生的因素掌握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了解评价心理健康的原则及掌握旅游从业人员心理保健的原则导游基础知识、游艺民俗旅游心理学、导游基础知识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5其他服务心理旅游者购物服务心理旅游者投诉心理个性差异与管理多媒体1、案例列述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心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管理学、激励机制心理学、社交礼仪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6旅游企业管理心理激励机制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疲劳心理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多媒体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1、理论列述2、案例说明心理学,心理学、多媒体多媒体7旅游企业工作心理压力心理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心理保健多媒体说明:1、可以以一个学习情境或者一个学习单元进行设计;42、如果有子情境,应该按子情境进行设计。五、课程考核标准
一、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旅游心理学》课程按照百分制进行考核。根据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总成绩评定中,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1.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考勤(10%)、课堂讨论参与程度(20%)、作业完成质量(10%)。2.期末考核期末考核通过考查方式进行。二、成绩认定及考核标准1、出勤考核(10%)出席缺勤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和时间管理能力。成绩认定办法为:出席缺勤考核办法为:每迟到一次(15分钟以内)扣1分,每无故缺勤一节课(含迟到15分钟以上者)扣2分,该项考核累计最多扣10分。2、课堂参与程度考核(20%)课堂参与程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学习导游实务课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维能力、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考核项目为课堂提问、课堂主动发言情况。成绩认定办法为:全班同学基本分为5分,每人成绩为5+课堂主动发言得分3、作业完成质量考核(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主要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考核学生对教学主体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对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成绩认定办法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成绩取作业完成的平均数。每次作业成绩按照所布置作业的题目及考核标准,对学生作业分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其中,优秀10分,良好8分,中等7分、及格6分,不及格0分。4、期末考核(60%)期末考核通过考查方式进行,对学生进行一次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5、学生最终成绩认定5学生最终成绩=考勤成绩+课堂参与程度考核成绩+作业完成质量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六、教材、参考资料
首选教材:《旅游心理学》(李一文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备选教材:《旅游心理学》(孙喜林、荣晓华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旅游心理学》(刘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七、其它说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