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阅读教学研讨

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阅读教学研讨

来源:华拓科技网
基于网络 —t_口 的英语Z-x 阅读教学研讨 曹煜茹 (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部,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在理性分析英语阅读能力发展体系的基础上建 理解能力。阅读速度指的是阅读的快慢程度,一般按读者在单 构英语教学网络平台.须从两个方面循序渐进地付出不懈努 位时间内所能理解的阅读材料的长短(WPM)计算。阅读理解 力:一是致力于英语学习资源库建设,二是注重英语校本课程 率指的是读者从阅读材料中获取的信息量占阅读材料所蕴涵 开发。当学习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猜测生词、理解句 的信息总量的百分比。阅读效率指的是读者在单位时间内通 子及段落的阅读技巧之后.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阅读教学可 过阅读所获得的信息量.计算公式为:阅读效率=阅读速度×阅 采取类似于“跟帖”与“接龙”的形式进行 “跟帖”与“接龙”赋 读理解率 予了每个学生平等发表言论的权力和机会。从而使学生乐于 (三)阅读理解能力发展体系 阅读、善于阅读 从纵横两个维度认识阅读理解能力,在理性分析基础上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 网络平台 网络化英语阅读教学 加以整合,便可建构起较为完善的阅读能力发展体系。分阶段 描述阅读能力由低到高的发展层次,包括阅读感知力、阅读理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材料由以传统纸 解力、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其中阅读感知 质文本为主转向以电子读物为主,所以必须提高学生的英语 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层次,阅读鉴赏能力属于深化层次,阅读 阅读速度以求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这对学习者的阅读能力, 迁移和创造能力属于目的层次。从横向贯穿方面分析阅读能 特别是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学习一定的 力的构成要素,包括阅读选择力、阅读思考力、阅读想象力、阅 英语阅读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 读记忆力和阅读时效力。而被公认为阅读能力核心要素的“理 习惯,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才能使网络化英语阅读教学收到 解”,要求读者在解读文本时占领阅读思维的四维空间:一是 预期的效果。 还原作品本意,二是领会作者用意,三是关注读者的主体意 一、英语阅读能力理论简述 识,四明晰作品的社会价值。能否自如地穿越阅读思维的四维 (一)英语阅读理解过程的基本类型 空间,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和文本相关的原有知识经验.二 根据国外学者对英语阅读理解过程的研究结论,阅读理 是阅读策略的运用是否灵活而恰当。对于英语阅读教学而言。 解过程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的类型:“bottom—up”模式和“top— 应适当进行诸如区分主次内容策略、概括信息策略、推理策 down”的模式。Bottom—up是传统的阅读理解模式.其过程大致 略、质疑释疑策略、监控理解策略和激活原有知识策略等阅读 是由低级的单词解码到完整地获取英语文本信息。这样的阅 策略的训练。如果学生已经度过了“学会阅读”阶段.教师在教 读过程,是从左到右按部就班地辨认阅读材料中的字母、单词、 学中就应注重培养学生“从阅读中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就阅 短语、句子等,通过详细而准确地理解段落大意而得出文本的 读材料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维,并以此为话题进行口头和书 整体意义。Top—down是与传统的阅读理解过程截然相反的一 面的表达与交流。 种阅读模式,读者无须力求精准地“咬文嚼字”,甚至对个别词 二、英语阅读教学网络平台的建构 句可以“不求甚解”,而是直接从高层信息出发,选择性地从阅 建构英语教学网络平台须从两个方面循序渐进地付出不 读材料中捕捉最重要的语言线索,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推理和猜 懈努力:一是要致力于英语学习资源库的建设 二是要注重英 测.并通过验证和修改推测,实现对文本意义的正确理解。 语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衡量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通用标准 (一)建设英语学习资源库 学界一般以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衡量英语阅读 1.资料库系统的建构 [3]Corder,S.(1967).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I— struction.In Celee—Murcia,M.(Ed.),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 RAL.5.161—170. ond or foreign language(3 Edition),267—283.Boston:Heinle& [4]Dekeyser,R.M.(1998).Beyond focus on form:Cognitive Heinle.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and practising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10 ̄James,C.(1998).Errors in languge learning and use. In Doughty,C.,&Williams,J.(Eds.),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London&New York:Longma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ege:Cambridge University [1 1]Larsen—Freeman,D.(2001).Teaching grammar. In Press. Celce—Murcia,M.(Ed.),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5]Eisenstein,M.f1987).Grammatical explannations in ESL: language(3 Edition),25 1-266.Boston:Heinle&Heinle. teach the student,not the method.In Long,M.,&Richards,J. [12]Sharwood—Smith,M.(1981).Consciousness—raising and (Eds.),Methodology in TESOL:A book of reading,282—292.New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Applied Linguistics,1 l,159—168. York:Newburry House Publishers. [13]Susser,B.(1998).EFIAfs othering of Japan:Orientalism [6]Ellis,R.(1995).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equisi—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A Journal,20(1),49-82. 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Swain,M.(1985).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7]Ellis,R.(1997).SLA research and language teaching.Ox・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 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elopment.In Gass,S.,&Madden,C.(Eds.),Input in second lan— [8]Farooq,M.(1998).Contrastive and error analysis based guage acquisition,235—253.Rowley,MA:Newbury House. teaching strategies:general educ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 [15]Zhao,Lili.(2006).A case study of an advanced English search.Aichi Women’S junior College. learner’S errors in naturally occurring speech.CELEA Journal,29 [9]Fotos,S.(2001).Cognitive approaches to grammar in— (4),116—119. 87 网络所拥有的海量信息,原本就是可以充分共享的知识 宝藏蕴藏着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 只是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动 机或是不善于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学习材料。当其面对目不 暇接的网络信息时,反倒更容易失去定力而迷失方向.如同被 汪洋大海所淹没。因此,我们首先要致力于英语学习资料库系 统的建构,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进入英语虚拟课堂的信息通 道,使其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即可进入虚拟课堂参与对话、提 交作业:英语教师随时随地凭手机上网即可完成各个教学环 节及发布各种通知,参与学生讨论.等等 2.教学系统的建构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研制多样化的英语教学课件,包括 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具体可感的网络课件,色彩绚丽、具有动 态效果的PPT课件,以及形、声、色三位一体的Flash课件等。现 实可行的做法是,尽可能地将教学团队中每位成员所制作的英 语教学课件全部上传至Blackboard网络平台,使之纳入英语学 习资料库系统,再将资料库系统和师生的Blog、QQ空间链接为 一个整体.由此构成以网络为核心的教学系统。就教学系统整 体而占.能够体现出网络资源所具有的无限共享和任意链接等 巨大优势.让学生通过博览与精读感受知识的浩瀚,领悟学习 的真谛,激发英语对话的情趣。就系统内部各部分而言,一系列 专题式课件既相对又相互支撑.其中涉及英语写作训练的 课件可任由学生随时随意更改或增删内容.为学生提供超越范 本、挑战老师的空间和机会。网络教学系统既可使英语阅读教 学的文本材料无比丰富,又能为学生英语写作提供便捷的发表 作品渠道,具有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对话效度等多种功能。 3.网络互动系统的建构 将师生的Blog、QQ空间和网络教学系统链接为一个整体. 不仅是为了创设对话情境、提供读写材料、激发学习兴趣,更 是为了展开高效的互动,使英语学习回归表达与交流的实践 性本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契机。 (二)开发网络化英语校本课程 基于网络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属于现代信息技 术和英语课程整合问题,在科技发达国家的课程设计中已被 广泛应用.而我国由于起步较晚,至今还处于“小整合”阶段。 “小整合”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层面,即教学的整 合.因其将课程等同于教学,所以以学科知识或学习资源为中 心.而并非像一些论者所宣扬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大整合” 形态指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及实施等融为一 体的全方位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融人课程体系中,使之成为 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再只是工具或媒介。“大整合”形态 是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呈现,是先建立校本课程网络资源库,再 依托网络资源库建设成套的校本课程。 我们必须树立并坚持因需设课的基本思路,努力开发多 样化的课程与专题,以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一个名家、一 部名著,甚至-_一首诗都可以作为一门课,这样可在减少学时的 同时,大大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这是“小整合”无法做到的,只 有“大整合”,才能使因需设课和选择性学习成为现实,真正体 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三、网络化英语阅读教学对学习者的要求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增加视幅 渎者眼部运动的速度对阅读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 阅读时.要想清楚地看到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文字符号,就离不 开眼球顺着文字的连续运动。眼球在字面上的短暂停顿,被称 为“眼停”。眼睛在每次眼停时所能看清的字数即为“视幅”,视 幅决定着『剜读的速度。读者在阅读时,其目光通常是从一个眼 停到另一个眼停跳跃式地移动,而不是沿着一行行文字符号平 稳移动。显然,眼停次数越少,视幅就越宽,阅读速度也就越快。 2.降低回视频率 回视是指阅读时因为没有看清或没有理解材料的意义, 将目光返回到已经读过的内容上面。回视一般来说是不能完 全避免的。尤其是在阅读难度较大的篇章时,为了读懂文章的 意蕴,同视存所难免。但是回视的次数不可过多,回视过多必 然增加眼停次数和阅读时间,故此.小必要的反复问视是应该 尽量减少的。 3.避免指读、小声阅读和心读 有的人在阅读时习惯于用手指、尺子或铅笔指着一个~ 一 个的字词进行阅读,以为这样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殊不知指渎 不仅会造成视幅变小,速度变慢,而且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不利。有的人在阅读时习惯于随着目光摆动头部或不停地摇 晃身体某个部位,这些都是影响阅读速度的不良习惯。还有人 在阅读时动嘴唇,习惯性地将每个词的发音小声地读出来,为 有声阅读。也有一些人虽然存阅读时并未渎出声音,但其头脑 中总是清晰地读出并且听到每个词的发音,这就是所谓 已・读。 这样的阅读在本质上是依赖听觉器官反映发声过程,之后才 加以理解的,由于听觉接受信息的速度要比视觉接受信息的 速度慢,故而会减慢阅读速度 (二)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 1.猜测生词的词义 在英语阅读中.常会碰到生词太多的问题并造成阅读的困 难,如果停止阅读查生词就无疑会影响阅读速度 不查生词的 话又难以正确理解阅读材料。学习者如果掌握猜测词义的一 些技巧,就能明显地加快『剜读速度,同时使阅读理解的信心得 以增强。猜测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人手:一是根据上下文, 即语境(context)猜测词义;二是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2.理解句子 一般情况下.句子围绕着一个表达其基本意义的关键成 分或中心词构成,从语法角度说,所谓关键成分或中心词就是 句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这类句子被称为简单句 然而很多 句子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从语法角度说,就是复合句 或并列句。学习者应懂得怎样分析复合句的主要成分,即主句 及次要成分,即分句。有些长句包含了多个并列句或复合句. 阅读时需要理顺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理解各分句 的意义,进而理解整个长旬的意思。 3.理解段落 一般而言.段落是由一组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的,这些意 义相关的句子围绕一个题目或中心展开叙述、解释、说明或比 较等。一个没有中心意思的段落就如一盘散沙,说明不了任何 问题.当然也不能真正成为一段文章。巾心意思确定了该段落 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方向。要想准确地把握该段落的中心意 思,就必须先找出它的主题句,也就是表达一段文章巾心意思 的句子。对于那些有主题句的文章的段落,段落中的其他句子 便是对主题句的佐证和发挥,被称为支撑句。学会分辨主题句 和支撑句,对于理解文章的段落具有重要意义。 四、网络化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实施网络化英语阅读教学.旨在更好地扩大英语阅读面, 增加英语词汇量.丰富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增 强英语语感,培养学生、广泛阅读英语的能力,这是通过 词汇和语法学习很难达到的效果。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首 先是选择性阅读,其次才是自主性、探究性阅读或是其他。英 语阅读教学不必看重知识的传授,不必向学生灌输系统性、完 整性的学科知识,而应贯彻通识教育理念,重在引导学生通过 体会、领悟而使知识得以升华与内化。升华就是要对学生思想 有所滋润,有所熏染,有所感化 内化就是使人丈精神成为学 生的观念、情怀、态度和素养。 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采取类似于“跟帖”的形式开 展评论,包括对评论的评论。“跟帖”看似简单,其实必须以贴 近文本、理解他人言语为前提,可以说是传统批评理论之外的 适合于电子阅读的批评范式。有学者指出:“跟帖”是一种独特 的“新型批评文体”,往往显现出巨大的话语力量和批评效果, 即使简单到只有一个“好”字,也能给网络写手以强有力的支 持和影响.它在使文学批评形式上简单化的同时,在实际效果 上反而体现为文学批评发展的更高层次。教师应在跟帖的实 践中关注并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帖子质量,于细微处发挥价值 判断、语言规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同时施行动机教育和方法 论教育等 考试周刊2o12年第41期 职高专英语专业阅读教学 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王斐星 (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文科学院,天津摘 要: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方法,提高 学生对语言的分析能力.是培养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 要途径。本文由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英语专业 阅读教学方法,提出增强高职英语精读教学效果的策略,从而 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 阅读教学1.引言 300000) 教学方法 整改措施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向,高职英语教学 成为向社会提供相关外语交际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英语专 业的学生来说,阅读是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手段,也是学习语 言的重要目的之一。新形势下,充分拓展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 资源,坚持高效实用的原则,改革和创新英语专业精读教学的 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灵活应用语言的策略,有助 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学生提升英语 综合交际应用能力。本文针对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现状, 阐述了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整改措施。 2.高职英语教学概况 2.1词汇量匮乏 词汇量是当今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因素。四级统考是综 合性水平考试,命题中的单词、短语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 词汇。然而很多学生平时记单词、短语时,仅仅记课文上的“一 种”词意,所记单词只有宽度,没有深度,缺乏“立体感”。 2.2阅读速度慢,忽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生阅读英语材料总是以单词为单位进行的。这样的阅 读不仅速度慢,而且很容易出错。有些学生在阅读时频繁回 视,反复重读,还有些学生一遇生词、难旬或较深的内容就停 下来查词典,非要逐个弄懂后才往下读,而不是整句、整段、整 篇地理解,抓不住文章的中心。 2_3教学方法单一.与现实脱节。 直以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无法彻底从“以教师为中 心”,“填鸭式”的单一而陈旧的教学模式出来。即便是在 阅读课上,教师们仍热衷于文中的讲解和分析,这对于身处知 识时代、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来说,早就失去了 吸引力。 3.改革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3.1语篇教学法 语篇教学法的涵义和特点语篇(discourse)指的是实际使 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 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来说.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总 的说来.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语段或句子组成 各成分之间在形 式上是衔接(Cohension)的,在语义上是连贯(Coherence)的。 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的 语篇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自,它包括书面语,也包括1:3语。 一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用目的语交流思想和获取信 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 种语言使用的环境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又包括文化背景、 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采用语篇教学法,才能在培养学生 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3.2英文报刊阅读的特点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Intera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报刊媒体在Internet上建 立了网站,传播英语新闻及他们的英文报刊。这些丰富的教学 资源无疑成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增强英语语感。 培养读书兴趣、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的重要渠道。报刊英文清 新,简练,妙趣横生,内容包罗万象,紧跟时代,具有很强的实 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 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对于学习英语的 人来说,培养阅读英文报刊的能力很重要。现实生活中,不少 同学阅读英文报刊时处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中。他们习惯先将 单词和句子翻译成中文,然后通过中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这种 读一句、译一句、想一句的方法不但影响阅读速度,而且给理 解人为地设置障碍.从整体上破坏阅读.养成不良的阅读习 惯。还有一些同学阅读报刊并不看重理解,而是强调识字。这 样他们的读报就常常成了翻查字典.达不到读报要求理解的 实际效果。在课堂上导入英文报刊阅读时.为了帮助学生较快 地获得和提高阅读英美报刊的能力,需要给学生介绍英语新 闻的标题的特点和新闻结构的特点.尤其是常见的“倒金字 塔”结构。这种结构是按照新闻事件内容和重要性递减的顺序 安排段落的,最重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放在最前面,次 重要的放在稍后.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另外,一般的阅读技 巧,如:略读法、查阅法和研读法在英文报刊阅读过程中也是 同样适用的。 3-3图式法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其优势。 该模式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图式理论)在高职 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其优势在于:首先,它能培养学生 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学方法。图式为阅读篇章的内容提供参考和向导,在信息 的获取过程中,篇章中的内容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图式交汇融 合,构成新的更为具体的图式.从而完成阅读理解过程。这个过 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而且要将精力集中在课 堂学习上,积极参与分析、推理和总结的全过程。其次,它能帮助 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解释重要 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在语篇层面上分析课文.而且要尽力为学生 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氛围。增强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们在 自学材料、组织材料、分析结构、形成图式的过程中,有发现、有 归纳、有创造,其阅读、逻辑思维、语言交际能力亦不断提高。 4.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上几种导入方式只不过 2006. 比“跟帖”更为复杂的是“接龙”,因为“接龙”意味着在读 懂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发展为新的文章.从而培养理解及创新 的能力。可见,网络化英语阅读教学,赋予了每个学生平等发 表言论的权力和机会,从而使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 参考文献: [2]张昌宋.英语阅读技巧与训练[M].国际工业出版社, 2005. [3]张玲.英语阅读10技能[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 [4]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6. [1]冯其良,董西华.现代美文阅读[M].国际工业出版社, [5]赵宪章.文体与形式[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